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进藏公路最后一块拼图 —— 雪域高原单人单车万里自由穿越!

发表于 2019-10-22 18:0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40
共获得爱卡币
由于昨天没有按计划到甘孜,今天特地起了个大早,弥补昨晚的路程。出门结账的时候,前台小姑娘还没起床,这个姑娘是藏族,但是除了说普通话有点口音之外,从外表看基本上已经跟内地姑娘没啥两样。酒店后院停车场有个藏族大爷看管,我取车的时候,跟我埋怨有辆外地车昨晚进院子乱停,说了也不改……我只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出门在外还是要遵守点公德,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不过,院子里的格桑花开得正艳,倒是让心情美好了不少。听专家说这不是正宗的本地花,而是八瓣波斯菊,是以前清朝驻藏大臣带过来的,大臣姓张,藏民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只知道是张大人带过来的,后来就把这个花叫”张大人花“。我也不知道真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问一问藏民。
川藏北线基本处于横断山脉逐渐过度到高原的接壤地区,平均海拔比南线略高,但是很少有深切的陡峭峡谷,更多的是分布灌丛草甸的高原,6168米的雀儿山已是这里的制高点。因此,现在大部分路段的317国道路况是非常好的,除了翻越雀儿山、珠角拉山和斜拉山等垭口。不过,这样的地形起伏不大,也决定了这里的风景相比而言,是要比川藏南线略微逊色一些的。
炉霍和甘孜地区也是川西高原农区向高原牧区过度的地带,河道迂回,气候温润,水草肥美。不同于西部地区人烟稀少,有些村庄的规模较大,甚至建有自己的寺院。
路边拍完照片刚一回头,只看见一头牛严肃地对着我......哦,原来我停车的地方是通往草场的路口,我的车挡住了它的去路。黑牛也不叫,就等在那盯着我,也不加塞挤进来,很有绅士风度和交通规则意识。
既然这么有礼貌,跟霸道小黑来张合影吧......黑牛见我这么磨叽,还拿个相机对着它,明显不乐意了,立马做出决斗的架势......啥意思?我不是斗牛,不用这么牛视眈眈。不跟你赌这牛脾气,赶紧上车走人。
转过一个山岗,远处出现一面开阔的湖水,那就是卡萨湖。卡萨湖面积不大,大概1.9平方公里,是西藏少有的淡水湖。正是因为卡萨湖为周边百姓提供了生活的水源,养育了一代一代的当地人民,所以被当地人尊为圣湖。湖的西面曾经在80年代出土过335座石棺,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物,可见此地很早就有先民居住了。卡萨湖水鸟众多,是康北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水中各种鱼类也是数量众多,但是当地人认为鱼是还没修炼成佛的仙儿,都不去捕鱼,反而会放生。卡萨湖边坐落着几个村庄,使得圣湖有了更多的烟火味,村子里的民居仍旧保留着藏式的“崩空”,崩空是用原木与夯土或石头结合的藏式民居,是康北一带特有的藏式建筑。只可惜天空的云层还没有散开,湖水没有阳光的打扮,少了几分妖娆的色彩。白色的水面跟天上的白云把眼前的美景框成了另一种风格的山水画。
卡萨湖的北坡保留了觉日寺的遗址,红军长征的时候路过此地,寺庙的活佛曾经给了红军很大的帮助,也算是革命根据地了。北坡另一个方向建有卡萨寺和尼姑院,据说寺庙住持卡萨活佛三世也是当年红军的后代,其父亲是被当时活佛收养的小红军。因为还要赶路,没有下山去湖边走走,留待下次吧。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2 22:18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40
共获得爱卡币
离开卡萨湖之后,317国道将离开达曲河谷,开始翻越工卡拉山。回头已经看不到卡萨湖的身影,只有高处一点的村落还隐约可见。悬在空中的晨雾缠绕着湖边的芒起山,像一条洁白得到哈达,迎送着过往的车流。
不过,就算这么好的盘山路,还是见到刚发生的翻车事故......车速太快?超载?联想到不久前无锡高架被超载卡车压垮的事件,超载超速已经成了卡车肇事的顽疾,不过其中也有着很大的利益关系,要彻底治理,不是光靠罚钱就能解决的。然而,眼前的这起事故只是刚刚开始,在这次旅程中遇见的车祸比我几年看到的都多。国家统计一年有多少起事故,有多少人伤亡,以前我还没有特别的感觉,这次有了切身体会。
前面提过康北藏区是横断山脉逐渐没入高原的过度地带,我们看到很多山脉延伸到这里渐渐成了高原草甸,地势平缓,曲线变得柔和。厚厚的云层偶尔露出一点缝隙,把一束阳光投射到那些起伏的山坡上,不断再现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壁纸画面。走藏区高原确实就像进了一个不能自己点菜的餐厅,吃什么只能由厨师给你安排,虽然那些食材都很好,做出来的菜也不会太难吃,但是要想有惊艳的体验就需要有一点运气,这个厨师就是老天爷。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影......都会影响最后的效果。所以,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一点地方很美,有人觉得一般,都是跟当时的环境和心情有很大关系。希望今天厨师能够心情舒畅,别跟输了牌似的。有时候,同样的食材,味道那是千差万别,这就是西藏!
翻过工卡拉山垭口以后,下了坡前面就是雅砻江河谷,远处已经可以看到沙鲁里山高耸的雪峰,甘孜县城很快就要到了。
我们从下面的三维地形图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走过的那段川藏北线。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2 23:33    IP属地:未知

