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图片社 >  ☆★☆★北京故宫馆藏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赏析(94P)☆★☆★

发表于 2006-12-23 20:11    IP属地:未知

龙门氏天府御香墨,长11.8cm,宽4cm,厚1.4cm
墨牛舌形,两条雕龙蟠绕墨体。墨额饰朵云,云纹下阴文隶书“天府”、“御香”;墨之一面左下方阴文楷书“龙门氏”。饰纹、题识皆施金、蓝、朱彩,华贵富丽。
经考证,龙门氏系清代第一任徽州知府。传世墨中署有顺治年款或可间接确定为顺治时墨者寥寥无几,此墨因而愈显珍贵。
天府御香墨为明代旧有墨式,明《方氏墨谱》收录。此墨造型浑厚,龙纹形态及雕刻中浑圆的刀法无不展现明墨的风韵,说明清代开国之初制墨尚处于沿袭前代的状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1.73 KB)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2    IP属地:未知

兰台精英墨,长7.1cm,宽1.7cm,厚0.7cm
墨长方形。正面阴文填金楷书“兰薹精英”四字。背面阴文填金楷书“康熙乙亥”四字款,下阴文填蓝“织造臣曹寅监制”七字款。
此墨质地坚实细腻,蓝彩内蕴,体现了清初墨品的质感及当时崇尚简洁而不事繁华的审美取向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9.86 KB)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3    IP属地:未知

曹素功紫玉光墨,长8.7cm,宽2.2cm,厚0.9cm
墨两笏一式,均作长方形。一笏一面线刻填金“五岳真形图”,上方阴文填金行书“紫玉光”三字;背面填蓝双螭龙,上方嵌米珠,二龙戏珠,拥托中央阴文填金篆书“艺粟斋”三字;右侧面阳文楷书“康熙乙丑孟冬月曹素功顶烟”。另一笏一面阴文填金行书“紫玉光”三字;背面填金双螭龙,上方嵌米珠,二龙戏珠,拥托中央阴文填蓝篆书“艺粟斋”三字;右侧面阳文楷书“新安曹素功选顶烟”。
此墨墨质青黑、莹润,制作精细,是曹素功墨品中的第一墨。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6.01 KB)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3    IP属地:未知

叶公侣乐志图墨,清雍正,长7cm,宽1.8cm,厚0.7cm
墨长方形,墨面填金楷书“乐志图”三字,下题阳文楷书“歙叶公侣监制”款,墨背雕饰螭纹,墨侧题阳文楷书 “雍正乙巳年夏月”。
此墨制于雍正三年(乙巳,1725年),时值雍正皇帝继位未久,正着手肃清政敌。“乐志”典出庄子《南华经》,其中赞伯夷、叔齐“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于世。”制墨者以“乐志图”为铭或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文人韬晦自守的心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7.16 KB)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5    IP属地:未知

汪心农菊香膏墨,高9cm,宽1.5cm,厚0.8cm
  墨长方形,顶端弧圆。一面阴文填蓝楷书“菊香膏”三字,上方嵌米珠一粒;另一面阴文填蓝楷书“乾隆辛亥心农制”七字款。
  此墨是汪心农套墨之一,共8锭,同装一黑漆长方匣内。
  菊香膏墨的制作,据《窳叟墨录》中记载:“汪心农榖,得明季阿胶一大匣,嗅之有菊花香,遂自制墨。”用上述菊花香的阿胶所制成之墨,就是菊香膏墨。到嘉庆中期,菊香膏胶料已尽,菊香膏墨也就无人制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2.54 KB)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5    IP属地:未知

龙戏珠御墨,长8.3cm,宽2cm,厚1cm
墨长方形。两锭合装于双开锦盒中,各附明黄色绣龙绫套。墨面雕龙戏珠图,衬以云水山石纹,纹饰描金,并点染朱色。墨背阴文填金篆书“御墨”二字。从墨之龙纹特征可判定此墨的制作时间应为清乾隆年间。
此墨纹饰高凸呈浮雕状,其以深刀阴雕墨模以及云纹的如意造型皆仿明代作品。此墨既有仿古特色又具清代风格,为乾隆御墨中之珍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3.42 KB)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6    IP属地:未知

