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普桑老爷车藏地行(2011川进、青出,珠峰大本营。2012滇、川北进,新出)

发表于 2013-03-10 18:21    IP属地:未知

重上219,奔扎达。
这段路,是穿行在冈底斯山脉南麓的谷地上。公路两侧,时而是戈壁,时而现贫瘠、稀疏的草滩。
看,路的右前方下雨了。



跑了一段时间,在路的左侧看到一头野驴。


起初,它身体的侧面面向公路,看俺车停,它旋转90度,将个屁股对着俺。它不仅屁股对着俺,还侧过头向俺这边瞅,瞅得俺气不打一处地出。
拍张片子,走人。
跑出去一段路,就在前面的山脚下。


看到了一群黄羊。


俺将车开到离它们最近的位置,拍。黄羊见附近的公路上有“怪物”停,又沿着公路侧向前奔,俺驾车又向前追,如此再三。后来黄羊学精了,它不沿着公路跑了,它转向大山的方向,离公路而去。
二次进藏归来,俺感觉在219国道上看到的野生动物,并没有网上说得多。甚至还没有俺第一次进藏,走青藏线,在可可西里时看到得多,而且那里的野生动物还不怕人。这也可能是因为新藏线现正改造,人气旺、车辆多,把野生动物吓跑,都逃到羌塘无人区的腹地去了。
又跑出去一段路,公路现一个三岔路口。这路口还竖着一个牌子,上面标示着“扎达”。俺查路书,这个地方应该是门土乡,这“扎达”应是指扎达温泉,而不是扎达县。看手机还有信号,俺电话跑在后面的小孙,提醒他别上这牌子的当,跑到“扎达”去洗什么温泉澡。
每晚在宾馆里凑和着洗洗就行了。
在门土乡,还有一座煤矿,叫门土煤矿。这煤矿打出的第一个平巷洞口,海拔高度有5105米高,名符其实的是世界上最高的煤矿。
走到这地段。


看路两侧的草滩沙化严重。





走在这路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走百十来米,就能看到被人们在公路边摆放的鹅卵石。


这鹅卵石摆得,还是一排红、一排白,红白相间,很有规律。


这是干什么的?是什么人在这儿摆的?不知道。
奇怪。
又见雪山。


走过西藏的路,没有人不中毒的。
人在路上时,想这壮美的景色俺终于看到了,想在这路上的罪俺也受够了,下次俺再也不来了。可一回到家,只要那幅幅美景,每每在俺脑子里浮现,俺就有一种马上上路,重走藏地的欲望。不仅是对那些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就是对这219,俺都有再次穿越的冲动。
看了藏区圣洁的湖江、山川,能净化人们的灵魂,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0 18:2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今宵酒醒何处处 于 13-03-09 16:39 发表
太有诱惑了!越看越想行啊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1 14:11    IP属地:未知

再跑,看远处公路上有一群人,公路被封闭了。



俺用相机的变焦镜头拉近了看,原来是武警战士们在维修路面。


俺在公路上停车等。
一会儿,看对面开来一辆藏民的越野车。驾车的藏民下车,把对面用于封闭路面的塑料锥筒拿开,驾车就要过。一位武警过去阻止,对语了片刻,还是让藏民的车过来了。藏民们将车开到俺这边,还是下车移锥筒,开车绝尘而去。俺看锥筒移,现出的路面,不敢过,还下车将藏民们移去的锥筒,放回原处摆好。
俺可没有藏民们那么强势。
那一会,俺还看到对面来的自驾者的越野车。他看路封闭,车根本不停,直接下公路,从公路侧的沙滩上跑过。
羡慕。
俺又等一会,看停在这儿总等也不是办法,就下车前行到武警处交涉。一位看似班长的人,说干完这一点就放俺过去,让俺别着急,说一会儿就完了。俺向回走,刚坐到车里,就见有士兵向俺招手,示意俺过。俺下车,移锥筒,过,再下车,将锥筒放回原处,走。
路过武警身边时,说声谢谢。
真该感谢这些武警战士们。他们在这祖国的边陲,在这荒僻的大山里、戈壁滩上,奉献着自已的青春,得到的仅是强烈的阳光下,在脸庞上烧灼的两块“高原红”。
诚挚地感谢这些军人。
过巴尔兵站,上了去扎达的省道,接着就爬大山,路不好走了。坡陡、弯急,路的一侧永远是悬崖。这路还窄,一辆车跑正合适,两车相会就显得路面很是紧张。若对面来车,俺忙减速向边上靠,待来车过,俺再加速向前跑。路虽不好走,但这地段的景色很不错,山呈五彩,山后现雪山。只是因路险,俺又想不起来拍PP了,故现无照片贴出。不过,这样也好,想看风景就上路,自己跑到那儿自己看。
连翻两座山,接着在大山之间的台地上跑。


跑完台地,又是下山的路。
又爬上一座山的垭口,看路边有经幡阵。俺跑出去一段路,想这地界儿可能有“内容”,俺停车,向四周看,看到了远处的土林。
扎达土林!


