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普桑老爷车藏地行(2011川进、青出,珠峰大本营。2012滇、川北进,新出)

发表于 2013-03-30 09:2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zoe999 于 13-03-29 13:57 发表
今天刚忙到现在,赶紧追!老乡的帖子,一定要顶的!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31 07:15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梦想天下行 于 13-03-30 10:44 发表




跑到这段路时,路面上布满了“炮弹坑”,让你躲不胜躲,车跑得在路面上乱跳。路不好跑,天上还飘起了雪花,车外的天气更冷了。





行路难、天气冷,再看到远处的雪山色彩凝重,让人怎么都打不起精神来。




再跑,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将右面的山坡照亮。



自从今天上路之后,只要是看到迎面驶来外地牌照的车,俺就将手臂伸出车外,示意对方停车,询问前面的路况和天气。在这儿,俺栏下一辆车,对方的司机说界山大坂上正下雪,路面上巳经开始积雪了。
俺心提起。
继读上路,不停地爬山坡,爬上了这219国道上的最高点,海拔5256.5米高的红土大坂。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219上的最高点是界山大坂,其实,这红土大坂比那海拔5100米高的界山大坂还高出百十来米。

下午两点多,忽然看到前面的雪山下现一片房屋,给人一种重返人世的感觉。
松西村到了。



回望跑过来的路,是一路的“搓板”,好象要把俺肚子里的肠胃颠出来。



过松西村,俺车不停,马不停蹄地向前跑。可那成群的雪山,却不愿立马离去,在路的左侧陪伴着俺。



偶尔,风吹云散,雪山更加好看。




这一路的道儿是慢上坡,俺不停地向上爬,到山垭,看到了界山大坂的石碑。哈!这里没有下雪,路面上也没有积雪。也不知刚才俺向他打听路况的那司机,是不是有意的?可能他看俺的车寒碜,用这儿正下雪来吓唬俺。




这界山大扳是219国道上最著名的山垭,俺也摘一段“百度百科”贴出。

界山达坂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松西村,高原咸水湖龙木错西南岸,新藏公路K718公里处,喀喇昆仑山支脉西罗克宗山与东罗克宗山的鞍部。界山达坂山口还是沿昆仑山南缘横穿羌塘无人区的起点三岔路口。由阿里高原经克里雅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于田县普鲁村的进出西域吐蕃古道,也是以此为起点。

界山达坂的海拔高度一直是说法颇多。

一直以来,公路养护及管理部门多次在界山达坂立碑,碑文都写明此处为新疆与西藏的区界、海拔6700米。现在界山达坂山口处的公路北侧立有一块三米高、一米七宽的黑色大理石碑,碑的正面上方为彩色武警警徽;中央有“区界碑”三个红色大字,下面一行字:“海拔6700M”;最下边两行字:“武警交通八支队”,“二00五年七月一日”。石碑的背面是“情况简介”,全文照抄如下: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区界至萨嘎段1375公里(含普兰支线104公里),线路主要穿过多玛、班公湖、日土、狮泉河、巴嘎、霍尔、神山(岗仁波齐峰)、圣湖(玛旁雍错)、仲巴、萨嘎等地,平均海拔4663米,最高海拔6700米。

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自2002年1月1日起,该路段由武警交通第八支队接养,支队官兵充分发扬“海拔高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三不倒”精神,坚持“建养结合,以养为主,保障畅通,逐步改善”的原则,改变了国道219线路况较差,冬季不通车的历史,于二00二年底实现了全年通车。”


“海拔6700M”这几个字对许多人来说太恐怖了,它吓倒了许多人,不敢走这条新藏公路。实际上在此处GPS测得海拔5071米,气压高度计测得海拔5100米左右。

为什么达坂山口的石碑已换了几茬,但都写的是“6700M”,据说也有它的原因:新藏公路初建时测量手段较差,测出的是这个高度,那么,几十年下来,将错就错,碑换了,但高度不变。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

