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蓝鸟论坛 >  此贴已关闭

发表于 2004-10-19 17:00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三粒纽扣 于 2004-10-19 12:48: 写到
这是前几天我们百年校庆时候校友的贺词,我很喜欢
谢谢。。。收藏了~~~给小嘟嘟当字帖。。。。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9 19:57    IP属地:未知

三粒纽扣 于 2004-10-19 12:48: 写到
这是前几天我们百年校庆时候校友的贺词,我很喜欢
遗憾的是我对周汝昌可没什么好感。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07:53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大黑狗 于 2004-10-19 19:57: 写到
遗憾的是我对周汝昌可没什么好感。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偶是外行,只要有人说话,热热闹闹的就开心。。。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9:40    IP属地:未知

大黑狗 于 2004-10-19 19:57: 写到
遗憾的是我对周汝昌可没什么好感。

愿闻其详---------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22:12    IP属地:未知

八方楼下 于 2004-10-20 19:40: 写到

愿闻其详---------
就我理解,周先生应该是做学问的,但不少精力放在学问之外,比如迎合权力之类的,脱离了文人本色。。。。
但从另一面讲,人,谁没有历史的或者性格的局限性呢。。。。
腹有诗书家有余粮而已..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07:38    IP属地:未知

三粒纽扣 于 2004-10-20 22:12: 写到
就我理解,周先生应该是做学问的,但不少精力放在学问之外,比如迎合权力之类的,脱离了文人本色。。。。
但从另一面讲,人,谁没有历史的或者性格的局限性呢。。。。
中国有一怪现象,一位鲁迅在厦门大学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有N多的“专家学者”研究鲁迅在厦门长达数十年。一部红楼梦,成就了多少所谓的“红学家”,他(她)们看着毛泽东,甚至包括江清的脸色“做学问”却要纳税人来埋单?这几十年来鲁迅与曹雪芹成了多少人的衣食父母?
[ Last edited by 大黑狗 on 04-10-21 at 07:41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1:45    IP属地:未知

八方楼下 于 2004-10-20 19:40: 写到

愿闻其详---------
此公在香港杂志《八十年代》上与胡世昌的一场笔墨官司中,双方所用的谩骂语言哪还有点学者的风范?文革刚结束时,此公的一些言行也令在下不敢恭维。我不好在这里讲述具体事例以免引出笔墨官司来。但真的很难相信这是一位本科与研究生都受教与燕大这样名校的人。我们不妨看看某些为追求学术之自由的学者是怎样的一种风骨。
北平解放前夕,蒋介石派专机将胡适与陈寅恪接出,陈至广州后不愿再走,留在当时的岭南大学。解放后中央专门派了陈的一名弟子赴粤聘请他回北京任中古史研究所的所长。陈开出两条件,其一是中央应允许他在学术研究上“不宗奉马列”,二,若中央同意他的第一个条件,请“毛公与刘公”手书一卷以做运动来时之挡箭牌,这样的条件自然不可能得到满足。陈因此直至弃世也没有北返。陈当年与国学大师王国维,赵元任等并称清华文学院的四大名教授。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2:38    IP属地:未知

收藏~~~~~~~~~~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2:56    IP属地:未知

大黑狗 于 2004-10-21 11:45: 写到
此公在香港杂志《八十年代》上与胡世昌的一场笔墨官司中,双方所用的谩骂语言哪还有点学者的风范?文革刚结束时,此公的一些言行也令在下不敢恭维。我不好在这里讲述具体事例以免引出笔墨官司来。但真的很难相信 ...
学兄好见识。看来也是爱文史笔墨的。
呵呵
陈老终于中山大学-----还是岭南大学----或者院校合并时,成了一个学校的?
另外,爱文史,就可以理解先生或者曹雪芹,是当得许多后备学人的“衣食父母”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07    IP属地:未知

八方楼下 于 2004-10-21 12:56: 写到
学兄好见识。看来也是爱文史笔墨的。
呵呵
陈老终于中山大学-----还是岭南大学----或者院校合并时,成了一个学校的?
另外,爱文史,就可以理解先生或者曹雪芹,是当得许多后备学人的“衣食父母”的----
惭愧!本人所学乃一极俗的专业——会计。
      陈老的祖父是慈西的幕僚,曾向慈西推荐过戊戍变法的那几位领头的君子,变法失败后即遭贬回乡。陈老的妹夫乃国民党的国防部长俞大维(58年炮轰金门时差点被炸死)。文革暴发时,红卫兵将批斗用的高音喇叭架在其窗外大声广播。陈老本来年事已高,双目失明,身体多病。哪经得起如此的惊吓?于文革爆发后二百天辞世。中大现将其故居辟为陈老的纪念场所。兄若有兴趣可收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此书阅后再联系钱钟书夫人杨绛所著之《洗澡》。这对于那个年代的思想意识形态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至于说曹雪芹是否当得许多后辈学人的“衣食父母”?我并无否定曹雪芹或鲁迅先生的成就之意。只是反感一些所谓的“家”穷毕生的精力将学问做到了颇有些无聊的境界,似乎没有这些红学家的指点,世上便没有人能欣赏《红楼梦》了。也不知这些红学家出现之前红楼梦又是如何为世人所认识的?至于对鲁迅的研究,那完全是从政治需要的角度出发,而非学术探讨。请看看周海鹰的回忆录,当中提到一件事:曾有人当面问过毛泽东,如果鲁迅先生活到反右、文革。他老人家不知会怎样呐喊?-------,
文革结束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基本上不搞政治运动了,阁下可曾见过几篇关于研究鲁迅的文摘?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个专门研究闽南话的专业在招博士研究生,恐怕国内没有第二所高校能专设一研究生专业。但不知一但台湾问题解决了,这个专业是否还能生存?
[ Last edited by 大黑狗 on 04-10-23 at 11:09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