只见浓云笼罩之下,远峰近山之间,呈大片黄色的土林。阳光透过云层,在土林中留下片片巨大的光斑。


围绕着土林的四周,是高接云际的座座雪山。放眼望去,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壮观景象。
关于扎达土林,俺摘一段“百度百科”贴出。

扎达土林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

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近前观瞧,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道不尽天工巧夺。那举世所无的奇观,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像古朴威严的欧式城堡,也有的或如万马奔腾、昂首啸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诚静坐,天工万象,无可尽数。

扎达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奇观。扎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地质学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终于雕琢成今日的模样。扎达土林从北西到南东,海拔大体在4500米上下,绵延175公里,宽达45公里,是一片貌似北方的黄土高原。在245-6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海拔还相对低矮,在这两大山系之间,是一个面积广达70000平方公里的外流淡水湖盆,来自两大山区的河流,携带了大量砾卵石、细粉沙和粘土堆积于湖中。

随着高原不断上升,湖盆相对下陷,在数百万年间,湖盆中积累了厚达1900米的堆积物,主要是夹有砾卵石层的棕黄、褐色或灰黄色的半胶结细粉沙层,不仅外貌酷似黄土,而且由于有钙质胶结,具有类似黄土的直立不倒与大孔隙等性质,为以后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地貌造型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扎达湖盆在数百万年间经历了沧桑巨变,早期是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在海拔大约2500米的海滨,驰骋着以三趾马和小古长颈鹿为主的动物群,湖中生长着似天鹅绒鹦鹉螺和介形虫等淡水生物,后期气候逐渐转凉,过渡到温带森林到草原气候。

从200多万年前起,高原整体作大幅度隆升,在湖盆与其下游的印度河平原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古扎达湖盆的湖水经由古朗钦藏布急速外泄而最终被流干,暴露出来的湖底在干旱、寒冷的气候环境中,地表植被稀疏,受到河流和季节性水流的冲蚀,形成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原本平坦的高原湖盆面被深深刻切。在沟谷之间的悬崖上,雨水和细流沿垂直的裂隙或软弱带向下冲刷,较为完整和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板状或柱状土体,突出在崖头或崖壁上,犹如残墙断垣,远远望去,整个土体就像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古堡,因此又称古堡式残丘。有些板状或柱状土体被剥离开崖壁而成孤立的土柱、土塔,如此柱、塔丛生,便成为著名的土林。

扎达土林中有一些形态怪异的土体造型坐落在崖壁和土林上,拟人拟物或拟兽,任凭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中国各类土林分布甚广,而扎达的土林高大挺拔,在高原的雪山和蓝天衬托下别具特色。昔日沉积在湖底的岩层,以不同的色调、层理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包容在岩层内部的古动植物化石,为人们解读高原古地理、古环境的变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这里是科学家们研究高原隆起的大自然实验室。扎达土林已经具备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

俺下山,奔土林。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07:32    IP属地:未知

这路,现在是下一段盘山道,然后在台地上跑,跑完之后再下盘山道。

在台地上时,看到前面下雨了。



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距土林越近,看土林愈真切、愈壮观。


在俺站地的这山坡上,藏民们面向土林,垒起了一座座玛尼堆。玛尼堆上,藏民们还披扎上哈达,用以向这奇观的自然表达敬畏之情。


在这周遭寂无人迹之地,面对这场景,愈加显得奇幻、神秘。


再在盘山道上下。看巨云在土林上横空。




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就在这附近,停着一辆越野车,车的周围,闲站着一群青年男女。他们见俺普桑停,均用奇怪、吃惊的眼神看俺的车,还有从车上下来的俺。象似探询俺是从哪跑来的,这车也老,这人也老。
其中一位小伙子,他看俺的车牌与俺叙老乡。他是山东临沂人,大学毕业后,在西藏电视台找到了工作。他说他们这些电视台的记者,刚从扎达采访完返回,走到这儿看土林。再聊,他拿出录音棒,索性采访起了俺。他毕竟年轻,采访俺时尽问些
“你怎么想起的来西藏?”
“你看到这些景色是什么样的心情?”
“你这一路上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这些平淡无奇的俗问题。
俺敷衍了几句,给他留下俺在网上发的帖子的题目“普桑老爷车藏地行”,说让他回去后“百度”了看,说他提出的问题,这上面都写到了。他答应,与同伴们上车先走了。
看,土林中下雨了。


