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奔驰E级论坛 >  悬挂结构的作业

发表于 2015-06-03 11:48    IP属地:未知

就请第二个盆友,跳板。

你把跳板看作汽车的避震,一眼就能看出来,跳板越长,柔韧性越好,提供的弹动空间越大。
如果你们看跳水直播,就会看到有运动员调节那个跳板的长度,
由于跳板的厚度、硬度不好改变,通过调整长度,就可以改变跳板弹动的幅度。
那好。
我们分析避震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连杆越长的避震系统,灵活度越高。
能够处理的颠簸幅度越大、对小幅度的颠簸就越敏感。
如何从:车身支点、弹簧、避震筒、车轮 四者的关系看这个避震系所调教的偏向呢?
1、车身支点          弹簧            避震筒 车轮
2、车身支点                      弹簧避震筒 车轮
1和2两个差不多宽度的避震系,1的弹簧更靠近车身,留给车轮的游离长度很长,那么很显然
1号偏向于舒适,2号偏向于运动。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3 12:17    IP属地:未知


我再请音叉同学上场,我们都知道,要停止音叉的震动,用手一抓音叉,音叉的震动就停止了。
但是,这里面有个规律,那就是,你越向音叉的头抓效果越明显,如果你只抓音叉的柄,几乎没有影响。
所以,要想有效抑制震动,避震筒的位置应该向车轮越近越好。
那么,反面教材我们要单独说一下,对于下面的这种。
车身支点        车轮   弹簧 避震筒
的结构,游离端不是车轮的情况下,避震筒就不能太靠近车轮了。
总结一下就是,与停止音叉震动的原理一样,避震筒的位置离车身支点越远,效果越好。
当然,适可而止,我说的只是一个规律,面对整体调教,还是要各种需求权衡的。
从目前来看,避震筒的中线,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在弹簧外侧5~15厘米。不会分离太远。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3 12:25    IP属地:未知

引用 xuser9292686 于 2015-6-3 12:21 发表的回复
避震离车身太近,必然行程就大,容易坏?
看避震的设计结构。
行程的话,其实大家都有经验了。
BBA呀或者三菱、丰田这些企业,只要不是人品出了问题,一般不会坏。
坏的话,多半是:走了太多不符合悬挂设计的路。干了太多不符合悬挂设计的活。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3 12:37    IP属地:未知

既然介绍了避震筒,这个抑制摆动、震动的机构,就还是顺道把他的小老弟:“防侧倾杆”介绍一下。
防侧倾杆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四个车轮,就像四个跳水板挑着的话,你人坐在里面,比坐船还晃,一转弯,车身就甩来甩去。
各位如果看过美国的、欧洲的古装电影,看看那个时候的马车,他们用的悬吊避震,就是这种现象。
由于车身的长度远远长于宽度,加上车辆行驶过程中,前进和后退的加速度都是比较柔和的。
比较明显的前后加速度,在01加速,和急刹车时候体现。
所以,防止侧倾的连杆就被运用了。用来抑制车身转向的时候由于重心外移导致的车身倾斜。
那么防侧倾杆的作用位置,其实和跳板、音叉、避震筒的作用位置有一样的原理。
防侧倾杆的位置越远离车身支点,车辆的调教就越偏向运动。
我从网上找了 宝马X3 和奔驰GLK的地盘对比图。
*****/tech/311/3113679_10.html
这两个车都是,前悬挂 连杆改良的“麦弗逊”,后悬挂多连杆。
先看宝马的防侧倾杆的位置。我们主要看后悬挂的,因为前悬挂是改良的麦弗逊,防倾杆多半都是连在避震筒上。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3 12:40    IP属地:未知

再看GLK的后悬挂,明显不如宝马靠外。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3 12:49    IP属地:未知

引用 wollaston 于 2015-6-3 12:40 发表的回复
再看GLK的后悬挂,明显不如宝马靠外。
宝马的设计明显倾向于更大抑制侧倾(当然还有和侧倾杆的硬度有关)
宝马的是21.24粗,奔驰是18.26粗。
这个宝马显然是偏向公路设计。
因为对于SUV来说,防侧倾的力量过大,会影响车辆通过炮弹坑的时候的交叉车轮的附着力。
[ 本帖最后由 wollaston 于 2015-6-3 12:50 编辑 ]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4 11:32    IP属地:未知

悬挂讨论完了。
发现有个问题也很有意思。
好多人,总是说动力不行、加速不行,
然后拿涡轮、拿排量、拿悬挂来说是。
但是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内容呢?
我打算去C坛子那边开个帖,慢慢谈谈汽车发动机和汽车速度之间的关系。
今天午休的时候开贴。
这个东西讲起来有点抽象,都是力呀力、功呀功的。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4 11:57    IP属地:未知

新帖移步C澡堂。。。
网页链接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5 11:45    IP属地:未知

引用 阳光的橙 于 2015-6-5 10:39 发表的回复
下次借给你发。但是用我的号发,一看就知道不是我写的。
我还真的一页一页在看。在看宝马和奔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宝马转弯更激情,奔驰为什么比宝马少两根杆。为什么会影响避震筒。还有避震筒里会不会真的有气泡。
看完了提提意见。
如果有写错的地方。直接说。
有没说明白的地方,提提要求。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6-07 00:21    IP属地:未知

引用 tao005 于 2015-6-7 00:04 发表的回复
目前看来最专业的帖子,都不知道楼主怎么弄来的,已经收藏,同时请教大侠几个问题,有没有把奔驰后排铁的改成铝合金材料的地方?如果这样改了效果会好很多吗?还有就是装顶吧好不好?有用吗
我前面讲了。
从效果上来说。从地面开始,越往上,效果越不明显。
有可以改铝合金的地方。但是,没有供应商。你自己做,成本太高。
奔驰为什么选择后连杆铁的。是因为在那个庞大的铁制下摆臂面前,如果做成全铝,带来的收益有限,综合来说,铁的很好。
我说句实话,汽车的悬挂改装,和自行车的悬挂该装比。都是小case。
我是研究过一年多自行车悬挂的。那种靠肉身调节的悬挂,非常挑战。10牛顿的摩擦力都会影响很大。
开车就像挖鼻屎,日常带着挖、用心挖、自己挖,才是最舒服的。一旦懒了、胡挖了,身体就完蛋了。
国际油价跌破30了,老百姓越来越像包身工了。
论坛泡得少了,跟车友们玩微信群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