以前的界山达坂山口的6700米高程碑, 多次被旅行者推倒。自从2005年武警交通八支队在此立了这块重数吨的更加醒目的大理石碑后,争议似乎尘埃落定。2008年碑上的数字还是6700米,2009年已经涂改成了5248米,并把原来的”区界碑“三个字涂改成”界山达坂“四个字,原来的印迹还隐约可见。因为立碑处既不是海拔6700米,也不是新疆与西藏两个自治区的区界。

现在已知“界山达坂”见诸于文献较早的是在1950年。1950年8月1日新疆军区第2军独立骑兵师的李狄三率领的先遣骑兵连从南疆于田县普鲁村出发,经克里雅山口进军阿里高原,把红旗插上“世界屋脊的屋脊”。经过在昆仑山无人区一个月的跋涉,于9月9日进抵西藏阿里境内。9月15日,先遣连在改则县两水泉建立了第一个转运留守据点,当天,先遣连将这一消息电报独立骑兵师。电报很快将喜讯传到了在于阗的独立骑兵师师部、喀什的第2军军部和迪化(今乌鲁木齐的旧称)的新疆军区。王震司令员得知这一消息后,于9月18日向在西安的西北军区、西北局,以及党中央报告了这一喜讯。电文如下:


西北军区、西北局并中央:

我一兵团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连136人,经过45天艰苦行军,经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仑山区,于本月9日翻过新藏交界处海拔6000多米之界山达坂,到达西藏阿里嘎本政府所辖改则地区,行程约计1300华里,并于本月15日在改则境内建立第一个据点。该连在两水泉短暂休整后,将留少数人员留守此地,就地转入侦察情况,寻找藏民,发动群众,其余大部将继续向噶大克(原西藏阿里嘎本政府所在地,今西藏噶尔附近)推进。


王震

1950年9月18日


解放阿里时的界山达坂,应该是指克里雅山口附近一带,因为克里雅山口海拔5450多米,一直是新藏的区界,而此路线上进入克里雅河谷的阿特塔木达坂海拔5500米。再考虑到1950年先遣进军阿里地区的解放军并无可用的地图甚至先导,稍微走点冤枉路上到6000米海拔都是很正常不过。因此李狄三与王震在电报中所指的界山达坂海拔6000多米,本有所出。


   
再拍一张石碑的照片。




石碑上写“界山大扳”和海拔高度的地方确有涂改的痕迹,可能干涂改这活的弟兄们高反了,把这海拔高度涂改还能改错,不是实测的5100米,俺看了也想推石碑。但看这石碑的个头,别说是在这高海拔的地儿,就是在俺家住的城市外没人的原野里(以免被别人看到,说俺破坏国家财产),俺也不一定能把它推得倒。
从网上看到,走这新藏线,有班公湖里洗个澡,界山大坂撒泡尿,死人沟里睡个觉”的说法,想俺路过班公湖时忘记洗澡了,现在站在这里努力地体会自己的生理状况,判断俺是唱不出什么“歌”。

“唱歌”唱不出,石碑又推不倒,俺在这傻呆着也没啥意思,走人。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31 07:1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zoe999 于 13-03-30 13:11 发表
继续看~~~~~~~~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31 07:1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zwmshj 于 13-03-30 21:25 发表

顶到首页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1 07:2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梦想天下行 于 13-03-31 09:10 发表



下界山大坂,远远地看到山下有个湖,静静地横陈在两山之间。




从上面的“互动百科”上看,这应该是龙木错,是盐湖。这湖水里的锂元素的含量,在全国排列第一位。
现在,在这新藏线上跑,有时是巳筑好的土石路基,有时要下便道,有时,还被逼得上那老的国道上跑。当然,时常也能遇到新铺好的油路。车一上油路,立马不再蹦蹦跳跳,人坐在车里,有从地狱里刚爬出来的感觉。当时心里想:但愿这油路不要断,一直通到叶城。
俺正在油路上爬山坡,随着车的爬升,前面的山脊后面也升起了一座巨大的雪山。



