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河南论坛 >  历史上的今天 (连载) 边听边看

发表于 2008-06-21 17:47    IP属地:未知

加州旅馆

[ 本帖最后由 雨城 于 08-06-21 17:52 编辑 ]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7:54    IP属地:未知

1958年6月21日
柳亚子逝世
   柳亚子,原名慰高,又名***、弃疾,字安如,一字亚卢。1887年生。江苏吴江人。清末秀才,近代诗人。
    1903年在家乡参加中国教育会,后到上海爱国学社读书。1906年加入同盟会,同时加入光复会。1909年创办南社,被选任书记员。1924年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上海通志馆馆长、中国国民***监察委员。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8年6月21日病逝于北京。辑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柳亚子诗词选》等。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7:55    IP属地:未知

1970年6月21日
苏加诺逝世
     艾哈迈德-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印尼共和国的首任总统。
      苏加诺1901年6月6日出生于东爪哇的泗水(即苏腊巴亚)一个土著贵族家庭。取名为库斯诺-索斯罗-苏加诺。
     苏加诺1921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刚刚成立两年的万隆工学院学习。他作为爪哇青年会万隆支部的主席,经常发表演说,鼓吹民族主义,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积极从事政治活动。
     1928年5月27-30日,印尼民族主义协会在泗水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苏加诺的报告,在“纲领宗旨”中提出它的斗争目标是:改变印度尼西亚社会生活的结构;取消政治上的依赖性;结束荷兰政权;采取“不合作”道路使印度尼西亚摆脱荷兰。大会决定改名为“印度尼西亚国民党”(又称“民族党”),苏加诺当选为主席。
      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发展,使荷兰当局感到日益不安。1929年12月10日,苏加诺在日惹被捕后被关在万隆的监狱里。1930年8月法庭开始审讯以后,苏加诺在月初的答辩中,进行了长达两天的慷慨激昂的发言。他揭露了荷兰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宣传了印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这篇著名演说,以后以《印度尼西亚的控诉》为题发表。12月22日,他被判处四年徒刑。1931年经过上诉后,于12月31日出狱。苏加诺回到泗水,一路上受到群众的热情致意。
      1933年8月1日,当苏加诺在雅加达参加一次执委会会议后,再次被逮捕,监禁在苏加米斯金。开始了为期九年的流放生活。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3月占领印度尼西亚,并成立了军政府。苏加诺在荷兰军队押解撤离的途中逃跑,躲在西苏门答腊的港口巴东。日本占领军找到了苏加诺,在日本当局同意最后给予印度尼西亚独立后,苏加诺答应为军管当局工作。
      随着日本败降之日临近,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8月17日上午,苏加诺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印尼共和国成立,下午向全国广播了这一消息。印度尼西亚独立宣言也散发到了全国各地。各地革命群众从日军手中夺取武器,奋起夺权,占领了各主要城市。8月18日,印尼独立筹备委员会批准了共和国宪法,选举了苏加诺和哈达担任总统和副总统。
       大战结束以后,荷兰帝国主义重回印度尼西亚,妄图重建殖民统治。荷兰先于1946年11月15日迫使共和国政府签订“林牙椰蒂协定”,决定组成以荷兰女王为元首的“荷兰--印度尼西亚联盟”。继而于1947年7月21日发动第一次殖民战争,1948年1月12日迫使共和国政府签订“伦维尔协定”,规定就地停火,重申印尼共和国必须参加印尼联邦,由荷兰在印尼行使主权。1月29日,苏加诺任命副总统哈达组织“总统制内阁”。9月,哈达政府制造“茉莉芬事件”,***、迫害***人。
       1948年12月19日,荷兰对印尼共和国发动了第二次殖民战争。当天包围并占领了日惹,苏加诺再次被捕。他拒绝了荷兰要他命令共和国停止抵抗的要求,被关押在多巴湖上的普拉帕特。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要求双方停火、荷兰释放苏加诺等人、在日惹地区恢复印尼共和国政府、荷兰“临时政府”向印尼“移交主权”的提案。1949年4月14日,荷兰被迫重开谈判,于5月7日达成妥协,签订停火协定。6月30日,荷军从日惹撤走。7月6日,联合国的一架飞机把苏加诺等人从邦加接到日惹。8月23日,在荷兰的海牙举行圆桌会议,11月2日签订“海牙圆桌会议协定”,荷兰承认了印度尼西亚独立,但荷兰仍然在政治、经济及军事方面掌握实权。
      1950年8月15日,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再度成立,苏加诺仍担任总统。在印尼人民的坚决斗争下,1954年8月10日和荷兰谈判达成取消“荷兰--印度尼西亚联盟”的协议,1956年4月21日废除了“海牙圆桌会议协定”。
      他主张“民族主义、宗教、主义思潮合作”(即“纳沙贡”,是印尼文“民族主义者”、“宗教信仰者”和“主义者”三个词前面几个字母的组合。1963年5月,国会一致选举苏加诺为终身总统。
       1965年8月初,苏加诺卧病不起。10月初,“将领委员会”发动政变,掌握了政权。印尼局势动荡不安,大批***人被杀。苏加诺处于有名无实地位。1966年3月11日,他被迫签署一项训令,“委托”苏哈托掌握一切权力。1967年2月20日,他交出了总统权力。3月7日,临时人民协商会议特别会议宣布撤销苏加诺总统职务,任命苏哈托为代总统;一年后,于1968年3月27日正式任命苏哈托为总统,苏加诺被软禁在雅加达市郊,几个妻子相继离婚。1970年6月16日,他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住进雅加达军人医院。6月21日,苏加诺病故,终年69岁。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7:56    IP属地:未知

