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10-14 21:46 IP属地:未知
我曾经看到过一段话:如果你没有攀登过超过海拔5000米的高度,没有在空气稀薄地带感受过肺部的紧缩,没有在雪地被耀眼的反射光射得无法睁开双眼,没有在急剧下降的温度中体会渐渐变轻的生命,你就根本无法明白登山的含义。
从祁连山回来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到那么野的地方,我不知道上面这句话能不能给出一些答案。但我到八一冰川的感受还是想把它写下来,好像不写下来 ,心里就存有一些遗憾一样。
其实这次到八一冰川,我在去之前并没有确定下来,因为之前对祁连山冰川了解更多的是七一冰川和透明梦柯(老虎沟12号)冰川,加之我以前也去过一些冰川,如曾经站在海螺沟冰川上,近距离见过卡若拉冰川,在珠峰大本营一直走到我能看到的绒布冰川。也就在今年五一到梅里雨崩村徒步的时候,也和冰川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所以一直到我肃南翻过走廊南山到野牛沟的时候还在往祁连县走,但是,但是,这一切源于我之前看过的一张照片,一个人站在八一冰川下,身后是高大的冰壁,这种景象我没有见到过。而也正是这种景象在吸引着我。于是我在路上停车向当地老百姓打听八一冰川的情况。其中一位还跟我说,其实冰川没什么呢。我又向祁连县开了一段,但也许我内心还是放不下那种站在高大冰壁下的诱惑,我终于下定决心,调转车头,向130多KM外的八一冰川开去。
刚开始的一段我就不说了,路况很好,草原辽阔,一路雪山伴随,草地上,黑河水在恣意流淌,一些地方很明显的辫状水系。牧民的牛羊等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老婆大人的一张站在车边纵情放飞的动作也反应了此时那自由的心情。
一开始走上砂石路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担心,但随着海拔的一点点升高,周围呈现出荒原的景象,路在盘旋转折着上升,慢慢祁连山就感觉和我们平视了,甚至刚才你觉得很高的祁连山似乎现在海拔已经比你目前所处的位置更低了。群山叠嶂,气象万千。
其实这时候,我已经看到我们要去的冰川了,但是,在这种没有参照物的地方,能看到,但你要真到跟前,还是有很长一截路的。不管怎么样,我终于硬着头皮,到达了冰川的下方。
八一冰川,是一处冰帽,跟我以前看到的冰川不太一样,百科上石这样介绍的:八一冰川(39°01.00′N,98°53.53′E,冰川编号为5Y425L2)又称小沙龙冰川,位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祁连山中段走廊南山的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的源头。
该冰川是一个发育于平缓山顶的冰帽型冰川,根据冰川编目资料,八一冰川是黑河干流河源区最大的冰川,长度2.2 km,面积2.81 km2,冰川末端海拔4520 m,最高点海拔为4 828 m。
到达冰川脚下,确实教人震撼,一面巨大的冰墙,伫立在你的面前,目测高度有接近40米,而且中间高,两边低绵延有上百米,在这空气稀薄的地方,那么壮观而静静地伫立着,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荒芜?寂静?神秘?
万籁俱寂,她只有与天才能够形成对话。我端着相机,在她的脚下,想要留下她的记忆,但回来后我翻看那些照片,却无论如何找不到当时拍照时的感觉,刚才上山的时候,感觉云似乎就在我脚下,而此时,云就在我头顶。阳光不时穿过云层照射到冰壁上,但我身上感觉不到太阳的温暖,风就在我耳边吹过,阳光那么强烈,但你的热度呢?我感觉到寒冷孤寂,甚至一瞬间感觉到死亡的威胁,那种恐惧感慢慢从你后背上爬上来,让你一阵阵地发凉。但过一会,这种恐惧感又会变成一种愉悦感,一种幸福感,一种崇高感。
直到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国家地理杂志》有讲冰川的一期,说冰川学者是与“崇高”打交道的人。“我们赞美荒野,赞美粗野冷酷的自然有一种崇高之美,无非是这样的自然能够激发出人勇敢无畏的精神。”我想我没有那样的能力,到达海拔7000甚至更高地方,但我想我内心还是心存幻想的,这也许能部分回答我开头说的那些话,为什么喜欢到这么野的地方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