又是一出大片开始上演。



这雪山通体上下,是茶黄色的崖石,再覆上洁白的冰川,在蓝天、乱云的烘托下显得异常绚丽,与周遭暗朦、荒凉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俺停车拍。



拍片片的时候俺注意到,前面又出现了一座小湖泊。




只是新铺的油路又到了头,俺又得在这土石的路基上跑。




俺又跑了一段路,忽然,看到路左侧百十米开外,有一排歪歪斜斜的矮屋。看屋前有两三人,俺用“徐普”向他们喊:“这是什么地方?”
他们有人用“川普”回叫:“你说是这地方吗?”
俺喊:“对!”
他们又叫:“你说是这地方吗?”
俺又喊一句:“对!”
他们还叫:“你说是这地方吗?”
他姥姥的!他们就只会这一句!不打听了,继续向前跑。跑出去一段路,俺看到了这个景。也许是缘于全球变暖,冰川的雪线上升,融化的雪水汇聚到这儿,将房屋浸泡。



这景俺在网上看过很多遍,它是死人沟的标志性景观。俺现在方悟到,这儿就是让人闻之胆颤的死人沟。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1 07:3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zwmshj 于 13-03-31 21:10 发表
没看到普桑发脾气,就为LZ担心
谢谢!
老普发脾气俺也不怕,总会有办法的。
俺这条件,总比骑行新藏线的勇士们好得多。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2 07:2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梦想天下行 于 13-04-02 06:26 发表



这死人沟,在地图上标示叫“泉水沟”,而在219国道上竖的地名牌上,是叫“死人沟”。这死人沟的由来,是因为在解放军进驻阿里地区时,有一个连队宿营在这地方,第二天早晨,他们再也没有能醒来。所以,这儿就落了个“死人沟”的恶名。
这地名虽恶,可这地儿的景却很美。




雪山静谧,湖水涟漪,山水相映之上,是永远的蓝天白云。此地此景,使人观之,美得都有点窒息的感觉。





从下面这张照片上看,在右侧的地平线上,可以隐约地看到那排矮屋。




在那排矮屋前的老国道上,就竖着“死人沟”的大牌子,俺懒得回去指牌子,更不想在这“死人沟里睡个觉”。这里的海拔高度是5151米高,老天爷在这儿赐给俺的氧气,只有在家时的六成,俺可不想在这叫死人沟的地方,体验人死时的感觉。
又上油路,心情大好。



看路侧的雪山,又呈黑褐的色彩。



快到甜水海兵站时,看远处的山边,巨云压顶,天地相接。



再跑,下雨了。雨幕迷茫之中的戈壁滩上,远山显得很是鬼魅。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2 07:2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奥特曼奥特曼 于 13-04-01 09:54 发表
关注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2 07:2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zwmshj 于 13-04-01 20:23 发表
每天必看,看一次顶一次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06:3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梦想天下行 于 13-04-03 05:17 发表



