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歼七的故事(全文更新完毕)

发表于 2017-03-06 09:14    IP属地:未知

  由于当时的空空导弹性能落后,只能像机炮那样进行尾追攻击,几乎可以看作是延伸了射程的机炮,而命中率之低则被飞行员们普遍认为是一种不可靠的武器,他们宁愿相信射程短却更“听话”的机炮,美军飞行员在越战中曾戏称:“如果正常的话,每一枚导弹都应该是坏的。”加之当时导弹发射步骤的烦琐,发射条件也很苛刻,这在激烈的空战中很难获得良好的攻击时机。而导弹武器的成本也远远高于炮弹,在当时缺乏相应的模拟器材的情况下,难以在平常的训练中进行。当时导弹的这些缺陷使传统上均靠机炮取得战果的中国空军对导弹武器并不是很重视,仍然抱守着以机炮为主的空战指导思想。而对于用惯了歼-5、歼-6 三门机炮配置的飞行员来说,歼-7 的一门机炮的近战火力和射击命中率显然是完全不够的,因而空军提出的意见中的另外一条就是增加一门机炮以加强火力。而苏联则采用的是以导弹为主的空战指导思想,米格-21 后面的一些改型受当时“机炮取代导弹”的影响甚至连机炮都取消了,转而只通过在机翼下增加武器挂架来加强导弹攻击的能力。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15    IP属地:未知

  尽管对于处于国土防空的中国空军来说歼-7 的作战半径小并不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缺陷,但对于夺取制空权的作战来说就显得捉襟见肘,为此中国也对提高歼-7 飞机的作战半径进行了一些努力,与苏联人不同,中国没有通过扩大飞机的机体来增加燃油,而是选择了在技术上更简单的加大副油箱容积的办法来实现的。从歼-7 I 开始可以挂载 720 升的副油箱,有限地解决了歼-7“腿短”的毛病。这种“小步”改进方式自然难度更低,更容易被实现,而对于远距离的巡逻拦截任务主要是由机体更大的歼-8 飞机来执行。到了1990年代,空军的战略不在局限于国土防空,而是力图转变为一支进攻型的空军,这就对飞机的作战半径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原先单靠增加副油箱油量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于是新研制的歼击机载油量远高于歼-7 飞机。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16    IP属地:未知

  而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由于国内不能提供更好的设备进行改进,1980年代以前的歼-7 飞机与当初引进的米格-21 的机载设备配置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落后的电子设备导致歼-7 作战能力低下,没有雷达导致缺乏主动发现敌方飞机的能力,只能在昼间进行作战,没有全天候能力,完全要依靠地面雷达的引导指挥。
       由于无法提供可用的雷达,歼-7 在后续的发展中除了仿制米格-21МФ 的歼-7III 飞机外,其他型号都只是昼间型,因此前机身并没有像苏联的米格-21 那样进行加粗。而歼-7III 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但增大的飞行阻力和安装雷达等设备带来的机体重量增加,使获得全天候作战能力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飞机的机动性下降较多,同时由于翼载荷的增加使飞机的着陆性能和操纵特性相比歼-7II 不升反降。由于当时的中国发动机制造厂无法做到像苏联那样为米格-21 及时提供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因此笨拙的歼-7III 和歼-7D 没有受到空军的欢迎,仅仅生产了几十架就不得不停产。而直到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使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之后,才使歼-7G 在不增大前机身和进气锥大小的情况下获得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17    IP属地:未知

  此外苏联几乎没有对米格-21 的气动部分做过大的更改,而中国多年来对米格-21 进行了上万次的各种风洞模型吹风试验和大量的飞行试验,对这种飞机的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不但在引进的飞机当中掌握的最全面和最透彻,甚至不亚于米高扬设计局对米格-21 的掌握。而作为一种仿制机种本来不必做如此大量的气动试验和飞行研究工作,但中国实际上是希望藉此来积累气动资料,为自行研制性能更好的超音速歼击机进行基础技术上的准备。这种努力在 1990 年终于开花结果,双三角翼使歼-7 的飞行性能有了显著地提高,为这种已经显得过时的飞机注入了新的生机,而性能更好的全向导弹的出现和完善,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对飞机飞行性能的要求,歼-7 这种技术较为落后的机型在挂载较好性能的导弹后,攻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延长了服役时间和提高了使用价值。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17    IP属地:未知

