发表于 2019-10-24 23:22 IP属地:未知
霍尔十三寺的创建,源自明末清初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他是青藏高原的历史性人物,曾经应西藏五世达赖邀请入藏救助黄教,1642年入藏推翻了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王国,建立新一代和硕特汗国,确立格鲁派在西藏的领导地位,使达赖驻锡重建的布达拉宫、使班禅驻锡扎什伦布寺,这就是为什么格鲁派近几百年来能够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领导教派。固始汗晚年顾忌自己进藏以后,杀伐过度而十分忏悔,委派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曲吉昂翁彭措修建十三座格鲁派寺院,以赎其罪。如果走317国道,路边就能看到甘孜寺、大金寺等格鲁派寺院,都属于霍尔十三寺,这些寺庙拥有精美建筑和壁画,有时间可以入内参观。
川藏北线没有南线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无敌风景,但是这条线的人文资源更加丰富,康北地区是藏传佛教传承发展的主要中心,现有藏传佛教五大教派200多座寺庙,仅德格县就有57座寺庙,汇聚了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并囊括了四大教派的“母寺”。川藏北线沿线分布了大大小小几百座庙宇,密度之高为西藏之最,比较出名的就有色达五明佛学院、亚青寺、白玉寺、孜珠寺、甘孜寺等。车子行驶在317国道上,就看到路边寺庙一个接一个,不过,如果想领略藏区的宗教文化,还是需要做点功课的,有时候根本分不清每个寺庙的特点和渊源,只能惊叹那些建筑的气宇轩昂。因此,我走317国道不只是看风景,不只是挑战烂路(以前提起317,就是一个烂字,就是翻越雀儿山,不过现在那三座大山都已经通隧道了),更是作为一次学习和领略西藏宗教与文化的良机。
离开甘孜县城,车子继续沿着雅砻江行程,开了十多公里之后路边出现一个“前密格龙寺”的金色牌楼。不过,这里更出名的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披着一头白发,手持法杖,几乎每日坐在前密格龙寺前的山岗上修行,远远望去,跟游戏里的仙人一样。不过,我这次路过,没有看到修行的老人,还有点遗憾。
一路伴着高耸的沙鲁里山前行,缥缈的云雾不断缠绕着尖锐的山峰,恍若仙境。远处的山坡上又出现金色的屋檐,那座庙宇跟别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建筑的外墙涂了红、白、蓝三色,这就是萨迦派的龙拉寺。谈到这里,有必要对藏传佛教的教派作个简单说明,藏传佛教的教派主要是从各自修习的密法系统,也即实践角度上来区分的。萨迦派传承自宁玛派,据《萨迦世系史》记载,世代信奉宁玛派教法,到了贡却杰布(1034–1102)一代,有一次参加法会,看到尊奉新译密法的咒师声势浩大的金刚法舞,遂将旧有法器、法本掩埋,转而学习新译密法。1073年,贡却杰布在后藏本波山上建了一座寺院,因为建寺地点的土地呈灰白色,寺院也以地色为名,称之为萨迦寺(灰土寺),该派亦由此得名。萨迦寺所在的地方也被称为了萨迦,即今日日喀则地区萨迦县。萨迦派寺庙外墙涂有鲜艳的红、白、蓝三色,代表观音、文殊和金刚手菩萨,所以也称为“花教”。萨迦五祖八思巴被元朝皇帝册封为“国师”,所以在元朝的时候占有统治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萨迦派于公元1550年在德格设立了藏区极其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只是后来格鲁派兴起,在固始汗的帮助下,逐渐成为了藏区最主流的教派。
龙拉寺的全名叫“现见解脱如意弄拉寺”,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有着特殊的背景。公元1276年,元朝皇帝忽必烈邀请萨迦五祖八思巴进京,八思巴携弟子前去京城赴会的途中路过甘孜绒巴岔来马乡的时候,创建了龙拉寺,至今已有七百二十多年的历史。龙拉寺相继培养出许多佛教高僧,现有僧众二百多人。现任主持为第六世更培活佛降央根嘎登比严扎尊者。龙拉寺原来所处的地方比较潮湿,建筑年久失修,平临倒闭。经过各地信众的努力,新建了龙拉寺,使这一萨迦派古老寺庙重新焕发了生机。
雅砻江河谷地势平台,路况非常好,车速不自觉地提了上来。由于水汽充沛,植被比较茂盛,此地仍旧保留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有些路段的道路两旁长着高大的行道树,犹如穿梭在绿色长廊里。
不过,这样的路宽和车速,也差点让我错过路边树林后的扎日拥康神山,开过几百米后才意识过来,然后掉头返回。因为神山不高也不大,初看其貌不扬,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为神山对面的山崖上有历代高僧修行住过的岩洞,传说莲花生、宗喀巴大师也曾在此修行。神山高只有50米左右,生长着茂密的灌木和树林,岩石上各种神奇的图案浑然天成,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底穿过,冬季结冰的时候,游人可以从洞中出入,可以欣赏到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冰柱。
扎日拥康神山的岩石上还刻着师君三尊的雕像和经文。第39代赞普赤松德赞(742–797)于763年,迎请印度高僧寂护入藏弘法,当时还是苯教的天下,反佛势力强大,赞普推行佛教的做法处处受制,寂护只得返回印度,然后派莲花生过来继续弘法。过了几年,等局势稍有好转后,寂护再次入藏,在赤松德赞的护持下,与莲花生大师联手,开创了藏传佛教的新局面,并且于779年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具足的寺院——桑耶寺。寂护、莲花生和赤松德赞因为在弘扬藏传佛教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被藏族人尊称为“堪洛曲松”(师君三尊),即堪布(亲教师)寂护、洛本(即阿闍梨,轨范师)莲花生、曲杰(即法王)赤松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