看网上的介绍,说这土林中异常诡谲、说是下得不大的雨,也时常能在土林中形成洪水、泥石流。现在看下雨,俺犹疑于俺单车是否再向土林中下,想在这等跑在后面的小孙。但看手机没信号,也没法电话小孙,询他现在所处的位置。这等,不知要等到何时,算了,继续下。


奔扎达。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07:3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漫漫溜达 于 13-03-12 12:48 发表
看了两天 终于追上
老哥辛苦!
跑得不慢,好好歇歇。你辛苦!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18:0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ali78 于 13-03-13 15:41 发表
老YP一个,还看不起上海人,最看不起就是你这种YP。
帮助注解一下,从网上搜得:
上海话“yp”是什么意思
上海在殖民时代是相当发达繁荣的,英美文明和文化对上海人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上海比较洋气,这与内陆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老上海话里把不见市面、见识少的人称之为“洋盘”,意指没有开化、知之甚少,有调侃的意思,并没有单指外地人,现在日常交流中也经常对本地人使用,其拼音的缩写就是“YP”。

哈!哈!看样,俺成了“不见市面、见识少 ,没有开化、知之甚少 ”的人了


[ 本帖最后由 飘了二十年 于 2013-3-13 20:57 编辑 ]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18:1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zhangjunqiu 于 13-03-13 14:49 发表
到西藏的人生感悟太严肃了吧?呵呵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18:25    IP属地:未知

将进扎达县城,现三岔路口,一条路是去县城,另一条路是北上狮泉河的路。在这不远处,有一个“中石油”设的,类似于大巴车状的可移动加油点,这是扎达县唯一可加油的去处。俺加完油,用GPS搜,看这扎达县不大,宾馆倒不少。
俺进县城,找住处。
这扎达县城,就深藏在土林之中。站在不长的街道上,向两头望,就能看到城外的土林。




先看广告牌上的电话,电话了一个电信宾馆,俺按照老板的指点,很快就找到了地方。看站在门口的“电信”老板身上的衣着,与宾馆房间破败的窗一样,一点都不“电信”。想身为全国闻名的大型央企“中国电信”,在这地儿开着这么寒碜的“电信宾馆”,还不能洗澡,俺看,叫“电信旅馆”还差不多。
走人,继续找住处。
县城小有县城小的好处,那就是找住处的效率高。在藏地找住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能洗澡。本着这个原则,俺不一会儿找到了这住处,好象是内地援建的“河北宾馆”。


到总台问,标间要300元一天。人在路上,成日地奔波,还要洗澡休息好,没办法,不能心疼钞票了,住下。
刚洗完澡,小孙的短信来了,大意是说他们两部车,共有五个人正在后面跑。说若俺先到扎达,可替他们先订好住处,共要四间房,要条件好一些的。俺忙去总台,订了四间房。
俺想这300元钱一天的房间价不低,是不是应该征求小孙他俩,还有即将谋面的那三位长沙驴友的意见?俺电话小孙,打不通。在藏地分开走时,不是你的手机没信号,就是俺的手机进入了盲区。所以,互相联系的方式最好是发短信,只要手机有信号,短信自然就蹦出来了。
俺短信小孙征求他们的意见。一会,小孙的短信回过来了,说他现在停车等,等长沙的车跟上来之后,他与长沙驴友商议一下再定。又过了一会,小孙又短信俺,说长沙的驴友决定到县城后,到别的住处去转转看再决定。
这闹得俺两难了。
你说俺现在若退出三间房,只为小孙订。待那三位长沙的驴友与俺一样,在这不大的县城中转完后,再到这,没房间了,怎么办?必竟初相识,后面的路上要结伴跑,若俺与小孙安顿妥当了,人家三人住处没着落,大家见面都不好看。
俺在总台前守。
对总台的女孩子说:“俺订的四个标间,你若给俺卖了,你要负责任!”
总台的女孩子答道:“我保证给你留着。但要是客人不来住,你要出这四个标间的钱。”
俺答应。
虽答应,俺心里还是没有底。小孙他俩的那一间没问题,若长沙的驴友不来住,俺怎么向这总台的女孩子交待。
这时,又来了一帮子自驾者。他们订下了余下的最后一间标间,又订了两间普通间,商议着大家逐个利用标间里的卫生间洗澡。
看这阵势,俺更不敢离地方,就站在总台前守着订下的四个标间。
俺边守着,边心里打鼓,后悔自己多事。小孙的短信说得很明白,让俺给他们订“条件好一些的”住处。帮助他们定下来就是了,俺完全没有必要,再发短信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简单的事,让俺给搞复杂了。
守了有一个多小时,小孙来了。俺问小孙长沙的驴友呢?小孙说他们正在县城里转。小孙办住宿手续,俺在大厅等,一会儿,三位长沙的驴友也来了。
这三位长沙的驴友,两男一女。两位男性估计都是四十余岁,年长的姓夏,年小的那位是个公务员。他俩一位是第二次进藏,一位是第三次进藏。最后一位女性三十余岁,听说他们开来的长城车,就是这位女性的。一般来说男性的驾车技术要高于女性,这女的出车男的出力,也是不错的组合。他们也是与别的车结伴而来,跑到普兰后,结伴的车到冈仁波齐去转山,他们就与小孙结伴跑到这扎达来了。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18:31    IP属地:未知

