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路虎发现论坛 >  震撼全世界的照片!!照片50张

发表于 2005-12-04 14:46    IP属地:未知

41、湖上的岛屿是树的家园。 这棵树时刻准备升入空中,或者像右边它的伙伴一样向远山飞去。成长的概念由印在湖面上的模模糊糊的豆英表示出来。尽管这个越过平原看远山的形象看起来很奇特,但尤尔斯曼在树的一边用的是实景,另一边用的却是镜像,可能也暗指种子通常从中间一裂为二。尤尔斯曼喜欢作试验,他的作品看起来像20世纪2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摄影。1950年,美国人着迷于社.会图景,而尤尔斯曼的主题却是压抑之下的人性,表现形式则是暗处看到的玩具和人体模型。60年代,他开始以自然为主题,表现一年四季的成长和变化。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1.82 KB)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4:50    IP属地:未知

42、这到底是什么?虾的侧影,意味着照片拍自水底,但羽毛、种子和枯叶又让人想到秋天和空气。 都松在暗指基本成分和季节,然而,他又把更为广泛的意义注入各种事物的感觉和欣赏它们的感受之中。都松是日本屈指可数的摄影家,以好几部民族主题的著作而知名,这些著作有《日本》(1967),《冲绳》(1969)和《啊,新宿》(1969)。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他还报道过广岛和长崎核辐射的作用。除重大题材外,他还注意本片中这样的表现,他把物品随机地联系在一起,让你禁不住要伸出手去摸一摸。这就是说,他倾心注意的,在于经常被人忽视的事物间的联系,在于人们欣赏它们的时候时间的放慢。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5.61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4:53    IP属地:未知

43、爱情,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 然而爱情是什么?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有些内涵只可会意,难以言传,只有用心灵去体验,难以用形象来描绘。作为平面构图艺术的摄影,如何用画面去展现爱情,如何用形象去赞颂爱情,是一个很值得摄影家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国摄影家李森林拍摄的《人间》,用新颖简洁的艺术构图,含蓄自然的形象语言,把人世界甜蜜的爱、男女间浓浓的情,简洁而含蓄地展现了出来。 《人间》的画面很简洁,一男一女的背影,用一黑一白的强烈对比布满了画面,一黑一白的两只胳膊,交叉在背上,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手间竖起一朵鲜红的花,映衬在白色背影上,显得十分耀眼夺目。画面上没有亲吻,但让人感到比亲吻更甜蜜;画面上不见紧紧的拥抱,但让人感到比拥抱更热烈;画面上没有温馨的抚慰,但让人感到比抚慰更柔情……摄影家用简洁去表现复杂,用对比来展示内涵,新颖的构思,平实的画面,自然的描绘,来与观赏者作心灵上的沟通,让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去联想、去感受、去遐想…… 这幅作品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色彩配置上的大胆和鲜明。作品的主色调是黑白两色,宛如一幅黑白照片,十分简单,略显呆板单调,然而一朵鲜红的花朵却打破了呆板,增强了活力,确实不愧为点睛之笔。流行歌曲中有“九十九朵玫瑰”,是以多表示深沉的爱、永恒的情,而《人间》中的这朵红花却胜过那九十九朵玫瑰,是以少胜多,深刻地展示出了爱情不仅深沉、永恒,而且十分纯洁、健康。 这幅作品在“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中获得了最佳形式奖,并在不少报刊上刊登。我觉得,《人间》获最佳形式奖确实当之无愧,但更应该获得最佳内涵奖,因为这幅作品的形式简洁不是目的,而实质和主题是用简洁自然来揭示爱情中那种难以言表的耐人寻味的丰富蕴含。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0.99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4:56    IP属地:未知

44、这个人的假肢靠在桌子上,近旁是一把水壶,还消磨时光。 他的肖像最初见于1986年9月号的《美国地理》杂志,同时刊发的一篇关于波兰最后一些犹大人的生活状况的文章,是摄影家的妻子花了5年时间精心写成的。托马祖斯基似乎是要指出,这些人在物质方面被界定得如此明白,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承认这些波兰犹太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重要的。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5.97 KB)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4:57    IP属地:未知