1971年6月21日
日本数千学生要求归还冲绳
1971年6月21日,在东京学生抗议一项美日关于归还冲绳岛的协议时,发生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日军曾在这些岛屿上激烈搏杀过,在敌对结束后,该岛由美国管理。6月17日,美日分别在华盛顿和东京签订了1972年5月15日生效的“归还”冲绳岛协议。依修改后的协议条款,美国保留其在冲绳岛上军事基地的权利。这使日本人觉得受骗了,结果有数千左翼学生在东京发动了抗议**,要求无条件地把岛屿归还日本。他们在与警察间爆发了严重冲突,有89人被捕。
学生用竹旗杆冲击警戒线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9.62 KB)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7:57    IP属地:未知

1982年6月21日
查尔斯和戴安娜的第一个孩子降生
1982年6月21日,41响礼炮响彻了整个伦敦。威尔士王妃戴安娜在帕丁顿的圣-马丽医院生下一男婴,这就是威廉王子。查尔斯王子看上去很高兴,戴安娜则想尽快,最好是在24小时之内,出院回家。
   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小时就去看望他。这个男婴是女王的第3个(外)孙儿,另外两个是她女儿安妮公主的孩子。戴安娜的父亲,斯宾赛公爵,称这个孩子“是他所见到过的最漂亮的一个”。记者们难以看清孩子,因为他被包在襁褓中。这位刚出生的小王子常睡觉,对其英国王位当然继承人的地位佯作漠不关心。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2.15 KB)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7:58    IP属地:未知

1982年6月21日
行刺里根的刺客被判无罪释放
  1982年6月21日,枪击里根总统及其他3人时在场的约翰-W-欣克利因精神失常,被判无罪。这位27岁的被告,可能被转到华盛顿,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当陪审团宣布这一裁决时,在场的听众颇为震惊。陪审团在经过24小时的仔细考虑后,提出这一裁决。当时,欣克利发出一声轻叹,他的母亲流着泪拥抱自己的丈夫。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7:59    IP属地:未知

1985年6月21日
死亡天使门格尔被证明已死
1985年6月21日。西德、美国和巴西的调查人员“有99%的把握”肯定他们已发现了约瑟夫-门格尔的尸体。
   自从6月6日在巴西圣保罗郊外的一座坟墓中掘出一具尸体以来,已进行了无数次法医检验,甚至连遇到多次骗局,专门追捕纳粹逃犯的以色列警察梅纳赫姆-拉塞克似乎也感到满意。
    由于在奥斯维辛参与杀害400万人,其中大多是犹太人,约瑟夫-门格尔医生被称为奥斯维辛的“死亡天使”。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对象经常是儿童,其结果不是残废就是死亡。一位本身也是医生的巴西科学家称他为“致人死地的医生”。
    曾有谣传说门格尔战后逃到巴拉圭。西德当局发现了认定他在巴西的信件并找到了住在圣保罗附近的一对奥地利夫妇,他们供认庇护此人。这对夫妇说他6年前,即他67岁时在一次游泳事故中死亡。
    拉塞克说:“我站在门格尔的墓旁,比他站在我的墓旁对我说来要好多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8.55 KB)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8:00    IP属地:未知

