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4-10-21 15:07 IP属地:未知
八方楼下 于 2004-10-21 12:56: 写到
学兄好见识。看来也是爱文史笔墨的。
呵呵
陈老终于中山大学-----还是岭南大学----或者院校合并时,成了一个学校的?
另外,爱文史,就可以理解先生或者曹雪芹,是当得许多后备学人的“衣食父母”的----
惭愧!本人所学乃一极俗的专业——会计。
陈老的祖父是慈西的幕僚,曾向慈西推荐过戊戍变法的那几位领头的君子,变法失败后即遭贬回乡。陈老的妹夫乃国民党的国防部长俞大维(58年炮轰金门时差点被炸死)。文革暴发时,红卫兵将批斗用的高音喇叭架在其窗外大声广播。陈老本来年事已高,双目失明,身体多病。哪经得起如此的惊吓?于文革爆发后二百天辞世。中大现将其故居辟为陈老的纪念场所。兄若有兴趣可收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此书阅后再联系钱钟书夫人杨绛所著之《洗澡》。这对于那个年代的思想意识形态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至于说曹雪芹是否当得许多后辈学人的“衣食父母”?我并无否定曹雪芹或鲁迅先生的成就之意。只是反感一些所谓的“家”穷毕生的精力将学问做到了颇有些无聊的境界,似乎没有这些红学家的指点,世上便没有人能欣赏《红楼梦》了。也不知这些红学家出现之前红楼梦又是如何为世人所认识的?至于对鲁迅的研究,那完全是从政治需要的角度出发,而非学术探讨。请看看周海鹰的回忆录,当中提到一件事:曾有人当面问过毛泽东,如果鲁迅先生活到反右、文革。他老人家不知会怎样呐喊?-------,
文革结束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基本上不搞政治运动了,阁下可曾见过几篇关于研究鲁迅的文摘?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个专门研究闽南话的专业在招博士研究生,恐怕国内没有第二所高校能专设一研究生专业。但不知一但台湾问题解决了,这个专业是否还能生存?
[
Last edited by 大黑狗 on 04-10-23 at 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