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青海篇 (四)阿尼玛卿神山—— 遗憾
老鬼1975
7月18号 第八天 晴
“果洛外卖”=“饿了么”
接近凌晨,才昏昏沉沉睡去,这一觉一直睡到了中午才醒,看了下表已经好到12点了,头还是有些疼,勉强爬起来下楼到车里把药找出来。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太阳漏出了它久违的笑脸,天空蓝得让人窒息,一片云彩也没有,今天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阿尼玛卿神山离县城有一百多公里,而且路况还很差,这个时间走,恐怕晚上很难回来。于是我改变主意,索性今天哪儿也不去了,在酒店好好休整,恢复一下状态,明天早些出发,看完神山,晚上直接到玛多县……
肚子在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该吃中午饭了,早上什么也没吃,昨晚的那些串串经过一夜的消耗到也该差不多了。中午吃点什么呢?平时一个人时习惯了用“饿了吗”网上点外卖,此时忽然我突发奇想,这里能不能也可以用手机在网上点餐呢?懒惰的模式,在又不知不觉中又开始控制我了……
但随即马上又失望下来,点开手机上的“饿了吗”的App,上面什么也没有,看样子“饿了吗”的平台还没有扩展找这里……
去酒店前台交钱办理续住时,我顺道问了一下前台的小姑娘;为什么“饿了么”在你们这儿不好用?显然小姑娘没听过这个名字,更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瞪大了惊奇的眼睛一直在看着我,好像是在看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外星人,长着两个脑袋或者三只眼睛什么的。
想想其实也是,这里怎么说都是远在几千里外的偏僻藏区,比内地要落后个几年是正常的。如果再早个几年,我也一定不知道这个“饿了么”是个什么东西。
于是我赶忙解释到这个是手机上一个App,是个用于网上订餐的小程序……
“噢!那个我知道!”小姑娘没等我把话说完,已经听明白了,眼睛里顿时放射出智慧的光芒,打断我的话“就是手机订外卖嘛!不过在我们这儿叫“果洛外卖”,你可以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中搜索的到的……”
“……等等!果……果什么外卖啊?”不知道是因为她的方言太重还是藏区发展的速度之快让我在思想上毫无有准备,我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果洛外卖嘛!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果洛!”小姑娘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不再搭理我,低头去忙手里的事情了……
回到房间,打开手机,在微信公众号里所搜索,果然搜到了这个“果洛外卖”,点开它,里面什么网上订餐、超市送菜、代办跑腿等服务都应有尽有。
随便点了一份外卖,不到2分钟,我的电话铃就响了,是一个藏族小伙子操着蹩脚的汉语跟我确定送餐的信息,接着十分钟后我就已经吃上了一份热乎乎的“黄焖鸡配米饭”。
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感叹藏区这些年发展速度太快了,网络已经普及到这里了,与内地之间的差异也在逐渐地缩小,甚至连藏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这场互联网大潮中也悄悄地改变着,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儿……
今天余下的时间我都是在导视频、照片、写游记、抽烟以及吃果洛外卖中度过的……

了解更多这次青海、西藏之行的游记和视频 请扫描微信上方的二维码
7月19号 第九天 阴有雨
去往神山的路
昨天休息了一天,又吃了药,身体基本都恢复过来了。早上起来自己淘米煮粥,吃了顿早饭。
吃过早饭,收拾东西装车退房,在县城里把车加满油,上午10点半向阿尼玛卿神山出发了。
出了县城,便驶入了205省道,新修的柏油路,路况非常好,沿途会看到去往花石峡和久治、德令哈的牌子,这应该是德马高速的入口吧!
记得以前在一篇网友的游记中曾经提起过;在德马高速去往德令哈方向的路上,会经过阿尼玛卿神山,但由于去往神山的收费口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封死了,只能再往前走十几公里的路,直到看见路边有一个当地藏民自己开的豁口,下去后走便道,就是去往神山最近的路了。
但这篇游记是我去年看到的,现在还不敢确定这个豁口有没有被人堵上,另外导航和奥维轨迹同时都让我走205省道,所以最后我还是没敢选择走德马高速去冒险。
在205省道上,大概开了接近一个小时,看到一个岔道口,路边立着个牌子,上面标着直行是去“雪山乡”(也就是神山所在的那个乡)的方向,这时导航显示已经进入到了“东哈段”。
从“东哈段”开始正式进入到了烂路,远远望去都是那种砂石路混合着各种炮弹坑路面,也许由于昨晚刚下过雨的缘故,坑里积满了黄黄的泥浆。行驶在这种路面上,没一会儿的功夫,前挡风玻璃上就湖满了泥浆。
一路还可以看到不少旱濑,肥肥的,很可爱,好几次我都想停下车去抓一
只,但这家伙机警的很,还没等我的车靠近,就一出溜钻进洞里去了
在这种路上又开了四五十分钟后,就开始挂上“低四”翻山了,这时海拔表已经升到了4500米以上
我估计这个205省道在德马高速开通后,基本上就属于废弃状态,现在已经很少会有人再走这条路了
实际上,这两条路的路线和方向都是一样的,如果要不是“雪山乡”的下道口被封上,我肯定会选择走德马高速的
“嘿!哥们,你挡住路了,麻烦让一让!”比起旱濑兄弟,这些哥们明显反应慢了半拍。
牦牛们经常在路上横冲直撞,要不就站在路中央纹丝不动,一副大义凛然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的胆子很小,真的很小!要是真要把车开到了跟前,这哥们儿好像突然才醒悟过来似的,一下子神经病一样的开始狂奔起来……经常搞得你手无足措!
