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02-12 16:54 IP属地:未知
D06
今天除夕,所以今天安排很轻松,转一下东坡公园,逛下庙子,酒店喝下午茶,休息
酒店进门就是一个卡通恐龙,常州的恐龙乐园名气很大,很多来玩的,不过,常州本地并无恐龙发掘出土哈。
早起看日出
越往东边走,因为时差的关系,早上就日出越早,天亮得越来越早
吃完早饭,出门先去逛了一下东坡公园
也算是又沾一次大文豪的灵气吧
东坡园的名字来源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他曾14次来到常州,并在此终老。
苏东坡与常州的情缘源远流长。他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晚年的苏东坡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归宿,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着众多德高望重的人杰君子。苏东坡在常州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佳话。

常州有一处静谧而富有韵味的园林——东坡园,又名东坡公园。这座园林不仅承载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传奇故事,还融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
这里也是江南园林的造型,所以,逛了这里,对于小朋友这样的年龄来说,也可以了,没必要再单独去逛苏州的那些名气特别大的园子。大体都差不多的风格和布局。

一组太湖石小品,寓意深刻,主峰高耸,次峰拱奉,前后错落,主峰后有松、梅、竹为“岁寒三友”,与前面这三座湖石相呼应
东坡园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典园林,建筑风格以中式的灰瓦白墙、飞檐斗拱为主,更显古朴典雅。园内布置各种山石对景,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风格,讲究布局的对称性,配以深受文人雅客喜爱的松竹等花木,园林呈现出古典俊秀的风格。
园内林木蔚秀,水石清奇,呈现出我国古典园林风格。大运河绕园东流,更增添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园内亦筑有一座雍容恢宏的高楼,名曰“仰苏”。楼前置有康熙御笔“坡仙遗范”。直接将苏轼奉为仙公,可见这位文豪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苏轼的粉丝中不乏康熙这种“帝王粉”,做人牛逼到此等程度,也是千秋赢家了。
这个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那首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竹杖芒鞋”。不过《定风波》所写是在湖北黄冈一带。但无论如何,这立像也雕琢出了一代文豪的风流不羁和旷达潇洒。立像背后的石壁上镌刻着苏轼那首被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雕塑“情缘常州”:这组雕塑取材于东坡与好友的典故,由东坡像、水系以及石雕碑文组成。碑刻内容是苏东坡对常州的深情厚谊,表达了他对常州这片土地的眷恋和赞美。

东坡古渡:又称“御码头”,是苏东坡十四次莅临常州时泊舟于此的地方,乾隆四次驾临常州,有两次在这里登岸。这里如今依然是游船码头的所在地,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三河三园,体验不一样的常州风情。
相传,苏东坡当年就是在此弃舟登岸入城的。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巨匠,南宋时期有人在园内建了一座舣舟亭,以此表达对苏东坡的怀念。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四次为此亭赐诗,并亲笔题写了“玉局风流”的匾额。舣舟亭四角双檐飞甍九脊,饰有精美砖雕和木雕,亭顶有二龙戏珠,还有苍松仙鹤、神龙游鱼等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熙宁六年(1073)苏轼的“夜泊城东”最为人津津乐道
那时苏轼被派往毗陵(常州古称)、润州(今镇江)赈灾。除夕下午抵常州城东时,苏轼下令泊舟。船家大惑不解,因为驿站仅距数里,完全可以前去享受高级食宿。
原来苏轼不愿在佳节良宵打扰地方官民,故而坚持不上岸。也正是在那一晚,苏轼写下《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两首。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其一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