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消费究竟是升级还是降级?20张图看中国人2018年的消费变化

发表于 2019-01-23 10:10    IP属地:未知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也能说明这一问题。2013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约为 10.9%,2018 年年末掉到了 6.5%。
另外,中国基尼系数自 1997 年以来几乎一直在扩大,至 2009 年已经达到 0.49,这几年稍有回落,2016 年年末为 0.47。如果跟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比,中国基尼系数大约排在倒数第三,仅小于南非和哥斯达黎加。北大、西南财大研究小组做的统计则显示中国基尼系数为 0.7、0.5,远高于统计局的数据。
基尼系数判断年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结果介于 0 到 1 之间。基尼系数越小,年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年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3 10:12    IP属地:未知

消费的问题最后还是人们的钱如何变成更多钱,或者说能不能变成更多钱
如果说消费升降级有疑问的话。赚钱不易在 2018 年已经没有争议。
中国人主要收入还是工资,今年前九个月,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收入、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分别为 1.19 万元、0.34 万元和 0.17 万元。
工作赚钱之后,将一部分用于低风险投资是几乎所有经济学家给普通人的投资建议。如果是在美国,一般都说 401K 养老金计划,不算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每年收益率能增长大约 5%,跟标普 500 指数收益率相仿,有时候略高。如果一个人 25 岁开始存 401K,40 岁的时候储蓄预计翻番,60 岁的时候能拿到初始金投入金的 5 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3 10:12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3 10:14    IP属地:未知

中国人不能指望养老金带来更多资产。基本没利息不说,到时候能不能拿到还是另一回事。
而几个高风险投资渠道在 2018 都证明被是真正的高风险。

中国股市 2018 年蒸发了 15 万亿市值,按照 1.5 亿投资人算(包含机构),相当于人均亏 1 万。这里还不包括买股票基金的损失。
不断下降的日均交易量说明市场活跃度低迷,实际参与股票买卖、持有股票的投资人数量远小于 1.5 亿人,这意味着炒股的人,人均亏损远高于 1 万。



类似会导致财富负效应的事件还包括 P2P 爆雷。中银国际曾估算大约 6000 亿元资金牵涉其中。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23 10:14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3 10:16    IP属地:未知

曾经房产是中国最可靠的个人投资渠道。但过去两年因为各种限购、诚意金、身份门槛,以及房价高涨,它变成了一个基本只有富人可以继续的游戏。具体的变化《好奇心日报》上周有文章详述。
地产投资在愈加艰难的同时,还加重了中产阶级消费负担。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不上房价涨幅。
在当前收入下,即便是付首付,按照全国平均收入和房价计算,大约要 1.5 户家庭的储蓄(1 户约为 1.8 人)才够覆盖一套房子的首付。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每套住宅大约需要消耗 2.5 户家庭的储蓄。所以“买房掏空六个口袋”不是戏谑的说法。
即便不买房,每年上涨的房租也是一大负担。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3 10:18    IP属地:未知

2011 年之后,提高的居住开销占中国居民每年新增开支的比重不断增加,到 2017 年已经达到 32%。而房租数据是被低估的,最近个税抵扣操作中关于房租出租人填报引发的争议就是一个例证。
这些变化都有可能反过来刺激居民储蓄动机。2017 年年底以来,中国城镇家庭储蓄存款比例从 40% 提升至 2018 年年底的 44%。储蓄增多,借贷减少,消费也就自然少了。
“我们应该建立消费社会的这个观点,应该特别值得我们警惕,”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曾任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的颜色教授说,“反复强调刺激消费、建立消费社会、不用储蓄那么多、鼓励服务业、抑制制造业、刺激消费、要抑制投资……在人均 GDP 不到一万美元的国家,叫这些口号是非常可笑的。”
消费来自一个人的收入,哪怕有信用卡分期、白条花呗、租房分期这些各种形式的刺激,花出去的钱终究还是要还的。收入不见涨,如何有长久的消费信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3 10:18    IP属地:未知

谢谢观赏。


转自《好奇心日报》原作者:龚方毅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