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旅行,既是毒药,又是解药】我的川藏318信仰之旅(全文完)

发表于 2013-03-20 23:50    IP属地:未知

1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24 20:57    IP属地:未知

      不知不觉,已经是傍晚7点,我们距离格尔木还有400公里。日落临近,天已擦黑,忽然,沱沱河大桥的标志牌映入眼帘,给鞍马劳顿的我们一剂强心剂。小学课本就告诉我们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此刻,我们就站在了长江源头,沱沱河上。
      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千五百米。这里有庞大的雪山群,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峰共有二十座,永久雪线高达五千八百米 ,群峰上有四十条现代冰川和许多冰斗。它的最上源有东西两支,东支发源于格拉丹冬雪山群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下的冰川;西支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的西侧,两河受冰川融水补给,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东西两支汇合后称纳欣曲,下行24公里与右岸的切美曲汇合后才称沱沱河。沱沱河出唐古拉山区后继续北流,截开祖尔肯乌拉山较低的山岗,流至囊极巴陇附近,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时,它已是深3米,宽20-60米的大河了,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
      日落余辉下,静静的沱沱河更增添了许多神秘。
      离开沱沱河,天彻底黑下来,剩下的任务就是拼命赶路。虽说路况不错,但夜晚的高原漆黑一片,汽车的灯光在广袤的夜里显得羸弱不堪,方圆数公里之内,再无其它亮光,这让人有些心里没底,车速也越来越慢。
      假如再坚持开400公里到格尔木,也许天就亮了。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决定,寻找最近的投宿点,150公里外的五道梁。
      说起五道梁,得先说两句话:“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这就是下一个投宿地。
      藏北高原7月平均气温低于8℃,五道梁7月平均气温为5.5℃,全国最低。更何况这是在10月,已进入冬季。这里海拔4415米,因海拔和地势,空气不流畅,又因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造成空气中含氧量很低,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人们都是,如果能安全过五道梁,唐古拉山口就没问题。但是,你敢在这里住上一晚吗?
      即便有勇气住,那这150公里夜路是要先克服的。摸黑开了一个小时后,终于看到我们的后面一束强光越来越近,速度明显比我们要快。真是来了救星,我跟虽然心领神会,先让来车超越,然后猛踩油门,跟在了后面。这样就踏实多了,借着前车的灯光和颠簸,我们比较容易判断出哪里有坑洼,哪里有险情,剩下的,只需紧紧跟随就行了。就这样目光如炬、双眼紧盯,2个小时后,看到了远处的几点灯光。
      这一路的伙伴们真的让我感到,深夜的五道梁静的连声狗叫都没有,车外温度已是零度以下,寒风刺骨。舟车劳顿一天,小草、小路、艾米他们仍然坚持挨家寻找性价比合适的住房。
五道梁除了兵站、泵站、机务段、气象站、保护站和公路段等国家设置单位,这里并没有定居居民,夏天常驻人口较多,达200人左右。象很多长途公路中继站一样,青藏公路从小镇中间穿过,公路两边多为饭馆和修车铺,加油站。五道梁有饭馆17家、7家汽车修理铺、2家加油站、3家私营旅社、2家诊所、9家商店。
      最终,我们选定了临夏宾馆,50元每人,有单人床、电热毯的活动板房,想上厕所就在院子里随便找地方。夜晚10点,7个人挤在院门口小饭馆的炉子旁,热热乎乎地吃了一顿,那情景,仿佛又回到了10天前的世界高城理塘。
      这一夜,应该没有人失眠。熬过纳木错的不眠之夜,凌晨五点起床看日出,再星夜兼程800公里穿越世界屋脊,谁还有力气再失眠呢?

[ 本帖最后由 @尘埃落定 于 2013-3-24 20:59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2 17:44    IP属地:未知

