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文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绕过,接下来会有很多来自网上的资料。我喜欢这样写游记的原因在于通过整理,仿佛又经历了一次深度游,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很大程度上是留给自己看的,所以请多担待咯。

中国的地狱观念形成于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是古印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鬼巫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核心内容是: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善恶有报、惩恶劝善。
中国的地狱变相最早出现于六朝时期,石窟地狱造像有新疆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第17窟内的壁画、克孜尔千佛洞五世纪中叶的壁画,四川也有不少五代、宋代的地狱变相石刻作品,但规模性、完整性、内容性、艺术性、可旅游参观性均不如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的地狱变相。
地狱变相图
大足宝顶山石刻大佛湾第20龛地狱变相图,是中国地狱变相造像的登峰造极之作,全龛高13.8米、宽19.4米,造像分为四层。
第一层 十斋日佛
十斋日佛刻在毗邻岩檐的10个小圆龛内。十斋日佛为每月十斋日(受持斋戒日)礼敬之佛或菩萨,即:初一定光佛,8日药师如来,14日普贤菩萨,15日阿弥陀如来,18日观音菩萨,23日势至菩萨,24日地藏菩萨,28日毗卢遮那佛,29日药王菩萨,30日释迦如来。
十斋日佛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
第二层 十大冥王
地藏菩萨端坐正中,头戴宝冠,胸饰缨珞,右手结印,左手捧摩尼珠,目光腑视,悲怜慈祥,关注着地狱里的芸芸众生。地藏手中宝珠内,发出六道毫光,上两道横贯龛顶,中两道射于左右“十王”雕像,下两道通至地狱,以示其智慧之光如悲怜之心上达天庭,下至地狱。
据佛经记载,地藏曾在佛前许下宏愿:“地狱不空不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表达了要度尽六道众生的坚定信念。故在佛门之中,地藏菩萨以“大愿”而著称。
十大冥王头戴通天冠或冕旒,双手捧笏或抚案,与“两司”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
十王是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总称,始于唐末,全称十殿阎王。十王主管人死后所要面临的审判问题。在十殿冥府中,亡灵每七日得过一个殿,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到第七殿后,至百日、周年、三年则到八、九、十殿。
地藏两侧“十王”及“两司”像(由左至右)是:现报司官、秦广大王、初江大王、宋帝大王、 五官大王、阎罗大王、变戍大王、泰山大王、平正大王、都市大王、转轮圣王、速报司官。
“十王”及“两司”之间,侍立十余尊书记、判官、鬼卒等像,手持锡杖、手捧文薄,或握卷、或执旗,有的稳重于炼,有的英武俊秀,有的剽悍强壮,有的凶神恶煞,有的阴险狡诈。神态各异,形象夸张而逼真,恰似宋代社会一整套官僚机构和官吏差役的缩影。
地狱为众苦集聚之所,在地狱之门右上方有一杆巨秤,秤钩上钩着一个“业”字,“业秤”就是佛教所谓幽冥世界用以衡量众生善恶的秤。地狱左上方刻有一面“业镜”,是幽冥世界摄取众生善恶行为的镜子。据《楞严经》卷八说:“有恶友业镜火珠,批露宿业,对验诸事。”
经过幽冥“十王”的审判和用“业秤”、“业镜”的反复验对,便决定其“罪人”的去处。
第三层 十八地狱(从左至右)
1、刀山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扔上林立的刀山,刀刃穿其身而过。
2、油锅地狱:油锅置于猛火之上,一马面卒持叉搅拌,锅内尸骨累累。
3、寒冰地狱:二男子赤身蹲于冰雪之中,冻得龇牙裂嘴、肌肉萎缩、浑身乱颤,其造型相当生动。
4、剑树地狱:有二人被万剑穿身,痛苦至极。
5、拔舌地狱:一人被反捆于柱上,一鬼卒正在用力拔其舌。
6、蛇地狱:一人正被毒蛇缠咬,旁边有一人见状,以袖遮头,吓得魂飞魄散。
7、剉碓地狱:把人剉碓得肢体断裂,腹破肠出。
8、锯解地狱:把人的两腿分开倒吊于架上,两鬼卒分执锯之两端,正用力拉锯。
大足石刻地狱变相图 十八种地狱之锯解地狱
9、铁床地狱:烈火把铁床烧红之后,把人像烙饼一样放在上面烙。
10、黑暗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旁边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正在摸索而行;
11、粪秽地狱:此地狱深有万丈,污秽不堪。
12、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戟破穿其肚。
13、镬汤地狱:一鬼卒提着一人正往沸腾的锅里扔。
14、铁轮地狱: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另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
15、刀船地狱: 船内刀剑密竖,船内二人痛苦万状,题刻有“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八个字。
刀船地狱碑刻上有:大藏佛言,佛告迦叶,一切众生养鸡者,入此地狱。
养鸡女为何出现在十八地狱?
16、饿鬼地狱:有一饿鬼正在食人,旁边有一人惊恐万状,拱手祈祷。
17、铁围山阿鼻地狱:入此地狱便永世不能超生赎罪,“阿鼻”的意思是指无间断的痛苦。
18、截膝地狱:有一男一女持杯捧坛,正在劝一比丘饮酒。酒香诱人,比丘心里想喝,但又怕犯戒,所以侧着身子,手半伸半缩,想接又不敢接,其形象极为生动有趣。工匠师通过对他形体细微动作的刻画,充分表现出了比丘的矛盾心理,让人一看就知道面对这杯酒,他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大足石刻地狱变相图十八种地狱之截膝地狱
截膝地狱中有一劝酒男子被反绑着,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脚踝,举刀砍其膝;一沽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惊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后乱伦,杀戮其父,淫匿其母,母与外人共通,又担刀害之。入地狱后项戴枷锁,枷上写着“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五逆向爷娘”,这男子指着一行字“不信佛言,后悔无益”。
据《大藏经》言,佛告迦叶:善哉,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即非凡夫。善饮酒者,或父不识子,或夫不识妻……或姊不识妹,或不识内外眷属……旁边这组雕像便是据以上说法而刻的。
一为夫不识妻:丈夫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袒胸而归,其妻前去挽扶,他却揪住妻的头发。匠师们把丈夫那种两眼无光,全身乏力,昏蒙蒙的醉鬼形态刻画得非常成功;
二为父不识子:醉眼惺松的父亲敞怀斜坐于床上,对躬身请安的儿子置之不理,似不相识;
三为兄不识弟:哥哥醉酒后仰坐于地,对前去掺扶他的弟弟破口大骂;
四为姊不识妹:姐姐喝醉后步伐蹒跚,妹妹上前掺扶,姐姐头偏一方,推却作不识状。
大足石刻工匠师们打刻这四组造像目的为了告诫众生:酒本无性,但酒后乱性,故当戒之。让人们在清醒时看到自己醉酒时的丑态,然后引以为戒。这些酒后昏乱,目不识亲的醉酒人都被匠师位刻画得神情恍惚,目光朦胧,醉态可掬。这四组情节,从人物表情动态、性格特征的刻画到动势关系的组合,以及刀法的洗炼概括来看,都堪称艺术佳品。人们称之为“戒酒图”。
大足石刻地狱变相十八地狱的造像,以极其洗炼的艺术手法,以及丰富而又生动的生活素材,加上神奇想象,表达出了各自惩恶扬善的内容。据考证,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的《地狱变相》主要依据《十恶品经》和《佛说十王经》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