在藏区,经常会碰到牦牛或羊群占路的情况,这时,你只能耐心停车,慢慢地等着,千万不能打喇叭催促,这些家畜都胆小容易受惊,一但受到刺激很容易发狂。前年在青海湖我就看到一个车友,在G109上乱按喇叭,导致牦牛群受惊乱跑,他的车速又快,直接撞死了一头牦牛。藏民们哪肯放过,十几个人围住了他的车,说不交2万块钱就不让他走,最后还是报了警、赔了钱才解决的……
遗 憾
下午1点20分终于看到了阿尼玛卿神山的大门
听当地人说,这里成为景区后,曾热闹过一阵子,但2018年因为环保的原因被关闭了,同时在青海被关闭的还有久治县的“年宝玉则”、玛多县的“黄河源”等景区。
这里的景区大门基本都属于荒废状态,开车直接进入也没人管,里面除了零星的几户藏民外,什么也没看到,道路更是破烂不堪,坑洼不平
看到一群秃鹫正在分食一具不知什么动物的腐尸
藏区有个奇特的殉葬仪式叫做“天葬”。那就是在人死后,把尸体切碎再和上青稞粉,让秃鹫把这些肉块吃掉。他们认为,这是让死者死后升入天堂的最好的办法,因为秃鹫就是藏民心目中来自天堂的使者、雪域的神鸟,这里没人会扑杀、伤害它们,所以秃鹫在西藏随处可见……
这片新盖的房屋就是德马高速雪山乡下道口的收费站,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被弃用了。

注意到前面的那辆小三轮车了吗?
过了这个废弃的收费站后不久,我就看到了路边那个传说中“通往德马高速的豁口”
正在我停车拍照的这档工夫,刚刚被我超过的小三轮“突突突……突突突……”地从我后方驶来,顺着这个豁口便进入了德马高速
我琢么着它一定不会从正规收费口出去,因为小三轮根本就没领过收费卡。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说在德马高速上这种豁口不止一个!后来我的这个大胆的推断果然被证实了……
在路上我看到一个转山的西安小伙子,于是向他打听去神山的路,他告诉我从这里到观景台还要再往里开六十多公里。我又问小伙子今天能看到雪山吗?他望了望天,摇摇头说这天雾气这么大,可能要够呛了……听到他的话,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已经都开了三个多小时的烂路了,即便今天看不到神山,也得把这段路走完了呀!自己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开。
进山的路况越来越差,山上经常会有疏松的石块儿散落下来,路很窄,有时只能容一辆车通过,好在对面没有什么车,只有“老五”自己孤零零地颠簸着
电话已经没信号了,一路上都没看到一辆车。单人单车在这种情况下,是很危险的,一旦有什么意外连个救援的人都没有。越往里开,心里越没底……
看到一群“岩羊”赶紧停车拍照
这样的路又往里开了20多公里,下午接近3点,终于看到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有了人烟,紧张的心情顿时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发现村里有个庙,停车,走进去转了转
这时一个典型的宁玛派的寺庙,规模不大,里面没有僧人,只看到寺庙外住着一户人家,我便顺路走了进去
院子里有个小女孩儿正在玩儿着小汽车模型,她很专注地做着自己的游戏,以至于都没察觉我的到来。
“你好!小姑娘,几岁了?”我打断了她的专注
她被眼前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吓了一大跳,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随即便害羞地跑进屋子里去了……
网上关于阿尼玛卿自驾的帖子少之又少,对自驾的路线和路况更是无人提起,不过从搜索到的徒步转山路线图上来看,这个小村子应该就是地图上标注的“白塔村”,上面的“只亥代尼合”就是阿尼玛卿神山的主峰
出了白塔村子后不久,导航提示我已经进入了“哈白段”,这时在路上远远地看到一个外国人徒步向我的方向走过来。
老外五六十岁的样子,长着一副标准的英格兰人的面孔,蓝眼睛高鼻梁,下巴上蓄满了灰白的胡须,身上套着件洗得有些掉色的冲锋衣,背上还背了个大登山包。远处打眼儿一看,这不就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那个活脱脱的“鲁滨逊”吗?
