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普桑老爷车藏地行(2011川进、青出,珠峰大本营。2012滇、川北进,新出)

发表于 2013-01-22 18:2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歐州老頑童 于 13-01-21 21:57 发表
俺让老哥等得不好意思!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2 18:33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我就是那么一看 于 13-01-22 15:36 发表
大哥又当乞丐要账去了
要帐不假,但俺从不求着欠钱的人付俺钱,从不当乞丐。
这是因为:
1.俺现承揽的工程,只要是对对方的承付能力、信用有疑问,就要求必须有第三方担保。否则,俺不挣这钱。
2.要时刻想着自己手里有多少主动权,并想尽办法,将这“主动权”尽量放大。


在商场上,没有人怜悯弱者,只有强者为王。
[ 本帖最后由 飘了二十年 于 2013-1-22 18:43 编辑 ]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2 18:56    IP属地:未知

俺继续奔,边驾车跑,边不时地看着里程表,看还要跑多远,能到这303省道的75公里处,那就是骷髅墙座落的地方。终于,看到了王教头在帖子中描述的景观:怒江两岸,有两座寺院遥遥相对。只是原来的悬索桥,被一座在建的混凝土桥梁所替代。学习过王教头帖子,使俺在第一时间,就确定了骷髅墙的位置。



看,这小院中就是俺此行欲看的天葬台、骷髅墙。它坐北朝南,依山阶次而上。朝南的正门,是背尸人背着逝者尸首进去的门。面西的侧门,是天葬师与逝者的亲友、诵经的喇嘛们进出的门。当然,这侧门也是俺进去参观的门。
将车停在山下的公路上,看距这小院一、两百米处的达木寺前有人,俺拾阶而上,对着摩托车旁的两位藏民“扎西德勤”。看这两位藏族小伙似无反映,俺只有近前询问到那去找人,来开那小院子的门。其中一个小伙子,说管理那小院子的人,家里有事回县城了。说你们若想参观,只能到前面的寨子里,去将天葬师接来,天葬师那儿有钥匙。他看俺面露难色,又表示他俩可以骑着摩托车给俺带路,去接那天葬师。不过,他要求俺参观完毕后,要把天葬师,再送回前面寨子里的家。
这是俺肯定应该做到的。
俺让小孙在原地等,独自驾车跟在两小伙的摩托车后面,去寨子里接天葬师。
动身前,小孙望着俺,说了声:“小心点。”俺看他的眼神,明白他的意思,上车后,将放在车门内侧的催泪瓦斯放在了衣袋里。
进寨子,到天葬师家门前,一位小伙进了天葬师的家,俺与另外一个小伙子聊。俺问他俺刚才“扎西德勒”地向你问候,你为什么没反映?他回说“俺不是对你说‘你好’了吗”。这时,俺才发现这小伙的汉语很好。他告诉俺他是公安人员,曾到江苏的南通和浙江的宁波进过修。俺从车里拿一包烟给他,他不要,说他不吸烟。他还说你不要客气,你们到这儿参观,也是宏扬我们的藏文化,我们应该帮助你们。俺对他说你给俺带路,这摩托车还要烧油呢,你不抽烟,可以给亲朋好友抽。他看俺终坚持,方收下。
一会儿,进去的小伙子小心地扶持着天葬师走出家们。看天葬师七十余岁,身材高大,应在180cm以上。他皮肤黝黑,慈容善目。看两小伙对天葬师的恭敬神情,俺判断这天葬师应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在藏民中受到了广泛地尊重。
俺忙至车前,将副驾的座位向后移,以使天葬师那硕大的身体,能坐得舒服一些。
俺驾车向回返,近在俺身侧的天葬师身上,散发着浓重的、刺鼻的怪味。俺判断那是因长年喝酥油茶,又不洗澡、洗衣,而产生的怪味。就象半年没洗头的人,头发里散发的老油味,只是这怪味是缘于酥油地发酵。俺大开车窗,空气高速流动,尚被这怪味呛得呼吸不畅。好在距离不远,一会就到。
到地方,俺与俩小伙陪着天葬师,向山坡上那小院走。俺每每看天葬师,他总回以慈祥地笑容。他虽不会汉语,俺也不会藏语,但从他与俺相互对视的目光中,俺能清晰地体会到他对俺的满满善意。
俺问藏族公安小伙,说这样麻烦天葬师,怎么感谢他一下?公安小伙说按理拍一张照片要收150块钱,你就拿点钱给他吧。俺问他200块钱够不够?公安小伙说够。俺拿出两张百元钞向天葬师手里塞,却被他三番五次地推回。公安小伙见状,对俺说他不好意思收钱,你先把钱给我吧,一会我给他。
俺照办。
到小院,天葬师的手抖抖索索地打开锁,推开门,让俺进。
在进小院之前,对即将展现在面前的一切,俺做了一些心理准备。但第一时间,面对眼前看的,俺还是感觉到了对俺心灵地冲击。


