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5-08-18 23:50 IP属地:未知
懦夫媿色—昭君墓。 游昭君幕,站在一块刻着'懦夫愧色'的石碑面前,沉思良久.仔细
辨认,为抗日名将吉鸿昌所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看着这四个字,想
想昭君的故事,做为一个男人,真感觉脸烫背凉啊.......
王昭君生活的年代,西汉王朝早已没有了汉武的雄风,而当年曾被汉武帝打的大败而逃的匈奴人,到汉元帝时便又成了袭扰西汉王朝北部边境的心头之患。打不过匈奴,封建统治者便只好选择美丽的女子作为珍品去进贡讨好了,史书里美名其曰“和亲”。
X
王昭君,这一个古代的婴弱女子,当年毅然决然地踏上胡笳声声、战马啾啾的陌生旅途,在琵琶幽怨声中去寻求那条民族相融的和亲之路,她的形象可与日月比千古。一介秀色夺人的娥眉,功绩远远胜过出没于战云征尘里的千军万马.但是,这其中有谁能设身处地地为一个小女子当时的心情而去想一想呢?我不知道王昭君当年出塞时是一种甚麽样的心情。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要去与一个未曾谋面而又远在大漠戈壁的异族汉子成婚,这其中绝对谈不上甚麽的爱,她一定是以泪洗面,一步三回头啊,一首琵笆古曲[昭君怨]弹出了昭君的哀怨,从这一点说她绝对是古代女性的一场悲剧。
一介秀色夺人的蛾眉,这毅然决然的壮举,却不说当年那个因贪财被杀的毛延寿,也不说那个因贪色懊悔的汉元帝,他们不是男人,他们连女人都不如,他们纯粹是小人。就说那些血性刚毅的男子汉吧,念及于此,不也都为此而汗颜吗?更不用说那些连个小女子都不如的懦弱之徒了。想到此,你就不难想象石碑之后的那墓冢为甚麽是那麽的高耸了。
昭君出塞和亲,说白了是以‘美女换和平’。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这样美丽的女子被那些手握权柄的道貌岸然的男人们作为无价的珍品去向外族人进贡,用来换和平,换金钱,甚至换马匹....王昭君是,文成公主是,金成公主也是。。。。。
想到此,我仿佛听到了那遥远的巴蜀女人花蕊夫人那声声的怒骂‘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好在有‘懦夫愧色’石碑在,一个热血男儿的愧疚和忏悔,昭君地下有知,当会宽慰。
从昭君墓出来,进入市区,‘第七次昭君文化节’的横幅标语满大街都是,时代变了,昭君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也跟着变了,两千年前为了国家安宁,毅然出塞,两千年后,为了国家的繁荣,登台招商,我不知道昭君是该哭还是该笑啊。。。。。
这真是;色 为 谋,昭 君 和 亲 ;
钱 为 谋,昭 君 招 商 ;
[碑上的愧字为(女+鬼),为愧字的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