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恋爱物语 >  罗丹百年祭

发表于 2017-06-14 21:18    IP属地:未知


法国画家Jacques-Emile Blanche于1904年创作的《罗丹像》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4 21:20    IP属地:未知

【策展人自述】


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约(左)与法国文化遗产荣誉总监安托瓦尼特·勒诺尔芒-罗曼(右)


在展览揭幕之际,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约女士和法国文化遗产荣誉总监安托瓦尼特·勒诺尔芒-罗曼女士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在法国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官方网站向观众透露了关于策展思路与布展设计的细节。
这次的展览不仅仅是对罗丹作品的回顾,还要通过其他艺术家的眼光来展示这位伟大雕塑家的艺术生涯。
像米开朗琪罗或罗丹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创作的年代。罗丹的每一代“观众”都会在他的作品中为他们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寻求答案。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注视的目光不断地在“重塑罗丹”,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这个罗丹百年祭大展中引入这种“观看者”的视角。
对于1900年前后的青年雕塑家来说,是罗丹“赋予了雕塑艺术新的生命” 。他技艺精湛的形象塑造,来源于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人性内在” 强烈的表现力,这让20世纪初的一代人得以摆脱旧有造型规范的桎梏,从大卫、恩格尔的古典主义与库尔贝、米勒的现实主义中得到解放。从1945年开始涌现的印象主义,无论是贾科梅蒂或杰尔曼·里赫尔的精炼甚而焦虑,还是德·库宁或是巴塞利兹、吕佩尔茨等德国“新野兽派”的抒情诗意,无一不是向罗丹致敬或回归。
关于展览的版块设计与展品选择。
罗丹对于雕塑艺术的再造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这次展览的主线。因此,展览的三大版块实际上都围绕着同样的三个关键词:罗丹、(以藏家为代表的观众的)目光、(他对后来的艺术家的)影响。
前两部分主要是展示罗丹创作生涯中的两个重大阶段:其一是表现主义的罗丹,着眼于他对人体表达能力的追求,这个阶段的代表作是《地狱之门》,其二是实验派的罗丹,着眼于他对形式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对表现主体的抛弃来寻求对雕塑本质的回归。
在最后一个展厅也就是第三个版块中,我们转而探讨表现主义的精神是如何渗透到20世纪的雕塑艺术中的。这个厅里只有一件罗丹的作品,就是《行走的人》,这件作品是对于雕塑艺术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是 20世纪的起点。
光线和基座造型等因素,对于罗丹作品的呈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据我们了解,罗丹偏爱浅色的隔板和充沛的自然光,并希望观众能绕着作品从各个角度来欣赏。我们在展览中尽可能满足了他的这些意愿。两个有窗的大展厅中所有的窗子都会打开,隔墙染上能衬托作品材质特点的色彩。《加莱义民》被呈现在一个转台上,观众不用移步就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人物造型的细节
整个布展陈列我们邀请了建筑设计师迪迪埃·布兰来设计。他的风格很简约,避免了一切可能有干扰效果的材料,将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作品本身,关注作品的质感、肌理,关注体积感与比例关系的表现技巧。此外,雕塑作品与大皇宫的建筑之间也有着巧妙的呼应,譬如参观者可以在第一展厅的出口看到一个非常壮观的《地狱之门》的石膏复制品,在近距离地仔细端详了那么多小作品之后,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视觉震撼。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4 21:21    IP属地:未知

谢谢观赏
转自“凤凰艺术”,内容有修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5 09:16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6 10:43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16 14:20    IP属地:未知


聚焦膜坛 享受清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