1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2 17:45    IP属地:未知

青海湖畔重逢旧相识 生日歌罢惜别新朋友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上班第一天。我们却已经忘记上班是什么感觉。
    一大早起床出门,被冷空气一刺激,立马清醒了许多。汽车表面被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霜冻,冻得铁皮梆梆响,五道梁的威名立显。
    我们收拾妥当,径自出发。房钱昨晚已经缴过了,房东还没起床,也不怕我们带走个瓶瓶罐罐的。想法真是太邪恶了。
    一夜休整,大家精神状态还不错。我把驾驶员位置让给了小草,跑到虽然车上当起了副驾驶。这是小草哥一直盼望的,从拉萨出来,他就手痒的不行,一定要跟虽然比比驾驶技术。于是,飚车大戏在茫茫青藏线上正式上演。80,100,120,130……这不是高速,而是暗坑不断的青藏线,从手台里传来小草车上叫苦不迭的喊叫声,我暗自心疼起那部可怜的朗逸。
    其实,我的遭遇也没有比朗逸好多少。沉默的虽然是个好战分子,有人跟他飚车一下激发起他隐藏已久的躁动。关键时刻,我犯贱的双手开了一下副驾驶一侧的车窗,结果就再也关不上了。窗外零下十来度的寒风顶着100多迈的车速向我扑面而来,冻得我直往下缩。再看虽然,才不管这一套,正全神贯注的飚车呢。此时,小草车上的同志们也从叫苦不迭变成了幸灾乐祸。
后来,演变成我跟小草的竞赛,直到格尔木竞赛结束,我们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60公里,直到朗逸的发动机低罩忽闪忽闪摇摇欲坠。
    一路狂飚,两个小时就到了昆仑山口。曾经有一部老电影叫《巍巍昆仑》,那时是小时候看室外露天电影的记忆,虽然电影内容貌似跟昆仑山没有关系,但“昆仑”二字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并且一直与“伟大”紧密相连。
    事实也是如此,昆仑山脉有2000公里长,起源于帕米尔高原,着实让人不可思议。而我们经过的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海拔4772米,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脉的必经之地。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
    当透过车窗看到竖立在昆仑山口的纪念碑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欢迎您再来的标志牌时,忽然意识到,我们真的要对青藏高原说再见了。
这天的午饭是在格尔木市区解决的,因为要办一件大事儿,顺便也逛逛这个现代化程度颇高的西部重镇。
    今天的目的地是青海湖。那里有我的老朋友李师傅在等着我们。
    李师傅名叫李文龙,是我们2010年青海之行的司机兼导游,他使我们的高原之行变得轻松、愉快、情谊浓浓。
    李师傅是汉族人,不是藏民,个头略显瘦小,皮肤黝黑,不算很健康的那种黑,看上去像是有些劳累。他很少有笑容,很严肃,一副近视眼镜透着许多斯文气质。同时,让人略感意外的莫西干发型,也显示出了某种不羁。李师傅是我们到达青海湖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当地人,当时他在青海湖151基地景区边拉生意,一场细雨冥冥中注定了让他走进我们的旅程,也把他刻进了我们的记忆。
    他的家在海北自治州的州府,要翻过湖边的那座大山,有个8岁的小孩,想想肯定很可爱。他当过机关公务员,因血气方刚,与单位领导起冲突而离职下海。后来跑了10多年运输,跑遍了整个中国,哪里赚钱去哪里,多次往返青藏线和川藏线,经历过多次鬼门关。一次车祸后,他就变卖了大货车,在当地开了出租,一干6年。之后,卖了出租车,自己买了辆北京现代伊兰特,凭借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和对家乡美景的热爱,搞起了旅游,拉着客人走敦煌、下祁连、探雪山、进藏区,一年时间就开了7万公里。
    在两天的旅程中,我们一共行走了近千公里,期间他不断地停车让我们拍照,把他认为好的地方都推荐给我们。虽然这里是他的地盘,但他还是有机会就研究我从网上整理的攻略,看上去也很有心得的样子。每次吃饭的时候,他总是点一份最便宜的面食,总是第一个吃完,拿着自己的水杯坐到一边。在车上,除了给我们介绍美景和典故和回答我们的疑问,他从来不滔滔不绝,主动侃自己的故事。只有在从祁连经门源返回西宁的那天晚上,李师傅才跟我们跟聊起了以上说的那些关于他的故事,那是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刻,大家都有些不舍,看得出,那也是个真性情的汉子。
    自那以后,我们一直跟李师傅保持联系,他的纯朴民风、职业操守和独特气质在一直留在我们的回忆里。这次川藏之旅,我提前跟他联系过,并说要经过青海湖看看他。他特别高兴,提前好几天就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到。
    格尔木到青海湖还有600公里路程,整个18天奔波,头一次感到道路的漫长,也许是因为就要见到老朋友的急切心情。到了青海湖天也黑了。见到老朋友,上来就是一个深深的拥抱。
李师傅已经在他的朋友的餐馆里摆好了酒宴欢迎我们,很是丰盛,我也把一行的新朋友介绍给他,嘘寒问暖、推杯换盏之间,变得更加亲切了。
    此时,一个难忘的时刻到来了。我们将一个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端到桌子上,只有虽然傻愣愣的呆在那里。
    这是一个小小的密谋,小草是主使。还有几天就是虽然同志的生日了,细心的小草准备提前为他过个生日,也算来一次大团圆的结局。路过格尔木市区就是买生日蛋糕去了。
虽然半天才反应过来,一下子变成主角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木木的,直到我们唱完生日歌,他吹完蜡烛。其实,我们都想知道他许了什么愿,愿望里是否跟自己有关。这顿饭的后半段,已开始渗透出些许离别之情。
    第二天,李师傅带我们来到对面的山上,领略青海湖的全貌,又去了二郎剑景区,近距离接触湖水,寻找水鸟的足迹。可惜天公不作美,阴沉这天增添了我们离别的惆怅。离开二郎剑,虽然、小草和付洋就要踏上归途,我们就此分别。
    离别总是伤感的,我们也不例外。18天的风风雨雨、同舟共济,在离别的那一刻像过电影一样萦绕脑海,我们相拥在一起,合影留念,终于有人忍不住流泪了——大男人,小草。
    我把哈达系在了车的反光镜旁,挥手告别。
    接下来,就剩我们和强哥夫妻四个。住在李师傅的朋友扎西开的青年旅社里,躺在洒满阳光的小凳上,品尝着香醇的酥油奶茶,笔者眼睛回味着一路上的人和事,享受着假期最后的幸福时光。
    10月9日,我们作别李师傅,作别青海湖,踏上归程,重新回归那茫茫人海、水泥森林。。。

[ 本帖最后由 @尘埃落定 于 2013-4-2 17:49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