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0-14 23:22 IP属地:未知
2019年9月15日
张掖---兰州
早就知道兰州牛肉面有名,正好趁这次回程的机会去尝尝,上网查了一下兰州有名的牛肉面馆——马子禄牛肉面。五百公里的路程,中午十二点左右到达兰州,入住在兰州美食街—大众巷。兰州许多老字号的美食店都在这条巷子里,马子禄牛肉面店也在这条巷子里,中午饭就在这家店解决了。进了店里那是人山人海啊,吃面还要排上好长的大队,等吃到嘴里感觉这队排的值了。除了马子禄牛肉面还有俊杰全汤泡馍、胡家包子、茹记烤肉等等。到了兰州除了吃还要到甘肃省博物馆去看看,那里有知名度很高也是镇馆之宝的宝贝---铜奔马。兰州中山桥、白塔山也不能错过。

“兰州牛肉面”发展历史悠久,是兰州的一张名片,“马子禄牛肉面”是在继承先辈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经过近100多年的发展成为如今知名百年老店,2011年入选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录。2001年4月8日,“马子禄牛肉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由马继祖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下设三个店面―――大众巷总店,文化宫分店及火车站店,店面设有两层,一楼经营优质牛肉面,二楼经营优质套餐。马子禄牛肉面上午营业,下午两点左右就下班了关门了,想去吃就赶上午。

1楼是本地人的天下,2楼“专给外地游客准备”(有套餐,价钱比楼下贵点)。想吃个地道建议去1楼“赶早场”,就是这队,排得真让人“崩溃”。

兰州马子禄牛肉面采用独特的配方,使牛肉面汤汁浓郁,其特点有"三精":一是选料精良,二是制作精细,三是味道精美,所用的蒜苗、香菜是选用上等绿色、质优、无污染蔬菜,拉出的面筋斗,不易烂、不易扯断,食用起来清香、适口、回味无穷。只见“一大碗面在手”,汤“一清二白三红”,喝起来“鲜香”,一会儿就整了个底掉儿,“爽”!

吃一碗牛肉面不觉得饱,于是来到这家兰州大名鼎鼎的老字号烤肉店,他家的烤肉名不虚传,两元一串的烤肉物有所值,味道口感都一流,强烈推荐。

杏皮水,是用敦煌特产李广杏的杏皮晒干后加冰糖熬煮而成。夏日兰州的街头,很多卖杏皮水的,大多都装在塑料杯里封膜包装出售,他家的杏皮水酸甜可口,是天然的水果酸甜清香。吃过了烤肉串来一杯杏皮水化解油腻与辛辣,并且消暑。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的甘肃科学教育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常设陈列有:“甘肃彩陶”展厅、“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

父丁铜角
商代 灵台县白草坡出土 高24.7厘米,,角距8.5厘米。深腹圜底,带盖,盖上鼻钮。口部分翼呈凹弧形,翼尾呈锐角,一侧牛首鋬。足上饰细阴线蝉纹。鋬内角腹铸有阴凹铭文三字,上为族徽,下为“父丁”铭文。

木独角兽,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长57厘米。这件木独角兽,表现出雄强的力度和威猛的气势,可称作汉代木雕的代表作品。

莲花形玻璃托盏
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盏高4.9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3.4厘米;盏托高1.2厘米,口径15.2厘米。玻璃托盏为普蓝色玻璃制成,半透明,胎内含气泡。盏为七瓣莲花形,饼形足;托口为平口,边沿呈八瓣莲花形,平底,腹壁呈正八角形。托盏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工艺精湛,是迄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

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000年前) 秦安县王家阴洼出土 高15厘米,口径50厘米。广口、卷唇、弧壁、圜底。泥质红陶,上腹部用黑彩绘两组变体鱼纹。

鼎形铜行灯
平凉市庙庄战国秦墓出土,开启高30.2厘米,收合高16.7厘米,口径11.3厘米。收合时,为三足圆鼎,内盛燃灯时所用的油料,盖两侧二鸭首,其宽嘴正好衔住双键,鼎盖便被牢牢扣住。用灯时,将双键支起,可插入鼎盖中心的圆銎中,此时鼎盖即成为灯盏。构造精巧,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封口严密不溢油,为贵族出行时使用的灯。

“驿使图”壁画砖
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出土,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 砖上绘一信使,头戴黑帻,着皂缘领袖中衣,左手持棨传文书,跃马疾驰。棨传为通过关卡、驿站时的信物。驿马四蹄腾空,奔驰在戈壁绿洲的道路上。这块写实砖画,在我国邮政史上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万国邮政博览会上,此画曾作为中国邮政标志物。为纪念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邮电部于1982年8月25日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小型张)一枚。

铜奔马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鹰的刹那瞬间。让飞鹰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鹰的那一足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等马钟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秉赋的对侧步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

铜车马仪仗俑队
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铜车马出行仪仗,由38匹铜马、1头铜牛、一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从甘肃省博物馆出来就去了中山桥,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它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它建于公元一九零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兰州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逛了大半天,不知不觉已到晚饭时间,回到大众巷继续享用美食!

兰州羊肉泡馍是甘肃特色小吃,羊肉泡馍古时称为“羊羹”,在过去是进贡皇上的饮食,宋代诗人就有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百年来,羊肉泡馍从宫廷走到民间,成了西北小吃的代表。俊杰羊肉泡馍馆,位于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小吃一条街,是祖传三代的老字号。

羊肉泡馍
这里的羊肉够嫰,汤头清亮,把饼撕开泡进去,汤汤水水来一碗,可以吃的满面红光,简直太满足了。

他家的手抓羊肉也很地道,肥而不腻,肉炖的软烂,非常新鲜,蘸点辣椒更好吃。

兰州正宁路小吃街,被誉为“国内六大著名夜市”之一,俨然成了兰州的地标性代名词,外地人来兰州都要来这里看看。吃过羊肉泡馍,我们步行来到正宁路小吃街(吃是不能再吃了)逛逛热闹。

喝了一杯“牛奶鸡蛋煮醪糟”,据说这是正宁路夜市最具特征的美食。做法是先把牛奶烧开,放入醪糟再打上鸡蛋,最后加葡萄干、芝麻等。
兰州是中国唯一一座被黄河穿城(城区)而过的省会城市。一条黄河将兰州劈成两半,河两岸,南北两山夹河而立,兰州人在这条狭长通透的河谷中生息。这是一座简单直接、率性而为的城市。
兰州,我还会再来的!!
[
本帖最后由 秋天1973 于 2019-10-15 09:0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