在这肃穆的场景中,俺似与这一位位逝者面对面地交流,感觉到心里五味杂陈,还有一丝的恐怖。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4 16:46    IP属地:未知

站在小院中,俺从右向左地环视。





那一位位巳经作古的逝者,好象在对俺审视。看一双双深邃黑窟的眼洞,似能看穿俺的内心,使俺心灵发颤、倍感压抑。不可否认,即便是无限高尚的人,在他的心灵之中,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些许的阴暗面,更何况俺是普普通通的人。面对那一颗颗骷髅,促俺反思,镜鉴着自己的内心。


那一位位逝者的前世前生,承载着多少不为俺们所知的故事。他(她)们或曾是御马驰骋在天地之间的英俊男儿;或曾是面对辽阔的草原,放歌长风的美丽姑娘;历经沧桑的一生,最终成为深谙世事的老者。他(她)们现在巳魂归天界,仅留下这骷髅上的双眼,注视着象俺这样不速的造访者,似欲诉说。


在这小院子中参观,两位藏族小伙子,就成了俺与天葬师沟通的翻译。看,这位小伙,就是进天葬师家,去请天葬师的那位。


这用于背尸人将逝者背进的门,用粗大的门杠顶住。俺问其故,公安小伙解释说这里的气味大,这是为了防止熊乘着暗夜闯进这门,肆意破坏。


这就是天葬台。


俺在拍PP时,不经意间将脚踏到那边上,天葬师和那两位藏民大叫,吓得俺跳回旁边的草坪。看来,这地方在藏民们心中,应该是处圣洁的地方。这天葬台下,这整个小院的地下是空的,是一个深窖。既便是在最寒冷的天气,将逝者的尸身停在里面也不会冻结,这便于进行肢解。
这件东西,读者一看,就明白它是做何用处。


鹰鹫们喜吃肉,不喜吞骨头。所以,天葬师将逝者的尸身肢解后,先将尸骨,抛给停在草坪上的饥鹰,然后再将尸肉喂鹰。用此程序,以求鹰鹫一点不剩的,将逝者带入天堂。对了,这些食用尸身的鹰鹫,据说从不伤害草原上的其它生灵。故,藏民们把它们尊为神鸟。
俺以为,藏民们选择天葬这种丧葬方式,充分体现了藏民们对自然的尊重。人从自然中来,离世后再将自己的身躯还给自然,这与佛教中的“舍身饲虎”极为相似。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4 16:59    IP属地:未知

俺想到公路边,在上山的路口处,有人在修建仿古的牌坊。遂对天葬师说俺动身前,在网上看到,当地政府要把这骷髅墙扩大,开发旅游业。天葬师说政府找他谈过,他没同意。他说如果这样干,这儿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化。
天葬师在俺的眼中(除了他身上的气味,令俺难以忍受外),他就是一位哲人。



  天葬师的身后,是一间房,房门外挂满的长长帏幔上印满了经文。




  进房内参观。



当时,天葬师是怎么解说的,现在巳经记忆模糊。好象是说在外面进行天葬仪式,将逝者送入天堂时,有喇嘛们在这里诵经。好象还说这一个个柜中,也存放着骷髅。其中,那位于中央的大大的柜中,就存放着达布活佛的头骨。
回到院中,面对眼前所有的所有,俺似能看到逝者们的魂灵,在天空中游荡。


俺感慨,在这片广袤的藏区里,在这些令人热爱的藏民中,还存在着多少不为俺知的神秘和文化。
参观完,出小院。公安小伙走在前,另外那位藏族小伙在后面,帮助天葬师锁那小院的门。


