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8-22 12:01 IP属地:未知
继续我的自驾旅行
盐井的相关资料:
盐井古盐田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距县城107公里,214国道澜沧江东西两岸,海拔2300米左右。“盐井”是由于产盐而得名,盐井藏名为“擦卡洛”,“擦”即意为盐,就是生产盐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盐井是块风水宝地,盐井村就驻扎在山神的怀里,因为这里从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过去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现在是国道214线的必经之路,历来就是各种朝商品集散地。
盐田都是居民们通过辛勤劳动自己搭建的,一层一层累加在一起,建好的盐田静静伫立在澜沧江沿岸,错落有致非常好看和实用。
其搭建和制作方法是: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工艺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以前每天早晨女人们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山腰倒在盐田里(从实地来看,盐田里有许多的电线杆和电表,据了解:现在澜沧江两岸盐田都是用水泵,将卤水井取出卤水,抽到半山腰的盐田里)。
在盐井镇制盐,尽管加达村和上下盐井村都同取一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分明出现红、白两色,其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而造就的,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用红土铺的盐田,故为红色,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用细沙或白土铺田,却为白色,并因此被称为红盐井和白盐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