坐等更新!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3 00:10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3 11:08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0-23 13:47    IP属地:未知

支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4 17:5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40
共获得爱卡币
从山上下到河谷,没多少时间就到了甘孜城外,刚想进城就被警察烂了下来,因为前面修路交通管制,单边按顺序放行。后来开过去一看,原来317路旁边的格萨尔王城过几天就要开业,目前正在最后赶工。
格萨尔王就出生在这片康北土地上,在藏族的传说里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的英雄。民间口口相传的《格萨尔王传》也被誉为中国的《荷马史诗》。最近几年,当地政府也在充分挖掘格萨尔王的文化传播价值,促进旅游,拉动当地经济。格萨尔王城是个当地的扶贫项目,占地面积1455亩,总投资6.3亿元,里面128栋建筑分属甘孜县128个贫困村,这些建筑用于商业出租,每年租金收入归各自的贫困村,此外,贫困村村民还可进入王城就业。这倒也是个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就是不知道这样人工造景的项目能否带来足够的客流。我这次路过的时候还没有开业,其他朋友有机会路过可以去看看。
因为想早点到德格,所以没有进城,直接从317 绕城而过。当车子驶出城外的时候,远处出现一处高耸的山坡,坡上建有一处规模庞大的寺庙,巨大的佛塔仿佛矗立在县城密集的建筑上方,原来这就是霍尔十三寺之一的甘孜寺。甘孜寺有340年历史,寺内九殿三堂千舍,珍藏大量经书唐卡佛像,有僧侣四百余人,现任主持为香根活佛三世,是康北地区少有的格鲁派寺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4 23:2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40
共获得爱卡币
霍尔十三寺的创建,源自明末清初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他是青藏高原的历史性人物,曾经应西藏五世达赖邀请入藏救助黄教,1642年入藏推翻了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王国,建立新一代和硕特汗国,确立格鲁派在西藏的领导地位,使达赖驻锡重建的布达拉宫、使班禅驻锡扎什伦布寺,这就是为什么格鲁派近几百年来能够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领导教派。固始汗晚年顾忌自己进藏以后,杀伐过度而十分忏悔,委派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曲吉昂翁彭措修建十三座格鲁派寺院,以赎其罪。如果走317国道,路边就能看到甘孜寺、大金寺等格鲁派寺院,都属于霍尔十三寺,这些寺庙拥有精美建筑和壁画,有时间可以入内参观。
川藏北线没有南线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无敌风景,但是这条线的人文资源更加丰富,康北地区是藏传佛教传承发展的主要中心,现有藏传佛教五大教派200多座寺庙,仅德格县就有57座寺庙,汇聚了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并囊括了四大教派的“母寺”。川藏北线沿线分布了大大小小几百座庙宇,密度之高为西藏之最,比较出名的就有色达五明佛学院、亚青寺、白玉寺、孜珠寺、甘孜寺等。车子行驶在317国道上,就看到路边寺庙一个接一个,不过,如果想领略藏区的宗教文化,还是需要做点功课的,有时候根本分不清每个寺庙的特点和渊源,只能惊叹那些建筑的气宇轩昂。因此,我走317国道不只是看风景,不只是挑战烂路(以前提起317,就是一个烂字,就是翻越雀儿山,不过现在那三座大山都已经通隧道了),更是作为一次学习和领略西藏宗教与文化的良机。