御笔题画诗墨,一套9笏,按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为:
沈周画茄菜诗墨,直径10.4cm,厚1.5cm;
吴历画山水诗墨,长15.8cm,宽8.4cm,厚1.4cm;
王蒙画林壑云泉诗墨,直径12cm,厚1.5cm;
王蒙画竹趣图画诗墨,长14.1cm,宽7.1cm,厚1.5cm;
黄荃画花鸟诗墨,长11.8cm,宽11.8cm,厚1.5cm;
文徵明画松石画诗墨,长14.6cm,宽7.6cm,厚1.4cm;
王宠画山水诗墨,长16.5cm,宽7.9cm,厚1.4cm;
王绂画山水画诗墨,长11.6cm,厚1.5cm;
方壶画叶菜图画诗墨,直径9.9cm,厚1.5cm。
每笏正面为名画,背面是御题诗。墨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有花瓣形、长方形、圆形、正八边形等。其中年代最早的画是五代后蜀黄荃(903-965年)的《杏花文禽图》,又元末明初王蒙的两幅画《林壑云泉图》和《竹趣图》,其余的为元代方壶,明代王绂、沈周、文徵明、王宠,清代吴历的作品。乾隆帝的题诗或以诗论画,或借题发挥。题诗有五言、七言,有律诗、绝句。诗后分别钤以“乾隆”、“畿暇怡情”、“畿暇临池”、“得佳趣”、“乾隆宸翰”等印,均为乾隆帝之闲章。
乾隆皇帝对绘画兴趣浓厚,亦有一定的造诣。他收藏了大量中国历代名画,对其中的精品还赋诗以誌。这套墨的制作,是从弘历题诗的名画中精选出8位画家的9幅佳作,由雕墨家依照数尺长的画卷,微缩雕刻在几寸长的墨模上再制成墨,以纯熟的技艺表现出原画的意境。
此套墨质地优良,墨模雕刻精细,是套墨中的稀世珍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9.67 KB)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6    IP属地:未知

巴慰祖石鼓墨,清乾隆,直径4cm,高3cm。清宫旧藏
墨仿唐朝初年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出土的石鼓形制成,故名。墨共10锭,通体漆衣装饰,按天干编序号排列,鼓两面分别摹刻大篆鼓文和楷书释文,癸字号墨锭铭文末楷书署“乾隆甲辰三月歙巴慰祖缩临”。墨十锭共装盛于黑漆匣内,匣盖填金题“石鼓墨”。
石鼓墨始现于清代,显然是受金石考据学盛行的学风影响而作,清乾隆朝便有数套石鼓御墨流传。巴慰祖署名于此墨,既不冠以“臣”字,也不谦加“恭”字,说明此套石鼓墨是其为自娱而制。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8.2 KB)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7    IP属地:未知

乾隆款海水龙纹砚式墨,清乾隆,长13.5cm,宽6.8cm,厚1.8cm
墨制成砚式。上方雕双龙戏水图,龙纹贴金。墨边框饰阳起夔龙。墨背刻阳文隶书御题七言诗句:
固因磨墨有陶泓,砚也何来即墨卿。
新样非关夸巧手,别裁可识寓思情。
必偕出处犹为远,相忘主宾莫与争。
声应气求求应在,研来合相只天成。
后题“刘源者,康熙初年间人也。内府藏所制博古墨,有以砚为式者,因题句。”并署“乾隆庚寅仲春月上浣御题”,钤“比得”、“朗润”闲章,左、右边框上分别刻填金楷书“遂初堂藏墨”、“大清乾隆年制”。
此锭遂初堂藏墨为仿刘源砚式御墨制成,为乾隆朝成套御墨中的一锭。庚寅年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时皇帝弘历年高60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8.99 KB)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3 20:18    IP属地:未知

汪节庵书函式墨,清乾隆,长7.85cm,宽3.7cm,厚1.7cm
墨书函式,其形作函套开启露出书册状,书签上题楷体“乾隆三十年汪节庵造”阳文款。墨上函套部位饰缠枝莲花纹。文字与图案原描金,现金色已褪。
清乾隆三十年应为1765年。此墨之墨模雕刻虽不能反映汪氏制墨的最高水平,但其制作纪年款识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可证汪氏制墨生涯至迟在乾隆中叶已开始了。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6.71 KB)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