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标致307论坛 >  看看307国道旁的千年车辙,震惊或感慨!

发表于 2008-05-16 14:15    IP属地:未知

喜欢看古迹,另一种意境,不错!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6 15:55    IP属地:未知

看后浮想连翩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6 16:15    IP属地:未知

贴一点资料,供感兴趣的朋友参阅。
·秦皇古驿道之谜
--------------------------------------------------------------------------------
*****  2006年10月21日 04时31分 来源:天津日报  

   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并不清楚位于井陉县城微水以东5公里白王庄村附近的这条古驿道究竟始建于何时到底是谁开辟了这段古驿道?成为不解之谜。
  位于古驿道之上的东天门是一座关城式建筑群,占地约1000平方米,关城有“东阁”、“西阁”两座城门。东阁为主体,建在两座山峰的连接处,开凿岭石为基,在基石上券洞,于洞顶建阁,现存东阁楼翻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是有确切记载的,可是,券洞及阁楼究竟始建于何年代,无从稽考,可以推断的是:券洞及阁楼的始建不会早于古道的开辟。
  近年来,经过专家的研究考证:据先秦文献记载,早在夏商时期这里的人们便利用山谷间的便道供人畜通行,西周时期已有了东西通道,春秋时期晋齐之战,晋国曾假道井陉攻打齐国,晋国攻打鲜虞(今正定)也曾假道井陉,春秋时期已出现战车,说明那时的井陉古道已可通行车辆。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灭中山后,正式开通了横越太行的井陉大道,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原六国大道的基础上筑成了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驰道、直道。专家认为:古驿道的始建不会晚于战国中期,应为赵武灵王所辟,后经秦始皇扩建。
  2000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理事、世界遗产协调员亨利·克利尔考察了古道之后认定:这条古道从秦始皇时期算起,至少比罗马古道早建成100年。
  为何今朝坡不见?
  据古文献记载,东天门的山门为白皮关,此处路险坡陡,行车艰难,常有重车因人马疲劳而上不了坡,于是,这里曾有一群特殊职业者——以推坡挣脚钱为生的推车夫,当地人俗称“推坡汉”。而且,在古道之上,每隔25至30米便有一道石槛,凸出路面25至30厘米,它的作用是为车辆“打眼儿”提供方便,一是可为下坡车减速,防止顺坡下滑;二是可供上坡车暂且歇息;三是逢雨雪天气可防牲畜、车辆滑坡。由此可见当时之坡陡难行。
  可是,今天我们站在白皮关前,看到的却是一条近似平坦的古道,昔日的陡坡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是古籍记载有误,还是有什么神力使然?
  经过实地考察,专家揭开了谜底:原来,东天门段的秦皇古驿道是在山坡上开凿而成的,别的路段是铺方石而成,日久天长辗轧出很深的车辙不便通行,可以将方石翻转(或更换)路即平,但整体的石头坡道是没有办法翻转的,唯一可行的就是用人工将青石路面凿下一层,使车辙消失,路面平整。随后,再辗再凿,如此反复,两千多年间竟将一处陡坡给“凿”平了!它凝结了世世代代多少劳动者的血汗?!这样的结论源自充足的物证:一是东阁券洞两侧均有石槛,那是早期路面的高度;二是券洞顶部的石头很光滑,证明这是早期顶棚较高的车辆或载物较高的车辆过往时与洞顶相磨所致;三是两侧的山石均有开凿的痕迹,而且,每层凿痕不一、纹路迥异,为不同时期所为;四是经化验,每层凿痕的风化程度不同,愈往上者风化愈重,证明其开凿年代愈久。
  并非古籍记载有误,也没有神力使然,而是千年沧桑和千百万劳动者辛勤的汗水书写了秦皇古驿道的传奇。
  是谁“呵护”了古驿道?
  每一个来到秦皇古驿道的人,当他面对古代地图与当代地图之比较的时候,都会为古道的得以保存而深感庆幸!呀,太悬啦!如果当初……不仅谢天谢地,还应该谢人,可是,谢谁呢?不知道。
  贯穿于井陉境内的307国道,基本上是沿着原秦皇古驿道走向的,也就是说,307国道基本上是在古道的基础上建设的。让我们倍感万幸的是:307国道在白王庄村附近拐了个弯,“躲”开了秦皇古驿道东天门段!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躲闪”,秦皇古驿道早就不复存在了!即使我们振臂高喊:秦皇古驿道至少比罗马古道早建成100年!人家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的专家会问:物证呢?你们的遗址在哪里?
  没有遗址作证,我们喊破嗓子也是白搭。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这也正是我们深感庆幸和心怀感恩的原因。
  当初修建307国道的时候,是哪一位工程师或哪几位领导者做出了“呵护”秦皇古驿道的决策?他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巍峨险峻的东天门和深深凹陷的车辙感动了他们?还是他们被东天门的险峻和古道沧桑所感动?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这决策的结果,不仅让井陉人民,也让全国人民对他们深怀感恩之情!
  井陉人曾数度寻找也未能觅得恩人的踪迹。恩人啊,你们现在何方?如果你们能讲述当年的故事,那无疑又为秦皇古驿道传奇续写了新的篇章!
人生在世快樂就好,錢不要太多夠花就好!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6 20:42    IP属地:未知

强帖留名~~~~~~~~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7 00:19    IP属地:未知

好文章啊  呵呵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7 00:22    IP属地:未知

有时间去看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观。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7 00:31    IP属地:未知

感叹啊....................
经国临死言:开放,民选,大佬反对:“这样会把江山丢掉的!”,经国答:“世界上没有铁打的江山。丢了民心,江山迟早会丢掉;得了民心,丢掉的江山还会回来的。”当时马英九是经国的英文秘书,他感觉自己正在见证历史。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7 09:04    IP属地:未知

顶一贴,领一米,还顺便受到了一次历史文化的熏陶,呵呵。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7 09:16    IP属地:未知

看看,开开眼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5-17 09:17    IP属地:未知

嗯,确实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