刚才在俺参观时,俺看到公安小伙将从俺这拿到的200块钱,悄悄地塞给了天葬师。当时,俺忙于参观,也忘了给他拍张片子,或与他合个影、留个念。而仅存的这一张,还只现他半个身影,现在看这片子,感到很对不起他。更对去接天葬师时,俺催泪瓦斯藏在衣袋中,感到不好意思。
感谢天葬师!
感谢这两位质朴、热心的藏族小伙子!
下山时,看怒江对岸的热日寺,它与江这边的达木寺隔江相望。


比如县原有三处骷髅墙,其中就包括那远眺在望的热日寺。只是历经动荡,两处均被毁坏,仅存俺刚才参观的这一处。
告别两位藏族小伙子,俺将天葬师送回家,开始与小孙研究那比如县。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5 23:10    IP属地:未知

那比如县,王教头在他的帖子中,有详细地介绍。说是政府为保护当地藏民的经济利益,不充许外来人在那采虫草,所以当地藏民卖虫草的钱,象扑克牌一样将衣袋撑得鼓鼓。当地人虽有钱,且怒江就在城下,那县城却没有自来水。它不仅没有自来水,你走遍县城还找不到厕所,把当年的王教头急得团团转。
王教头得知俺要到这儿看骷髅墙,建议俺无论如何也要去那县城住一晚,见识一下那奇怪的比如县,感受一下他内急时转圈圈的狼狈相。
俺想去。
为提起小孙的兴趣,俺将自己的所知,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他。谁知适得其反,那没自来水、没厕所,把小孙他俩给吓住了,他俩不愿去了。俺真后悔,俺当初就不该告诉他那么多。就说看完骷髅墙再赶到那曲,要走夜路不安全,把他俩忽悠到只有50公里路的比如县再说。现在他俩不愿去,俺也没办法,只得上路奔那曲。
当时,巳经是下午五点多钟,在斜挂西天的太阳照射下,满目是宁静清俊,幽然亮丽。俺长吁一口气,似能呼出刚才参观骷髅墙时,积聚在胸中的压抑。




  看夕阳把山川幻化得如梦如寐。




走出303省道,重上川藏北线一直向西,奔那曲。奔向这羌塘大草原在落日前,那光与影在大自然之中,尽情渲泄的殿堂。





看浮云散絮的天空下,近暗远黑,中间一抹亮光。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5 23:3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闲时祖 于 13-01-25 16:12 发表
留个记号,晚上接着看。楼主爬格子好辛苦啊
不辛苦,仅是想用文字将一路的精彩固定下来。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7 08:33    IP属地:未知

看光影演绎下的阳脉阴山,映衬着绒毯平铺的草场。




在藏北的草原上,虽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可那短若寸头的“那扎”草极富蛋白质,把这儿的牛羊养育得羊肥牛壮。




  俺忙于拍片,不觉中被小孙超过。见状,俺忙收拾家伙,追小孙。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7 08:48    IP属地:未知

这一路,小孙跑得很勤奋。好象是在过达庆乡时,现三岔路口,小孙右拐就跑,俺用对讲机叫,也叫不回来他。俺将眼前的两条道儿相比较,判定直行的道应该是正道,俺跑。想这羌塘草原上向西,就只有317这一条道儿,不定一会儿,小孙又转到了俺的前面或后面。
不久,对讲机里热闹了。小孙说他在哪哪儿,俺说俺在这这里,他说俺对,说得云里雾里,也弄不清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防止小孙巳跑到俺的前面,他在前面耐心地等俺,俺在后面滑稽地等他,那就更热闹了。没办法,俺只有在寂寥地草原上一路狂奔,去追虚拟在前面路上的小孙。



渐渐地,对讲机里没有了声音。现在,俺可以做出准确地判断:小孙他跑在俺的后面了,哈哈!
精神放松,在这儿稍停。


看藏民“集合”自家的牦牛,回家歇宿。


刚才在俺狂奔时,曾两度看到“金边羊”。
这金边羊,是人在逆光时看羊,看夕阳在羊脊背上留下的一抹金光。若单独看一只羊,也无趣味。可若看大片羊群中的抹抹金光,那才叫美丽。刚才脑子里只想着追小孙,也没停车拍片片,现在想起,很是有点后悔。
俺又等了好大一会,不停地用对讲机呼小孙,终没音。俺想俺不能等了,俺还要在天黑前,爬上前面的江古拉山。俺要到那视野开阔的山垭,去拍落日前瞬间千变的火烧云。
上路,俺又奔。又遇牦牛们捣乱,在路上挡道。