俺看小孙与他们都安顿好,就准备出去。小孙一听说俺要去拍摄落日时分的古格王国遗址,是澡不洗水不喝,开着车就上路,跟俺就向古格王朝的遗址跑。
出县城,在盘山道上跑了,跑了十几公里,又路遇门票售票点。问票价,还是200块大洋,没办法,买吧。票拿到手里一看,这是套票,是把扎达的景点全包括进来了。买这票,可以游览扎达县城的托林寺、国家地质公园(扎达土林)、热布加林寺、皮央东嘎遗址、玛朗寺、达巴寺、古格王国遗址、香孜古堡、曲龙银城,共计九个景点。俺这次时间紧,仅游览了其中最著名的古格王国遗址。建议以后去扎达的驴友们,在扎达多安排点时间,一一游览,把这200块大洋的效益充分地体现出来。
买完票,继续跑,还是爬盘山道。爬到顶上,是个台地,看到了古格王国都城的遗址。



上面这张照片,是俺在第二天日出时拍的。
关于这古格王囯的遗址,俺也摘一段“百度百科”贴上。

古格王朝遗址西距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

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建筑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

古格的住宿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住,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王宫总是高高在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望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一个兴起于十世纪,演出了七百年灿烂历史政剧,经历过十六位世袭国王,拥有过十万人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千古之谜。

在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庙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分别为渡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这些寺庙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这种雕饰大概与从冈底斯山脉分流的四条神水: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的传说有一定关系吧。

最早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的是英国麦克活斯·扬。1912年,他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这里进行考察。此后便有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和艺术家们源源不断地来探奇访幽。但真正的科学考察是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开始的。以他们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l处:发现武器库l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

古格王国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现在的遗址从山脚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窟,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 都有大量文物遗存。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人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数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峡底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卜路弘法”。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如今,浩大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奇的“古格银眼”、无头干尸洞和无数的古物珍宝吸引着考古学家的探索。但古格文明何以突然消逝,仍是一个谜。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13 18:34    IP属地:未知

当时,天上飘落的小雨刚停,夕阳西斜,阳光被西面的土林挡住了。看夕阳照射不到古格遗址那高耸的绝壁上,没意思,向回返,打算第二天早晨再来,来拍古格遗址的日出。
无论是日落还是日出,反正只要是阳光斜、泛红,就能拍出立体感、层次和色彩丰富的照片。
下了一段盘山道,俺总感觉心里有心思:大老远的俺都来了,干吗就不能在那儿呆一会?兴许在这落日时分,不定能演绎出什么有意思的奇景。俺用对讲机呼跑在后面的小孙,说俺想回去再看看,小孙同意。俺两车调头,又爬上了台地。
上了台地一看,夕阳从云层下回光返照,照射在东面的土林上,黑云低覆,土林深黄,在荒寂到绝美的境界中烘托着时光的沧桑。



这时,小孙大叫一声:“彩虹!”
俺向东南方向不远处一看,彩虹隐约地开始出来了。


俺忙抄起单反拍,拍了上面这一张后,俺发现快门按不下去,这单反机“死机”了。
俺当时那个急!
你说说这一路,说老普吧,老普它欺负俺,就是认准俺不会修车,总是给俺出洋相。现在,在这关键的时刻,这单反它也不学好,看俺对数码的玩意儿手不熟,也学起了老普欺起了生。
对了,读者谁能告诉俺,是不是所有的数码产品都喜欢“死机”?
看单反不听使唤,俺又忙从车里拿出卡片机,拍。


彩光立地,在低展若沉褥般的暗云之下漫上天空,在这天之低、地之高的荒凉地界,幻化着神话般的场景,向俺展示着大自然她深藏在天地之间的灵魂,演奏着无声的,但却优美的神曲。
怎么一个“美”字了得!

[ 本帖最后由 飘了二十年 于 2013-3-13 20:50 编辑 ]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