1990年6月21日
非国大首次在南非境内举行会议
总部设在卢萨卡的甫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执行委员会1990年6月20日召开30年来首次在南非境内举行的会议。
    除在国外治病的非国大主席奥利弗-坦博和正在国外访问的非国大副主席纳尔逊-曼德拉等4名委员外,其他31名非国大执委会委员均出席了为期3天的会议。
   执委会委员帕瓦德对该报说,研究在制裁甫非方面采取某些灵活作法已列入议程。
   该报援引帕瓦德的话说,非国大可能同意国际上取消对南非的体育、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制裁,以对南非总统德克勒克的改革作出反应。
    德克勒克2月2日宣布取消对非国大筹组织的禁令后,为非国大能在南非境内举行执委会会议铺平了道路。6月19日,南非3院制议会通过了取消公共场所种族隔离法的法案。
   南非政府和非国大释放政治犯工作委员会已达成一份协议,南非政府可能以释放政治犯来换取非国大放弃武装斗争。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8:01    IP属地:未知

1990年6月21日
伊朗发生大地震
据伊朗电视台报道,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西北部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强烈地震,已经造成1万人死亡。
    电视台播放了受灾最严重的赞詹省和吉兰省的大部分地区房倒屋塌的灾情。
    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测得这次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7.3级。
    地震发生后,伊朗政府领导人立即动员全国人民进行救灾,组成了救灾指挥部。军队和民用航空部门已调动各种飞机抢运伤员,救援人员正在加紧寻找可能生存的伤员和清理受灾现场,大批技术人电已奔赴灾区,投入抢修供电和供水设施。
    地震发生后,由于余震和滑坡等后续灾害,使死伤人数继续增加。据伊朗《德黑兰时报》24日报道,死亡人数至少已达5万,受伤人数近20万,另外还导致50万人无家可归。
     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是吉兰和赞詹两省。在伊朗政府宣布的重灾区之一的吉兰省鲁德巴尔镇,几乎所有的建筑物倒塌,大部分居民遇难。
    伊朗第一副外长比沙拉提说,迄今已有86个国家表示愿向地震灾区提供援助。
[ 本帖最后由 雨城 于 08-06-21 18:01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0.9 KB)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0.81 KB)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21 18:02    IP属地:未知

1991年6月21日
德国决定迁都柏林
  1991年6月21日,德国众议院以338票对320票,达成历史性的决定:将首都由波恩迁至柏林。
    决定要迁都后,一些德国搬家公司都以为他们将发大财了,事实上,他们的算盘却打错了。首都是要迁移,但是大部分的行政单位及人员却仍留在波恩,2万名的行政人员中只有7000名前往柏林,3年中的搬家,24辆卡车就够了,搬家公司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其实,真正一定得搬去柏林的行政单位算都算得出来,包括国会、总统府、总理府、外交部、内政部、财政部、法务部、经济部、交通部、建设部及家庭与妇女部,而留在波恩的行政单位仍有二三十个,包括教育部、邮电部、环保部、健康部、经济合作部及国防部等,都不需搬家,难怪有人说,德国不是迁都,而是首都一分为二。
   很多德国人同意,德国的未来在柏林,但大多数人却打从心底不愿迁都。根据民意调查,从统一那年开始,年年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德国人不赞成迁都,最主要的顾忌便是搬家费用,虽然德国政府预算中的搬家费是200亿马克,但大家知道,到时600亿马克恐怕还不够。而且这还不包括迁都的周边建设费,如在柏林建设地下通道、地下铁、改善行政单位之间的交通问题等。至少还得再花上400亿马克。
   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还不只是搬家费,而是提供行政人员的搬家补助费。举例来说,一个必须迁往柏林的行政人员,他可以获得(一)折合5000美元寻觅新家的中介费;(二)3年中波恩至柏林的飞机票费用共2万美元;(三)搬家安抚费1.2万美元;(四)搬家费6000美元;(五)搬家的个人交通费1000美元;(六)原波恩住家租金损失费4万美元;(七)柏林新家的过渡住宿费5000美元;(八)子女照顾费2000美元;(九)厨房补助费3000美兀。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