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12-07 08:52 IP属地:未知
【博物馆里的一声惨叫】
早上,吃完丰盛的早餐,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拜城,沿着丝绸之路,经过阿克苏和阿图什市来到了南疆重镇——喀什。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
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
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对了,这是郭小川《喀什一条街》中的诗句。听到这诗句的时候,我们正坐在喀什博物馆的小板凳上,饶有兴趣地看介绍喀什的专题片呢。这三句话说的确实好,话音刚落,小清马上就说:“记下来,记下来。”我知道她会把这几句话写到今天的日记里。
到一个城市,要想了解它的历史发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去博物馆。到了喀什,我们就去喀什博物馆,参观了《新疆“丝绸之路”历史文物展》。
喀什古称“疏勒”,位于中国西端,葱岭(帕米尔高原)东麓,是沟通东西方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在《新疆“丝绸之路”历史文物展》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丝绸之路的中路和南路交汇在喀什,然后从这里又延伸出去。
延伸出去的一条路转向西北方向,去了大宛,可以到达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张骞出使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延伸出去的另一条路向南,上了帕米尔高原,可以通往印度。玄奘东归大唐时,走的就是这条向南的路。
喀什博物馆的维族讲解员长得很漂亮,维族口音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听,展厅里一张张图表、展柜里一件件古物,都讲解得很详细,我们现场提出的问题,她也能细心地解答。我们这一队游客就跟着她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看过来。
前面是一个圆形的展厅,里面黑洞洞的。讲解员带着我们走进去,顺手打开了展厅的大灯。就在这灯亮的一瞬间,走在队伍前面的一个女游客,突然发出一声瘆人的惨叫,这声音回荡在展厅里,令人毛骨悚然,吓了我们一大跳!
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战战兢兢地往前一看,原来前面是一个展台,展台上摆着一具干尸。
新疆这地方多风少雨,高温干燥,人死后,尸体会迅速自然脱水,从而使这些干尸能够数百上千年地保存下来。后来我们再到民丰和若羌参观博物馆时,都可以看到古代干尸的展览,多的时候,能有好几具干尸同时展出,让游客看到古时的人们是怎样的穿着打扮,这也是新疆博物馆地域性的特色展览吧。
我问小清,害怕吗?她说,不害怕。好像她还真是不害怕。可我倒是有点儿怕怕的。

(图41-艾提尕尔清真寺-)
上午参观了喀什博物馆,下午我们去参观艾提尕尔清真寺,然后去逛噶尔老城,看那些老式的维族民居,看那些狭窄的小巷,看那些维族手工艺品的制作,看那些维族小朋友在街头玩耍。我们一直逛到日头偏西,肚子都有点儿饿了。
我说:“买个馕吃吧。” 路边的有好几个卖馕的,香味飘过来,我又馋了。
小清坚决地说:“不吃。”她还记着在吐鲁番,馕里有小虫子的事儿呢。
我说:“这儿的馕肯定没问题,现烤现卖哪会有问题呀。我去买一个,好吃你就吃,你不吃,我就一个人吃啦。”
来到小铺前,我对维族小伙子说:“买一个馕,多少钱?”
“2块钱”。小伙子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但能听懂。
我一边比划一边说:“我要一个大的,热热的。”
“3块钱,”小伙子从炉子里夹出一个大大的馕,热气腾腾地装进塑料袋递过来。
这是一个又热又薄又香又脆的馕,谁也抵御不了它的诱惑,小清自然也抵御不了。
我们在噶尔古城的欧尔达西克大街上闲逛,一边吃着馕,一边看风景,路上的维族人对我们报以微笑,我说:“你看,这才是在喀什最地道的旅游呢。”
[
本帖最后由 老北京B02 于 2022-12-22 19: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