离开甘孜县城,车子继续沿着雅砻江行程,开了十多公里之后路边出现一个“前密格龙寺”的金色牌楼。不过,这里更出名的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披着一头白发,手持法杖,几乎每日坐在前密格龙寺前的山岗上修行,远远望去,跟游戏里的仙人一样。不过,我这次路过,没有看到修行的老人,还有点遗憾。
一路伴着高耸的沙鲁里山前行,缥缈的云雾不断缠绕着尖锐的山峰,恍若仙境。远处的山坡上又出现金色的屋檐,那座庙宇跟别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建筑的外墙涂了红、白、蓝三色,这就是萨迦派的龙拉寺。谈到这里,有必要对藏传佛教的教派作个简单说明,藏传佛教的教派主要是从各自修习的密法系统,也即实践角度上来区分的。萨迦派传承自宁玛派,据《萨迦世系史》记载,世代信奉宁玛派教法,到了贡却杰布(1034–1102)一代,有一次参加法会,看到尊奉新译密法的咒师声势浩大的金刚法舞,遂将旧有法器、法本掩埋,转而学习新译密法。1073年,贡却杰布在后藏本波山上建了一座寺院,因为建寺地点的土地呈灰白色,寺院也以地色为名,称之为萨迦寺(灰土寺),该派亦由此得名。萨迦寺所在的地方也被称为了萨迦,即今日日喀则地区萨迦县。萨迦派寺庙外墙涂有鲜艳的红、白、蓝三色,代表观音、文殊和金刚手菩萨,所以也称为“花教”。萨迦五祖八思巴被元朝皇帝册封为“国师”,所以在元朝的时候占有统治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萨迦派于公元1550年在德格设立了藏区极其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只是后来格鲁派兴起,在固始汗的帮助下,逐渐成为了藏区最主流的教派。
龙拉寺的全名叫“现见解脱如意弄拉寺”,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有着特殊的背景。公元1276年,元朝皇帝忽必烈邀请萨迦五祖八思巴进京,八思巴携弟子前去京城赴会的途中路过甘孜绒巴岔来马乡的时候,创建了龙拉寺,至今已有七百二十多年的历史。龙拉寺相继培养出许多佛教高僧,现有僧众二百多人。现任主持为第六世更培活佛降央根嘎登比严扎尊者。龙拉寺原来所处的地方比较潮湿,建筑年久失修,平临倒闭。经过各地信众的努力,新建了龙拉寺,使这一萨迦派古老寺庙重新焕发了生机。
雅砻江河谷地势平台,路况非常好,车速不自觉地提了上来。由于水汽充沛,植被比较茂盛,此地仍旧保留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有些路段的道路两旁长着高大的行道树,犹如穿梭在绿色长廊里。
不过,这样的路宽和车速,也差点让我错过路边树林后的扎日拥康神山,开过几百米后才意识过来,然后掉头返回。因为神山不高也不大,初看其貌不扬,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为神山对面的山崖上有历代高僧修行住过的岩洞,传说莲花生、宗喀巴大师也曾在此修行。神山高只有50米左右,生长着茂密的灌木和树林,岩石上各种神奇的图案浑然天成,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底穿过,冬季结冰的时候,游人可以从洞中出入,可以欣赏到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冰柱。
扎日拥康神山的岩石上还刻着师君三尊的雕像和经文。第39代赞普赤松德赞(742–797)于763年,迎请印度高僧寂护入藏弘法,当时还是苯教的天下,反佛势力强大,赞普推行佛教的做法处处受制,寂护只得返回印度,然后派莲花生过来继续弘法。过了几年,等局势稍有好转后,寂护再次入藏,在赤松德赞的护持下,与莲花生大师联手,开创了藏传佛教的新局面,并且于779年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具足的寺院——桑耶寺。寂护、莲花生和赤松德赞因为在弘扬藏传佛教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被藏族人尊称为“堪洛曲松”(师君三尊),即堪布(亲教师)寂护、洛本(即阿闍梨,轨范师)莲花生、曲杰(即法王)赤松德赞。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9-10-25 01:56    IP属地:未知

欣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0-25 11:08    IP属地:未知

支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