快到甜水海兵站,又现油路,俺上油路跑。在远远的能看到甜水海兵站时,看路边竖着个“前方施工,请走便道”的牌子,俺不理,继续在油路上跑。
俺要去甜水海兵站。
在家动身前,俺从网上看北京驴友乡雪大姐的帖子,她在七月份从叶城正走219,自驾穿越这新藏线。当她在大红柳滩的兵站联系住处时,兵站的负责人看她年纪大,怕她晚上高反出什么事,没让她住。她没办法,心里难过着驾车继续向前奔,最后乘着夜色跑到这甜水海兵站,一位二十五岁的兵站指导员收留了她。
兵站指导员安排战士们端来热水,让乡雪大姐洗脸泡脚,煮了面条给乡雪大姐作晚餐。当乡雪大姐得知兵站的战士们,巳很长时间没有吃到青菜、水果,从车里拿来仅剩的两个西红柿送给战士们。
从乡雪大姐的帖子中看,这甜水海兵站附近没水源。若用水,兵站的战士们每天要驾着车,跑到近百公里外的死人沟去拉水。
得知这些,俺很是感动。看车内还剩着很多苹果,俺打算去那兵站,找个战士转交给那位指导员。俺在家里不喜吃水果,谁知一上这高原,唇脱皮嘴发干,喝水不顶事,只能整日地与水果、黄瓜相伴。有了亲身地感受,更能体会水果在这儿的宝贵。
就在通向兵站的岔路口,有一群藏民正在那儿施工,他们见俺车来,有一人上前拦住了俺。他问俺看到刚才的指示牌,为什么不下便道?俺说俺是去兵站的。他听这,没再说什么,放俺过去了。俺车向右一拐弯,上了有两、三公里长的去兵站的岔道。看远处的路面上有大车,俺近前,发现车的后面还有个沥青摊铺机,正在路面上铺沥青。这机子,把个路面堵得死死的,俺根本没法过。俺向藏民司机打听路,藏民司机说让俺退到岔路口,从那儿下便道。俺当时站那儿,看路下几十米处的便道,就是厚厚积沙上的条条车辙印,俺不敢下。在这厚厚的积沙上跑,别说是去兵站要跑两、三公里,不定没跑出个百十来米,老普就会陷在沙窝中,再难动弹。
算了,不去兵站了,这水果留作祭奠长眠在康西瓦的烈士们吧。
回到岔路口,问前面的路况,藏民们说前面路不通,还说你若不信你就向前跑。俺也不敢向前跑,这油路的下面是垫石层,垫石层的下面是路基,上下的高差要有五、六十公分。俺跑到前面路要断,这五、六十公分的高度,俺这车是无论如何下不去。待那时,俺只有老老实实地向回返,来来回回地跑着冤枉路。俺又问藏民那俺怎么跑?藏民们指着路基下对俺说,说你从这儿下去,走那边的老国道。看不远处的219老国道,距俺站地的地方也就是五、六百米,看通向那边的也是厚沙中的车辙印,俺想只有冒险了,冲过这段沙窝路。
俺驾车下路基,捡条车辙印就要向前跑,路基上面的藏民见状对俺喊,说你怎么能走那条道?!你应该走这条道!俺看他给俺指的道,悟道这应是上老国道最近的道。
俺在沙窝中车调头,进退之间,车熄火了。
自从今天近午时分俺上路,这一路地跑,就是在俺停车照相时,俺也不熄火,就怕这车再打不着火。现在下到沙窝里,在这关键的时候车熄火,当时俺心里那个急!俺拧着钥匙发动车,不着。老普!拧,还不着。普老爷!再拧,就是不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停地拧,谢天谢地!车着了。
看样,在这地界儿求“普老爷”没用,还是老佛爷能帮上忙。
俺驾着车奔老国道,忽听车底下的钢护板,在这沙窝子里被磨得“沙沙”地响。不好!要陷车,“慢过水,快过沙”,俺一档轰油,车轮卷起沙尘,一鼓作气的上了老的219

这老的国道219更不好跑,它比那新筑的路基上的“搓板”还要深,又密布着“炮弹坑”,让俺躲不胜躲。没办法,跑吧。俺边驾车跑,边注意着路右侧新筑的路基,看那路基距老国道越看越远,庆幸俺早上了这老国道,感谢藏民们没有忽悠俺。