  歼-7 的改进是采用渐进的方式进行的,随着国内航空技术水平的提高由起先的歼-7 I 的小改实现了后来的歼-7E 的大改,在飞机气动布局、机体结构、电子设备等方面有了长足的改进,充分挖掘了飞机的潜力,使得研制风险和投资较少。随着机载设备、火控系统和武器外挂能力的不断改进,使歼-7 系列飞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适应了国内外不同的需求。但这种改进改型也有相当的局限性,飞机的基本气动布局及作战效能难以有质的提升。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18    IP属地:未知

歼-7 在海外
  歼-7 飞机这种轻巧灵活、价格低廉而又具备一定作战能力的战斗机自然与他的前身米格-21 飞机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空军的欢迎。除了在中国的空、海军服役外,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歼-7 飞机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向第三世界国家销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 1970 年到目前,各型歼-7 飞机军援或出口的总数达到了 400 架以上。飞翔在阿尔巴尼亚、朝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伊拉克、伊朗、坦桑尼亚、埃及、苏丹、津巴布韦、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天空,并在不少国家的空军里还担当着主力战斗机的地位。

使用过歼-7 飞机的国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20    IP属地:未知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是第一个得到歼-7 飞机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装备歼-7 的欧洲国家,其他欧洲国家装备的则是苏制的米格-21 飞机。早在 1970 年,中国刚刚完成装配的第一批歼-7 中的 12 架就无偿援助了这个欧洲的社会主义盟友。
       1970 年 12 月交付阿尔巴尼亚空军 7594 歼击机团,由于当时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南斯拉夫空军的战斗机频繁侵入阿尔巴尼亚北方的领空,于是这些当时阿尔巴尼亚空军最先进的飞机被移交给空军 5646 团,并被部署在阿尔巴尼亚北部的贾德尔空军基地,和部署在在这里的同样是中国援助的歼-6 飞机一起用来拦截入侵的南斯拉夫空军的飞机。
       该空军基地位于山区,修建有一个可以容纳 50 架飞机的大的地下洞库,飞机着陆后可以直接开进洞库隐藏。中阿关系破裂后,中国也停止了对阿的援助和飞机零备件的供应。阿尔巴尼亚空军全部的 12 架歼-7 中已经有两架坠毁,其中第一架是在 1974 年因技术故障而坠毁,而第二架则是在 1982 年因为鸟撞而坠毁,飞行员没有能弹射而死亡。剩下的 10 架歼-7 飞机一直服役到 2004 年,目前有 8 架封存在贾德尔空军基地的地下洞库里,另外两架架停在位于首都地拉那附近的里纳斯空军基地。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20    IP属地:未知


阿尔巴尼亚封存的歼-7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20    IP属地:未知


阿尔巴尼亚歼-7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6 09:23    IP属地:未知

朝鲜
  朝鲜是第二个获得歼-7 飞机的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装备歼-7 的国家。1970年代美国的 U-2 高空侦察机不断侵入朝鲜领空进行侦察,而此时朝鲜空军装备的是老旧的米格-15 以及中国援助的一些歼-6 飞机,对美国的这些侦察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拦截,因此朝鲜迫切需要一种高空截击机。1982 年 9 月,当时的朝鲜领袖金日成访华,向中国提出援助新型战斗机的请求,并在邓小平的陪同下参观了成都飞机制造厂。随后中国决定援助朝鲜一批歼-7 I 型飞机,由于当时歼-8 才刚刚装备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因此歼-7 I 也就是当时中国所能拿出来出口的高空性能最好的飞机了。朝鲜总共得到了 40 架的歼-7 I 型飞机,但由于朝鲜的保密严格,有关于朝鲜空军中的歼-7 I 飞机的使用情况目前知之甚少。这些歼-7 I 中的一部分装备于朝鲜空军第二空战师,部署在德山空军基地。另外一部分则装备给第三空战师,部署在黄州和谷山空军基地。有意思的是从目前获得的图片来看,在朝鲜的这些歼-7 I 型飞机都是和它们的远房亲戚即苏制的米格-21ПФМ 或米格-21БИС 型飞机一起并肩服役的。



朝鲜空军的歼-7 I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