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起亚K3论坛 >  二战航空枪炮大盘点——德苏篇

发表于 2016-05-28 17:38    IP属地:未知

基本参数:
  MG213C
  全重:75kg
  全长:1930mm
  枪管长:1600mm
  弹药:20x146mm
  初速:1050m/s
  理论射速:1200~1400rpm
  自动方式:导气式转膛结构
  供弹方式:弹链

  MK213
  全重:75kg
  全长: 1630mm
  枪管长: 1300mm
  弹药: 30x146mm
  初速:530mm
  理论射速:1000~1200rpm
  自动方式:导气式转膛结构
  供弹方式:弹链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7:42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44    IP属地:未知

MK101 30mm航炮
  接下来,大•杀•器开始出现。
  MK101 30mm机炮名字里的MK是德语Maschinenkanone(机关炮)的缩写,两个字母都要大写,可不要和美帝海军表示型号的Mk混为一谈了。这种重型航炮主要装备亨舍尔Hs 129攻击机,挂在机腹弹仓的位置上,由10发或30发弹匣供弹。虽然备弹量极低,射速也只有230~250rpm,但它发射的钨芯穿甲弹初速高达960m/s,侵彻力达到了75mm@300m,足够正面击穿大部分二战中型坦克,或者从侧面和背面击穿各种重型坦克,威力相当强劲。



MK101 30mm航炮



30x184mm炮弹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7:44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46    IP属地:未知

  虽然既强力又精确,但MK101高达179kg的重量和发射时巨大的后坐力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名气不大。但由它发展而来的另一种重型航炮名气就要高出不少,这就是下一节要介绍的MK103。
基本参数:
  全重:179kg
  全长:2400mm
  枪管长:1200mm
  弹药:30x184mmB
  初速:960m/s
  理论射速:230~250rpm
  自动方式:身管短后座式
  供弹方式:10发或30发弹匣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48    IP属地:未知

MK103 30mm航炮
  MK103 30mm航炮是由MK101发展而来的,更轻,射速更快,备弹量也由于改用弹链供弹而得到提升。但不同于纯管退式的MK101,MK103采用的是一种导气-管退混合式的自动方式。在击发后,由导气机构驱动完成开锁动作,而管退机构借助后坐力完成抽壳、抛壳和装填次发弹的动作。由于采用低品质的钢材,加上零部件减重,MK103的结构强度比MK101低了一些,所以主用弹是减装药的HE弹(初速降低约100m/s),只有用于执行反坦克任务时使用的AP弹才是全装药。
  这种航炮最早于1943年作为Hs 129 B-1的主要武器投入使用,也曾安装在Fw 190等战机的机炮吊舱中,还曾作为防空炮等。除了重量和后坐依然过大以外,MK103各方面都是一种相当强力的机关炮。


MK103 30mm航炮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7:49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49    IP属地:未知

基本参数:
  全重:145kg
  全长:2335mm(含制退器)
  身管长:1200mm(含制退器)
  弹药:30x184mmB
  初速:860m/s(330g
HE,Mine-shell,装药量85g),960m/s(钨芯AP,侵彻力70mm/60°/300
m)
  理论射速:380rpm(HE/M),420rpm(AP)
  自动方式:身管短后座+导气混合式
  供弹方式:弹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51    IP属地:未知

MK108 30mm航炮
  如果说MK101和MK103是正儿八经的“自动加农炮”的话,那么MK108就只能称为“自动榴弹炮”了。这种30mm口径的航炮使用的是威力远低的30x90mmRB弹,初速仅有540m/s,所以对高机动性的战斗机命中率很差。但是在面对重轰之类的“死鸭子”时,这种航炮装药量高达85g的Mine-shell就能充分发挥其惊人的破坏力——仅需4发就能击落一架B-17,单发命中即可摧毁单引擎战斗机。结合这种机炮较高的射速,使得装备它的战机成为可怕的重轰杀手。


MK108 30mm航炮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8:0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52    IP属地:未知

  MK108有高达80%的零件都是冲压件,而活动部件数量则由于采用了称为Advanced Primer Ignition Blowback(APIB)的自动原理而被减少到最低限度,极大幅度的简化了生产。而全重由于独特的自动原理、短身管和低初速弹药而降低到仅58kg。因此,这种生产和维护都很简单的轻型大口径航炮被德国空军大量使用,由于其发射时独特的砰砰声和相当高的射速,而被盟军飞行员给予了“气锤”的外号。


MK108分解图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7:53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57    IP属地:未知

  下面就重点聊聊这种有趣的Advanced Primer Ignition Blowback自动原理。采用这种自动原理的MK108的自动循环如下。在扣下扳机前,枪机停留在机匣尾部,处于开膛待击状态。扣下扳机后,枪机被释放,向前推弹上膛,同时抽壳钩抓住弹壳底缘,电底火也与电极接触做好发火准备。由于弹膛设计的比弹壳长度还要长一些,所以枪机在把整枚炮弹全部推入弹膛以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由于弹壳采用的是缩缘设计,所以此时抽壳钩也能跟着伸入弹膛内,保持抓住弹壳的状态。直到枪机前端伸入弹膛尾端一些,此时电底火才被击发引燃发射药。接下来枪机由于弹底压力而制动,并开始后座。由于枪机部分伸入弹膛内,在弹壳开始抽出弹膛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让弹头射出并排出燃气,使膛压降低到安全水平,加上前冲击发抵消部分后坐能量,因此可以比传统的自由枪机式使用更轻的枪机。最后就是正常的自由枪机式的动作方式了,压缩复进簧、抽壳、抛壳,然后枪机在机匣尾端停止(如果已经松开了扳机的话),等待下一次被释放。


MK108射击原理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7:57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58    IP属地:未知

  要使用这种自动原理,对弹药有几个要求。首先,弹壳不能太长,膛压也不能太高,否则弹壳会被死死压在弹膛壁上,造成抽壳阻力过大,可能导致拉断壳之类的故障。其次,弹壳必须是上下一般粗而且无缩颈的直筒形设计,否则不能保证在过长的弹膛内前后移动时都能紧贴膛壁。最后,必须是用缩缘弹壳,以保证抽壳钩也能伸进弹膛内。至于底火是电击发还是机械击发倒不是重点,只是电底火能更好的控制击发时机。


30x90mm炮弹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7:58    IP属地:未知

  MK108最大的缺点就是初速过低,由此而来的就是弹道严重弯曲和飞行时间过长。即使是对付笨拙的重轰,也需要接近到比较近的距离开火才能保证命中率,在面对密集编队相互掩护的重轰机群时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而对Me 262这种高速飞机来说,过近的距离还增加了与目标发生碰撞的机会,因此虽然很强悍,但这种机炮在战后就没有更多发展了。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7:59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