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1 喀什
清晨七点半,顽固的生物钟依然把我唤醒。临窗俯瞰,喀什城依然沉浸在灯火阑珊中,而天空已经悄悄开始拉开一场绚烂的大幕。
橘红的朝霞染红天空,浑圆的太阳从地平线上跃出,大地金光闪闪。鸽子在天空飞翔,清凉的空气中飘荡着大清真寺阿訇宛转悠扬的召唤声。
1998年春夏之交,我曾经背包游历过西北五省区,沿铁路线简单的走访了新疆一些地方,至今依然难忘吐鲁番的热闹巴扎、乌鲁木齐的喧嚣夜市、天池的冰清玉洁、阿拉山口的强劲大风,以及在驶往库尔勒的大巴车上看到博斯腾湖边的壮丽晚霞。耳中还飘荡着都塔尔和手鼓的欢快节奏,眼前闪过维族妇女绚丽的头巾披肩,还有那满街飘香的烤肉……
新疆,就像西藏一样,对我具有终极诱惑,她的丰富多元,甚至超越了西藏的纯净凝重对我的吸引,无奈,新疆太大啦,时间却又太少了!此刻,我正坐在喀什老城其尼瓦克酒店,隔着14楼的大玻璃窗凝望着渐渐苏醒的城市陷入沉思。
喀什,维语意思是‘悬崖乐园’,北依雄伟天山,西望帕米尔高原,南靠巍巍昆仑,东向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域36国中的疏勒,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南疆的核心,维族的最大聚居地,最有魅力的中亚城市之一,一路一带的热点,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喀什,拥有太多的名片!
我仿佛看到来自撒马尔罕的粟特商人正满载波斯的货物走出帕米尔的莽莽雪山;长安的丝绸瓷器伴着清越的驼铃声穿过茫茫大漠逶迤而来;佛教、伊斯兰教从这里传入东方;张骞、法显、玄奘等等正在这里踌躇满志,而马可波罗正在回忆着这里的长河落日……
如今,喀什早已贯通南疆铁路、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最高的红其拉甫哨所五星红旗飘扬,中巴铁路正在规划,“喀什特区”被提上议题,纵然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喀什这座丝路明珠正蓄势待发焕发出新的魅力!
我们住宿的其尼瓦克酒店,最早建于1908年,当时是英国驻喀什代办处,后改为印(度)巴(基斯坦)领事馆。如今仅剩一栋建筑保留下来,被改为餐厅。小楼为一楼一底,有着漂亮的绿色围栏和屋檐,掩映在一百多岁的高大榆树荫下。围栏有些残破了,阳光洒在地上,恍惚看到百年前斯文赫定、斯坦因等探险家在这里一次次的踌躇徘徊,也感受到当年英俄势力在这里的明争暗斗。
中亚,贯通欧亚大陆的陆路咽喉,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904年英国人麦金德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提出‘陆权论’,他的‘世界岛’版图中,中亚居于‘心脏地带’的核心。他的理论至今任然是地缘政治家们分析世界形势的地缘政治基本框架,中亚百多年来也成为各大霸权的重要角力场,演绎了一场场的风云激荡。
在喀什休整,在老城游荡,是我们这两天的主题,放弃了塔什库尔干和红其拉甫,待中巴旅游通道重建后我们会专访那里。朋友们不断告诫在老城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也略微小心翼翼,但老城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让我们渐渐的放松下来。
川流不息的人们,与我们有着不同轮廓的面孔,讲着听不懂的语言,店铺招牌是飞舞的维文,汉文化,在这里是少数,是补充。可爱的孩子在街上玩耍,有的热情的摆着pose,有的害羞的躲进门帘之中偷偷张望。
清真寺古朴,店铺喧闹。烤馕的大哥正把刚出炉的馕一个一个的在案桌上垒的老高,并大声的吆喝着买卖;烤包子店铺门口头戴小花帽的胖大师傅不知疲倦的切着一大堆新鲜的羊肉;一口大锅里翻腾着,煮着大块的羊肉,另一口大锅里是金黄的热腾腾香喷喷的抓饭,旁边一排排搪瓷缸子里清炖羊肉咕嘟咕嘟的冒着香气;五金店的小伙正叮叮当当的忙个不停;小店门口一个留着八字胡的高大中年男子温柔的轻摇着摇篮中的孩子。
烤包子喷香美味,阿图什无花果冰凉蜜甜多汁,土桃子香味浓郁,哈密瓜爽口,再来杯红宝石一样的叶城石榴汁,甜中略带恰到好处的石榴皮的涩味,解油腻涨精神,不知不觉就撑住了!
大清真寺矗立在广场中央,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和尖塔,有着伊斯兰特色的美丽图案。礼拜时间已过,里面非常的安静,淡绿的回廊有着优美的弧线,金色阳光穿过高大树荫一点点的洒在中庭里,好一个静谧的精神殿堂。
巴扎比较热闹,卖着各式价廉物美的货物,非常有民族特色 。一排排各色的小花帽;诸如阿拉伯神灯之类琳琅满目的小摆件;一溜叫不出名字的维族乐器,老板不时的拨弄两下琴弦;花色繁多的披肩头巾,装扮着美丽的女人;各种地道香料和干果……。穿梭在小巷中,沐浴着金色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小茴香的气息,耳边回荡着商人们的各种叫卖声,时光仿佛回到中世纪的西域!
香妃墓,阿帕克霍家族墓,有着美丽穹顶的高大建筑,外墙通体蓝绿的图案在蓝天白云下非常壮观。一段300年前风云激荡的历史,一个家族的荣耀,一位美丽女子的传奇!
意大利画师郎世宁为香妃做的肖像画
午餐在当地朋友的引荐下,吃了一顿丰富的维族大餐。餐厅装饰的富丽堂皇又充满民族特色,新鲜的本地酸奶开胃,大盘的米肠子面肺子,酸辣的凉粉,香喷喷的抓饭,大串滋滋冒油的烤肉,黄橙橙的丁丁炒面,外酥里嫩的烤鱼,各色水果,配上精致的土耳其红茶,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就18点了。
吃的太多,晚上只能逛街消食。累了在老城一家百年老茶馆坐下,二楼靠着栏杆,品一杯苏子茶,看老街上人来人往,灯火阑珊。
很有质感的木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