“鲁滨逊”一句汉语也不会,我用我仅有的那点儿可怜的英语和他交流得知;“鲁滨逊”来自美国,是一周前一个人来到这里来转山的,已经转了5天了,今晚上要住到前面的白塔村……
看着他身上单薄的衣服,真不知道他这些天晚上他一个人是怎么度过的。我从车里翻出了一些吃的和两瓶水递给他,“鲁滨逊”直摇头说不要……
“Good luck!bay bay!……”分手时,虽然我只会说这几句英语,但这的确是我送给他最真诚的祝福。
“鲁滨逊”显然听懂了我的祝福,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连忙说“thank you!thank you……”
天上又开始噼噼啪啪地下起了雨,我从后视镜中一直看着“鲁滨逊”的背景渐渐地走远……
目送走了“鲁滨逊”,我继续往前开,这时雨大起来,本来很差路况变得更泥泞了,虽然依旧还是只有我这一台车在孤零零地走着,但不知为什么先前的那种孤单无助的情绪,自从见到“鲁滨逊”后,全被一扫而空……
下午接近5点,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看到了神山!

雪山脚下就是“哈龙冰川”
此时厚厚的乌云遮住了山顶,朦朦胧胧得,看不清的雪山的全貌,但那巍峨连绵的阿尼玛卿神山依旧让我感觉到它的神秘和震撼!
不知道是我的运气好,还是老天对我一片诚心的眷顾,竟然在这种天气里看到了“阿尼玛卿神山神”……
当我第一眼看到神山时的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简直是溢于言表,反正感觉自己一天的辛苦都值了!
沿途可以看到很多藏民磕头跪拜神山,还有一些准备转山的藏民开车拉着帐篷、被褥等生活用品去往“左哈龙”的露营地。
看到这么多车从坡上下来,我敢肯定,在前面的德玛高速上一定还有个豁口能下到这里
果不其然,沿着藏民下来的路,没多久我就找到了那个豁口
从卫星轨迹的方位来看这个应该是去往玛泌县方向的路口,也就是说从这里上高速,用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回到玛沁县。这个重大的发现让我欣喜若狂,已经开始动摇了继续转下去的念头……
离开了德马高速的陪伴,沿着导航上标注的“白下段”继续又往前开了十多公里,已经开始进入了大山的深处,天渐渐地暗了下来,远处的乌云就仿佛一个怪物的大嘴,吞噬着前方。路况愈来愈差,烂泥愈来愈深,“老五”行驶在上面,就像大海风浪中的一叶小舟一样,左摇右晃、孤单无助……“放弃继续转下去的念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正悄悄地开始占据了上风。
我低头看了下表,已经傍晚6点了,导航显示这里到“知亥代尼合”还有十公里,到花石峡镇还要八十多公里,照现在这种路况晚上要赶道花石峡镇最少也要半夜。而且走夜路又很危险。如果掉头上高速回玛沁县,现在就不应该再往前走了……
“还有十公里就要到神山脚下了,现在放弃了确实有些可惜,但转念一想,反正神山也看到了,照片也拍了,发发朋友圈证明自己来过,不就行了吗?大不了可以下次到青海再单独来一次阿尼玛神山啊,这次就等于先探个路,等下次来就不会费这么大的周折了,半天就能给神山给转完……”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安慰着自己,渐渐地坚定了放弃的念头。
(上图红线是在阿尼玛卿徒步转山地图上标注的今天开车的轨迹)
(下图蓝线是在奥维地图上标注的今天开车的轨迹,红线是正常开车转山路线,也就是说,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到“花石峡镇”,接着继续往西南方向开就是我要去的下一个目的地“黄河源”)
实际上当我第一眼看见那个去往德马高速的豁口的时候,其实在我心里就已经拿定了主意,“什么赶夜路危险啊、遗憾可以下次再来……”等等只不过是自己为了说服自己而搜集的借口罢了……当“诱惑”摆在一个人面前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说服自己去拒绝它,甚至为了这个“诱惑”都可以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理想,这是不是因为现代人做事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了呢?
很难去想象藏民们匍匐磕头几百里甚至上千公里去朝拜他们的神山的艰辛,也很难理解古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事原则。如果说支撑藏民们的是信仰,支撑古人的是信念,那么现在支撑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了解更多这次青海、西藏之行的游记和视频 请扫描微信上方的二维码
看看还有时间,就把车又往前开了一段儿,找了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拿出无人机航拍了几段视频,又照了几张照片。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里的作用,感觉这时的乌云散去了很多,天空看起来也不像先前那样狰狞恐怖了,神山渐渐露出了它的雄伟壮观的轮廓……
晚上7点,把所有东西都收拾装车,调转车头依依不舍离开了阿尼玛卿神山,原路返回,上了德马高速朝着玛沁县的方向驶去……
[
本帖最后由 老鬼1975 于 2019-12-03 18: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