跑不多远,看路左侧有标示、有废墟,这里是老的甜水海兵站。路不好跑,还担心老普被这路颠得发神精,俺根本没有心思拍PP,就是一路地跑。翻过海拔5192米高的奇台大坂,接着就是不断的下坡路,再跑,俺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大红柳滩。
进了大红柳滩,俺将车径直开到修车铺,才敢将车熄了火。这修车铺里换人了,不是一路的“川”师傅,换成了遍布新疆的“维”师傅。俺对“维”师傅讲老普,“维”师傅也指着老普讲维语。他讲的维语俺听不懂,但从他指转向柱上的护板处这点来看,他似乎听懂了俺说的话。
看“维”师傅指护板,俺明白他怀疑是那儿的继电器惹得祸。俺忽然有了思路:这一路地颠,不定把老普的什么玩意儿颠得接触不好。若老普再发神精,俺就学着师傅拆护板,把所有的电器元件摸一摸,估计这车就能被俺摸得跑。
想到这,心里大有底,不研究车了,看手机有信号,俺给小孙打电话。小孙说大红柳滩的兵站都住满了,说他们现在已经在三十里营房的兵站住下了。小孙还说大红柳滩的海拔高,劝俺再向前跑他个一百多公里,到三十里营房与他们汇合。另外,小孙问俺能不能从这儿,再给他带过去20L备用油?后又说其实他的油也够跑到叶城,带不带无所谓。
在这颠簸的路上俺实在是不敢多带东西,“车不是跑坏的,是压坏的”,但20L的备用油俺还是要带的。它能保证俺跑出这新藏线,就是小孙缺油时,也能给他用。
学习乡雪大姐的帖子,看她在这儿“中石油”的加油点加油。当时她的油箱里还有半箱油,可加油机上的数字一个劲地跳,她的油箱就是迟迟得加不满。她忙喊停,怀疑跳的数字与流进油箱的油不“和谐”。后来,她与当地的司机一交流,当地的司机告诉她,说是应该用备用油桶去买油,20L的油桶20L的钱,反正你不能给俺半桶油。看过她的帖子俺盘算:将从狮泉河驮来的30L备用油加进油箱里,再用20L的油桶买一桶油。
俺吃力地从车后备箱中拎出30L的备用油桶,戴着手套拧桶上的盖盖。使劲地拧,就是拧不动,盖盖上的金属毛刺,都把俺带的手套割破了。边上围观的维胞们,也上来一二试着拧,都不行。最后,有位维胞向俺要手钳,他用手钳夹着油桶盖一拧,盖盖被拧开了。
大红柳滩的海拔高度是4214米。看样,人在海拔高的地方站着,脑袋瓜子都不灵了。
30L汽油灌进油箱中,俺驾车去那“中石油”的加油点。到那儿一看,没人,俺坐在车里不停地摁喇叭,摁了好一会,从不远处的房中摁出来一个人。他近前对俺说,说是加油机的电动机发热,让俺等一会。俺听了忙敬烟,说赶路要紧,现在已经近七点,说俺还要跑到三十里营房去。他接过烟说这儿不能吸烟。俺说俺知道,说等一会你离开这里后再吸。他有点不情愿地起动了加油机,向俺奉上的20L油桶里注汽油,20L的油钱灌满了桶。
上路,奔三十里营房。
傍晚的光线不好,又要急着赶路,俺也不拍片子,不停的向前跑,想在天黑透之前,尽量多跑点路。
夜幕正垂,看前面停着两辆大货车,车的示廓灯巳打开,近前,看到两位维族司机跪在路边。他们头微低、眼瞅地,双手放在大腿上。初,俺没明白他们跪在那儿干什么。后,俺意识到,他们正在做每天必做的“功课”。信奉伊斯兰的维族人,每天黎明、中午、下午、黄昏,还有夜晚,要做五次礼拜。他们驾车行驶在这荒无人的盘山道上,到了这黄昏时分该做礼拜的时候,便停下车,在这路边做礼拜。他们面向圣地麦加的方向,跪在那儿认真地祈祷,来完成他们每天的修行。
后来,在俺从喀什一路向东奔家返的时候,又数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这,就不一一絮叨了。
看维族人与藏民们一样地对宗教的虔诚,俺想起“83元走川藏”的张小砚说过的一句话:“在中国的各民族中,汉族,是最闷骚的民族”。是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怎么能不“闷骚”?还“闷骚”得不轻呢!
再往后跑,天完全黑了下来,周围什么都看不到,只能沿着车灯照射的路面跑。忽然,俺看到了“康西瓦”的路牌,俺悟到康西瓦烈士陵园就在这附近。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