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02-04 09:49 IP属地:未知
续-7
先说一个润滑油著名事故案例:
1982 年冬季就跟现在的南方受冻害省市气候类似,北半球遭受大规模严寒侵袭。北美及欧洲大批汽车发生故障, 造成引擎损坏, 调查研究后, 发现是由于汽车润滑油在低温时产生凝胶造成引擎气缚或产生破坏性损害引起的。这个事件以后,润滑油的润滑油低温成胶理论开始列入润滑油研究的重要范畴。
润滑油低温成胶理论涉及润滑油的低温起动性和低温泵送性,即在低温下润滑油不仅粘度增加, 而且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在浊点以上, 可以认为润滑油属于牛顿流体; 而在浊点以下, 由于体系中有蜡结晶出现, 此时的润滑油体系就属于非牛顿流体, 其粘度随剪切率和剪切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粘度叫表观粘度。润滑油的凝胶属于热可逆, 为物理凝胶。
由于汽车润滑油的成分较复杂, 有基础油、蜡及各种各样的添加剂, 它们都可能参与成胶过程,尤其是作为黏度指数改性剂属于乙烯/异丁烯等高分子聚合物,这类物质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和蜡一样的特性。作为润滑油凝胶理论十分复杂,涉及流体力学等很多学科,目前仍在继续研究中,车友知道即可。
论坛上所谓 机油冷冻试验作为区分是否是合成油的依据是十分可笑和荒唐的,起因就是水美拿着0W的北极油和其他5W、10W的机油相比较,我倒是问一句:有本事把国内能见到的0W你都冻一冻,我看看你能忽悠出啥。一个非专业的测试方法用来研究专业的润滑油,可谓奇迹,润滑油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可以退休了。丢人现眼呀!
(点名:MOBIL 0W-40、嘉实多0W-40、FUCHS 0W-30/0W-20)
再次提问:1、国际润滑油四大添加剂公司名称?
2、润滑油汽油/柴油的台架试验费用是多少?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2-04 13: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