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乡道到了当惹雍错的小蛮腰处就会离开湖岸折向西方,我们可以继续往前沿湖边的车轴印走,不过为了节省时间,还是想沿着乡道走,虽然不是油路,但还是比较平坦一些。
走了一段以后,原来的土路进一步降级收窄,变成了车轴路。途中出现了第一个地标——钢架桥。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记录羌塘越野的片子,里面的大侠感叹说:以前要是谁能开到这座钢架桥,那就牛逼死了......现在路比以前好走,羌塘南部腹地也变成了更多人穿越的旅游地。
一路上不时能看到一些小型的湖泊,有些湖边还竖着经幡,但是看不到有人居住,可能这边的海拔太高。
由于土路扬起的灰太大,我让阿颢走前面,免得跟在我后面吃灰。阿颢也不闲着,难得在这种自由地天地发挥一下他心爱的KTM越野摩托的不羁豪情。
有时候还故意不走正路,专挑旁门左道撒野,达喀尔去不了,先拿羌塘练练手......不过,阿颢这么一奔放,我们后来就在一个岔路口分开了两个方向,不得不暂时分道扬镳。因为这里没有手机信号,阿颢的手台又没有带,我们就此失去了联络。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游记开头处,强调说一定要带手台,哪怕单车出行。
行进到后来,土路变成了各种车轴印,越来越杂乱,如果没有GPS,你不知道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途中遇见一辆陷车的SUV,看样子左前胎已经换过一回了。我很佩服车主的勇气,素车素胎走羌塘腹地无人区,最好能搭个伴,不是说一定不能走,但确实需要特别小心再加一点运气。
这块指路牌是非常重要的地标!我和阿颢就是在这里分开的,他肯定没有看GPS,一直沿着主路往前冲,等了我很长时间,不过因为没有手机信号也联络不上,以至于后来多走了一百多公里冤枉路重新去扎日南木错。其实,如果要沿扎日南木措的湖边走,务必要从这块指路牌旁边的小路下去,往尼隆村的方向走。
这条小路下去,杂草丛生,见着有点荒凉,我不断校验着GPS的轨迹,方向没有错。走了一段之后,前面的路被一条铁栅栏挡住了......我靠,不会走不通吧。下车细看,虚惊一场,原来这里是阿里地区和那曲的边界。我还是第一回见着两个地区的边界用栅栏围起来的。于是按照旁边路牌的指示,通过以后把围栏重新归位。
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遇见第一个村庄。这个砂来村我做攻略的时候见过照片,如果经过这个村庄,说明走的路线是正确的。我看到村子里造了一些新房子,还铺设了太阳能路灯......脱贫致富的工作做得真深入啊,这么偏僻的高原村落都覆盖了,不得不赞叹咱们国家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不少优越性。
经过砂来村以后,很快就看到了远处扎日南木措的身影,不过,沿着车轴印走,搓板路颠得连放光镜都松了。有时候,离开车轴印,走旁边的草地还稍微好些,不过这里碎石太多,又怕扎了胎,单车走高原无人区担心的事还是比较多。
自从下了小道,走了半天,路上没有遇见一辆车,当我正感觉孤身一人勇闯无人区的寂寞豪情的时候,旁边出现了一支车队......haha,总算看到同类了。车队就是热闹啊,几波人估计刚吃了午饭,在那悠然自得地养精神呢,见着我一辆车从远处驶来,笑着冲我挥挥手。我也回敬了一下......你们真爽啊,继续继续,不打扰了。
草原上的车轴印七横八竖,我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择路而行。西藏第三大湖——扎入南木措终于近在咫尺,不过岸边的湿地情况比较复杂,由于担心陷车,没有靠湖边太近。此时天空乌云压顶,蓝色的湖面显得深沉而压抑,露出水面的小岛仿佛一条硕大的鲸鱼。没有太阳的好处就是可以在露天随意走动而不用担心强烈紫外线的烧灼,此时特别想架起炉灶,来个下午茶......不过,跟阿颢失去联络,想尽快接上头的念头打消了我的闲情逸致,催促我赶紧赶路。
岸边肥美的水草和环境自然吸引了不少野外的生灵来此安家落户,或许见我一个人太孤单,两只藏原羚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的身后,当我正想拿起相机跟它们打招呼的时候,又警觉地反身跳走了,只露出两个标志性的白色蜜桃臀继续诱惑着我......
不过,再美丽的动物天堂也会有残酷的物竞天择,走在路上无意中看到一只倒下的藏野驴,身体最丰腴的肉已被撕去,露出白色的骨架......这只野驴应该是被狼袭击而不幸沦为天敌的猎物。
沿着湖边继续前行,看到一座废弃的简易房。墙上还贴了一张写有景区门票价格的布告,当地有关部门曾经打算把湖边拦起来收门票,看价格还不便宜,估计未遂。纳木错变本加厉的经营模式也带动了西藏很多地区竞相效仿,连这么偏僻,交通如此不便的地方都想着围起来收门票......不知道这样的商业化对当地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以前稻城还是驴友圈的专属户外目的地,几年过后成了人潮汹涌的旅游目的地......照这样的商业化速度发展下去,以后要找到不收门票的原生态会不会越来越难了?我心中突然涌现出一种莫名的紧迫感......看看还有哪些未被开发的地方,赶紧去。
进了“景区大门“,继续沿着湖岸行走,此时天空被乌云压得更加灰暗,湛蓝的湖水也失去了平日的光泽。我估计阿颢应该没有走这条路,再往前去也没有多大意思,而此刻我已过了GPS设定北上的折返点,看天色已晚,不想天黑走无人区,于是决定折返北上。
虽然有GPS作为参考,但现场的实际环境还是有点复杂的。有些车轴印走了一段前面没有了,只能再次绕回探寻。经过几次探路之后,终于发现一条明显的车轴路,而且没有跟GPS轨迹发生太大偏离,于是沿着这条车轴开始离开湖岸北上。
翻过几座山峰之后,前面出现了一条黑色的柏油路,总算走上正道了。很快到了磁石乡,从这里到措勤县城的乡道已经都改造成柏油路了,颠簸了一天,开在平台的油路上,真是丝般顺滑,身体顿觉轻松很多。磁石乡路边有个检查站,进措勤县城必须要在此登记。
从检查站这边的岔道也能驶往扎日南木措的木诺山,山上有块刻着“扎日南木措”的石头,很多驴友特地过去到此一游。阿颢就是错过了军仓乡那个岔道,到了磁石乡这边,没有等到我,不甘心没去成扎日南木措,于是又从这里杀奔过去,来回走了一百多公里冤枉路。不过,他到湖边的时候出了一段时间太阳,在木诺山的石头边跟扎日南木措合了影,也算修成正果。
这家伙原本想看看能不能抄近路,从达绒藏布涉水过去,到了河边断桥的地方,还是断了念头。他的KTM太重,万一在水中央陷车就死翘翘了。其实,我的霸道小黑应该是可以涉水走的,只不过是单车,没有后援,陷车给别人和自己都添麻烦,算了,不去冒险了。
由于路况很好,从磁石乡出来一路飞奔,路上再一次看到了扎日南木措的一只角,算是跟我依依惜别?没过多久,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措勤县城,本次中北线羌塘腹地穿越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