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4-23 14:37 IP属地:未知
您指的前轴扭矩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我假设是后轴打滑了。
顺便分析一下一个场景

:
0.比如车子左后是滑面。现在要起步。
1.打滑前车子输出扭矩假设为100,这100将将能让车子启动,而且四轮驱动力都能获得地面相等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车子此时此地需要100单位的反作用力才能走(这里简化了扭矩和力的单位和转换系数,由于只用于打滑/限滑前后纵向对比,因此没关系)。
2.到中差进行默认扭矩分配,前轴拿41,每个半轴20.5,不考虑各齿轮和轮胎间的半径差异,也就是每个轮胎20.5,后轴拿59,每个轮胎29.5,前后轴转速相等。四轮摩擦力/驱动力比例为20.5:20.5:29.5:29.5。
3.如果此时,左后轮地面摩擦力只能提供干燥地面的80%,即23.6,那么由于都是开放差速器,四轮对驱动力的要求都下降到80%,即16.4:16.4:23.6:23.6,总数为80,没有达到100,因此车子不动。发动机输出也减少到80%。
4.实际发生的情况是动力从0增加到80就不会增加了,再踩油门类似于挂空档。此时只有左后轮克服了静摩擦力23.6,其它三轮不能动,因此左后轮开始转动。导致左后半轴和后轴更快旋转。
5.此时后差速器和中差中的行星齿轮旋转。默认情况下,这会带来很小的扭矩差异和限滑作用,后轴/左后半轴 扭矩会相应小些。这样子四轮驱动力比例大概就是 17.4:17.4:21.6:23.6,这只是比例,由于以左后驱动力为准仍为23.6,因此四轮驱动力为:19:19:23.6:25.7,和为87.3<100。发动机多给了一些扭矩。微不足道的限滑能力。
6.开始限滑了。中差开始反应,内摩擦增加,扭矩重新分配,前后比例向53:47变化,依旧以左后23.6为准,四轮为26.6:26.6:23.6:23.6,和=100.4>100。比较巧正好能克服阻力,车子开动。发动机输出基本不会变,主要是以准备对抗的阻力来进行输出。
这已经是极限扭矩分配比例了,也就是说如果地面摩擦力再小于80%,也没有办法了。
这一系列过程中不变的就是左后轮的摩擦力,这是无法改变的,因此车子通过向前增加扭矩分配比例,从而让分母增加,导致被“骗”小的输入动力重新加大,进而前轴驱动力增加,最后达到四轮驱动力增加,争取突破启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