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03-18 16:11 IP属地:未知
据这位同学介绍,这位女士出生于德里附近的高种姓家庭,是婆罗门的后代,曾经到上海复旦大学留过学。
虽然现在在印度有不同种姓不同等级的人在一个办公室一起从事同样的工作,在工作上也能相互配合。但是一到工作之余,还是随时显示着其不同的种姓等级。对于婆罗门来说,上下班绝对是由自己家里专门雇用的司机接送,而他(她)本人是从来不开车的。
还有一个事例更具普遍性,也更能说明问题。到过印度的外国人都会为印度公共交通的不方便而深感苦恼。公共汽车或者出租车的车况和清洁程度简直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的水平。城市中还有一种三轮摩托车,类似上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街头非法运营的残疾人摩托。但在印度,这种三轮摩托却是完全合法的,上面有运营证,甚至还有计价器。公共交通的落后状况,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与印度正在崛起的大国形象极不相称,但印度人对此却安之若素。细细想来,这里面会不会也有印度的等级观念在作祟呢?在印度人看来,能买得起私家车的,肯定不会去打出租或挤公交,而需要打出租和挤公交的无疑属下一个等级。
所以,印度高种姓家庭中90%以上都会专门雇一位私家司机,哪怕你拥有的只是一辆不起眼的Maruti800(相当于国内的奥拓),如果你站在印度城市的干道旁随机数一下过往车辆,10辆中至少有3辆是这个。
当天晚上在我们下榻的五星级酒店正在举行一场婚礼(后文中再上照片),我亲眼看到有赶婚宴的客人从一辆稍显陈旧的印度产小车上下来了一家大小六口人,但驾驶座上仍然端坐着一位司机。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宁可让老婆孩子等五口人在后座三个位置上挤着,也决不肯屈尊自己开车。
没经过同意我也不便拍照,上二张主婚车照吧(是丰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