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拉哈苏苏
从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出来,我就导航到同江市的哈拉苏苏海关旧址参观。因为同江毗邻俄罗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一个与对岸商业、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的口岸。好吧,请跟随我的脚步,我们慢慢来了解下。
这个房子曾经是哈拉苏苏海关的结关房~
值得看的地方还不少,我们慢慢浏览~
这块石头上写着哈拉苏苏海关结关房~
没有落款,不知道这字是谁题的,真有功底呀~
哈拉苏苏海关题记~
这个雕塑组起名三江风云~
这个房子是哈拉苏苏海关职工之家~
虽然写着展览馆,但门紧锁着,我们没有机会进去~
拉哈苏苏海关结关房旧址位于同江市城市社区东方社区居民委员会松花江右岸一级台地上,始建于1910年,为砖瓦结构欧式建筑,围墙内占地面积约2532.8平方米。
其内建筑面积约331.55平方米。拉哈苏苏海关结关房旧址是百年以来保存下来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历史实物见证。
保护区围墙外十米为一般保护区;其外外三十二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情景再现~
等待交易的客轮和边民~
这组塑像的名字就叫交易~
哈拉苏苏海关始建于公元1905年,属俄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百年海关旧址。
1910至1931年为拉哈苏苏海关分卡公事房。日军侵华期间被强行占用。1945年至1966年中共同江县委员会和民主政府在此办公。1999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同江市政府将旧址产权移交给同江海关。是年海关总暑拨付专项资金,对该旧址建筑进行保护性加固修缮和园林景观建设。现为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
这里能参观,我们进去看看~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以百年旧址建筑为展室的海关执业博物馆。
该馆以丰富的展品和祥实的史科再现了清朝末年黑龙江流域海关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生动展示了哈拉苏苏海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风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从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到新中国主动对外开放并走向辉煌的发展轨迹。
海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海关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屹立于祖国北疆的哈尔滨海关,历经坎坷而执着前行,几经磨砺更屡创荣光。数代人甘著与共、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血肉之躯驻就起一道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钢铁长城,用辛勤汗水,绘就了一副多彩多姿的崭新画卷。
希望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充分发择传播知识和宣传教育的作用,不断丰富馆藏,深化学术研究,突出自身特色,真正成为资政育人的课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激励一代代海关人更加奋发有为地把好围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海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海关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屹立于祖国北疆的哈尔滨海关,历经坎坷而执着前行,几经磨砺更屡创荣光。
数代人甘著与共、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血肉之躯驻就起一道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钢铁长城,用辛勤汗水,绘就了一副多彩多姿的崭新画卷。
希望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充分发择传播知识和宣传教育的作用,不断丰富馆藏,深化学术研究,突出自身特色,真正成为资政育人的课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激励一代代海关人更加奋发有为地把好围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拉哈苏苏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交汇处,是军事、通商要地,是我国东北边陲的重要门户。
沙俄以种种借口在此强占土地设立税关。清政府强烈反对,几经交涉,终于收回被占之地。1909年7月1日,清政府在拉哈苏苏设立分卡。
沙俄以种种借口在此强占土地设立税关。清政府强烈反对,几经交涉,终于收回被占之地。1909年7月1日,清政府在拉哈苏苏设立分卡。
墙上的哈拉苏苏海关旧照~
贸易互通~
建筑民工~
旗子很旧,感觉像是原貌呢~
从1910年至今,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己走过了百年。
百年春秋,风云变幻。
旧址见证了海关在同江从设立运行到关闭海关的屈辱历史,从喜逢新生到发展壮大的辉煌岁月。
做为东北地区仅存完好的百年海关建筑,旧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内涵。本展厅内的所有展品都将真实再现旧址当年的原貌,彰显旧址做考“第一展品”的独特魅力。
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法国签定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我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在中国开始形成。
施肇基
1908年至1910年施肇基任第三任滨江关道道台,1908年施肇基经过艰难谈判从沙俄手中夺回松花江航行管理权1909年6月,施肇基又抵制了沙俄船只独占松花江航运的局面。并奏请获准宣布松花江对各国开放,在哈尔滨、三姓、拉哈苏苏设立海关,开征关税。1910年末,哈尔滨鼠疫流行。时任外务部的施肇基力荐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总医官。施肇基与伍连德上下配合,在四个月内消灭鼠疫创造了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迹。1910年调任吉林洋务局总办。
因为近年的口罩的原因,我知道 了伍连德这个名字,他是那个时期优秀的医生的代表。
哈拉苏苏海关的地下室曾经关押过同江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
清政府为加强对黑龙江地区的关税管理,从1907年至1909年,先后建立了哈尔滨江关、绥芬河分关、瑷珲分关、三姓分关、拉哈苏苏分卡等关卡。
哈拉苏苏说的就是这里。
其他海关的照片
后来,后来,日本人来了,伪满洲国成立了~
海关依旧维持着原有的功能~
邮政的兴起~
这个旧址纪念碑应该建的比较早,后来让住宅小区给吞噬了~
百年海关,历尽沧桑~
海关旧址的绿化不错~
这个林子应该是现代人栽种的~
大清邮差~
海关与邮政是相辅相成的作用的~
邮差与邮车~
我在地图上看到这个海关旧址里有个伍连德纪念馆,特意来寻找,真的找到了~
可惜没开门,我们只能在外围参观~
伍连德、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博止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
1911年任东北防疫总处处长时,利用海关援助资金,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满洲里、齐齐哈尔、拉哈苏苏(同江)建立了四所直辖医院、平时应诊,疫时防治。
哈拉苏苏医院老照片~
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我们离开了伍连德纪念馆~
百年记忆,风云沧桑。志存高远,步履铿锵~
快要走出海关旧址时,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小景~
复原的海关场景~
上世纪初,在哈拉苏苏海关天分卡验货厂执行查验与厂执致查验、放行业务的外籍员工~
分卡验货厂老照片~
据说这是用旧烟囱改造的给过往船只指示方向的航标灯塔,俄式的,有点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