赶路要紧,俺喇叭高歌、远光乱闪,从牦牛阵中穿过。
还没有到山垭,看天上的云渐红。


俺停车拍。




天上云薄,这火烧云就缺乏层次、色彩单一。但不管怎样,这必竟是俺这一路上,第一次见到的火烧云。
拍。


就在此时,小孙追上。原来他穿过达庆乡,去到那老的317国道的烂路上,去替当地的路政部门,义务地巡逻了一圈。
重新结伴上路,爬上了海拔4930米高的江古拉山山垭,看这火烧云没有任何起色,拍张片子走人。


就在当天上午,由于俺对下面要走的路的路况不清,即与南京的卢兄弟联系,请求他后援支持。卢兄弟上网查,给俺发来了详实的路况信息,还有沿途的海拔高度。综合卢兄弟提供的信息,俺知道在到那曲之前,还有一座大山在那儿等着俺,那就是海拔高度4700米的巴乔拉山。所以,俺要抓紧时间,在视线尚能看清路面的情况下,尽量多跑一点路。
向山下还没跑多远,天完全黑了下来。小孙在前跑,俺在后面跟。
车队跑夜里的山路,头车的司机最辛苦。他要在对面来车灯光的干扰下,判断车侧与悬崖的距离,又要注意与来车的会车间距。若路中央有标线作为参照物,这路还好跑一些。若没有标线,那个难呀!确实不好跑。所以,头车的司机肩负着自己与后车安全的责仼,在此时此地都是瞪大双眼,小心翼翼地跑。还要将前面的路况,用对讲机随时通知后车,够累的。而后车只要跟着头车,注意保持车距地跑,就没有问题。再说,头车能将对面来车的一部分灯光挡住,视线较好,跑起来要轻松了许多。
考虑到俺长、小孙幼,俺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故在前两天去丁青、去巴青的夜路上,都是俺作头车在前面领跑。小孙体谅俺跑得辛苦,就提出今天他在前面作头车,说他自己年轻,眼神肯定比俺这大老爷们好。另外,经过这几天地结伴,俺看小孙人虽小,但开车稳,心也放下,遂同意他在前面跑。
小孙真是一位细心的小青年,他不仅时刻向俺通报前面的路况,还想用转向灯,来示意俺将要转向的方问。俺没有同意,因为俺跟在他的后面,看他车的行进轨迹,巳经能完全准确地判断这路将要向何方延伸。再说,在这盘山道上走夜路,多做一个无谓的动作,相应就增加了一分的危险。就这样,俺和小孙一后一前,不停地地走回头弯,什么时候翻过的巴乔拉山山垭,都不知道。只知道前有车不停地来,后有车不断地超,大灯乱射、小灯恍惚。
有那么一会,俺始终感觉左侧有灯,疑是将要超的车的灯。俺放慢车速让它超,却发现它也不紧不慢地与俺并排行。俺转脸看,那不是亮着灯的车,是一轮明月挂在左侧的山脊上。看夜幕如洗,月光皎洁,身处天涯的俺顿生思乡之情。
虽说男儿志在四方,行走在这天路上,看这雪域高原中的神秘与精彩。但路途艰险、疲劳奔波之时,也留恋繁市之中家庭港湾里的宁静、温暖。
终于,看到了远处夜幕里,这羌塘大草原上现一片灯光,那曲快到了。那里有俺今晚睡觉的热被窝,温馨。
10点多,进那曲。
还是到俺上年住过的地方,安顿下来之后,俺与小孙他俩上街,每人吃了一碗面,这是当天吃的第二顿热乎饭。回来时,俺从车里拿酒,还有佐酒的小包装,回房补酒。
那曲海拔高度4514米,是西藏境内最高的城市。在九月初的夜里走在街上,真他娘的冷。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1-27 08:5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闲时祖 于 13-01-26 12:00 发表
人之初,性本善。
若人人向善,人人待人以善心,这社会就美好了。
做人应做雅人,行商要为儒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