45、、《德国人的捷克劳工》 作者:布雷斯劳-特买吉,兹登奈克   布雷斯劳某招待所里,一个征来的捷克新兵在休息。象征德国当局的希特勒目不转睛地监视着他。捷克人显然筋疲力尽,可是他帽徽上的鹰却展翅欲飞,似有嘲讽之意。1942年,已经在布拉格确立地位的摄影家特买吉被征到布雷斯劳为德军当劳工。他在那儿呆到1944年,其间冒险犯难,偷拍了许多照片,展示了劳工的生活。这些照片于1945年年底结集出版,书名为《精神空虚ABC》。他的照片显示劳工们打扑克、睡觉、休息、逛“外国人专用”的窑子。所有照片都是在室内拍的,光线是有什么就用什么,这样就强调了调子的延续性,让人体会到劳工们度日如年的感觉。后来,特买吉为布拉格国有剧院作摄影工作,专拍芭蕾舞和民间舞的演出照。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0.57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5:00    IP属地:未知

46、玛图希卡[美]纽约 1993年 1994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 女神般的圣洁中有一块骇人的疤痕。玛图希卡在她的自恼罩姓故镜氖前┲⒌牟锌帷⑴蕴谷幻娑约膊〉囊庵玖Α5?9岁的美国多媒体艺术家玛图希卡,在1991年被告知自己已患乳腺癌时,她就勇敢地决定要用她自己的艺术方式,来增加公众对这种在妇女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的了解。同时她还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命运,让社会对妇女在这种疾病中所受的打击产生更深的理解。在做完乳房摘除手术的一年后她为自己专门设计了一套展示自己残缺身体的礼服,穿上它自拍了这幅照片。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此之前,乳腺癌虽是最常见的疾病,但人们出于各种原因似乎总在回避谈论它。如今,一位妇女用如此坦然的态度公开了她本人因病造成的缺陷,使许多人第一次真正目睹乳腺癌对妇女身体和命运的打击。 她优雅袒露的形象令人吃惊,她的缺损令人揪心,而她坦然面对缺损所焕发的生命之美,更令人震动。在照片公布后,美国各地用于乳腺癌治疗研究的赞助和经费明显增多,许多割除乳房的妇女也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理解。这张照片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关于癌症,女性以及身体之美的政治声明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1.29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5:02    IP属地:未知

47、安特尼•科罗威尔[意]意大利 1975年 有时摄影师会向我们提供我们自身可能发生的某一变形象征。安特尼•科罗威尔这样做了。在他的这幅作品里,一个令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肥胖巨人躺在一张圆形大床上。意大利男子科列力奥已经有很多年不能离开这张床了。他干脆让人将自己的房子打开一面窗,向游人展览自己的身体以养活自己。他大约重300公斤——因为站不起来,他目前没有准确的体重数字。 当人们在窗户外面定睛观看这一大堆肥肉时,这真让他们禁不住惊叫起来,他们难以置信。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1.99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5:04    IP属地:未知

48、苏珊.温丝特[美]纽约 1997年 1998年世界摄影大奖赛获奖作品 只要有两个小时不注射海洛因,戈罗瑞娜就会发狂。发狂的戈罗瑞娜看上去很可怕,她会不停的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并在胸前的皮肤上留下斑斑血痕。她嘴里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扭曲的面孔上涕泪横流,有时还会在垃圾堆里不顾一切地滚来滚去。不难想象,在这种时候,戈罗瑞娜已不是朋友们所熟悉的那个戈罗瑞娜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0.06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5:10    IP属地:未知

49、杰达.杰克本森[美] 1997年 199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 迈克.泰森在拳击场上将对手埃文德.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视为猎物而肆无忌惮地撕咬下一大块,就此泰森再次扩大了知名度。事故发生在1997年6月28日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的第三局。泰森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罚款、禁赛等处罚,他还不得不退还3000万美元的酬金。目前霍利菲尔德受损的耳朵已由外形整容师进行了补治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58.94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4 15:12    IP属地:未知

50、(美国)帕特里克.德马克林 1975年 德马克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时装摄影师,而且是一位超群出众的肖像摄影大师。他拍摄的人像作品,每一张都散发着自然的魅力,传统人像中的一本正经,另类人像的不伦不类,在他的人像作中均无踪影,有的是质朴的表情、自信的眼神、坦诚的率真与你对视,与你会心,“我就是我”的自信与坦诚,令人直接感受到人物的心灵。 经典的传统首先在于精湛技艺的运用,影像的细腻、影调的丰富、构图的简洁、主体的突出,都恰到好处而无可挑剔。艺术需要创新,于是许多摄影者千方百计在画面上寻求与制造刺激点。其实这幅作品告诉我们,精美得无可挑剔就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0.26 KB)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