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第九天2007年10月1日--2007年10月5日
起始里程19173公里,终点里程19683公里,行驶里程469公里。
丽江古城半鸟瞰
第五天,丽江古城大研镇,2007年10月1日
十一国庆早上醒来,仍是头晕低烧腹泻,有些像高原反应又有些不像。
以前去黄龙3500米才有较为剧烈的反映的,丽江古城才2400米海拔。
在床上躺了一上午还是不见好。眼看这样将严重伤害我的游兴。
下午出去找了诊所打了四瓶吊针兼退烧针,慢慢好了起来。
黄昏时就有精神体力去逛丽江古城了。
丽江古城和大理古城的城镇规划格局完全不同,不同于大理古城方正棋盘式的布局,
丽江古城完全是依据溪流的流向来自由布局,建筑物的朝向也是灵活各异,不拘一格。
所以比起大理古城而言,进入丽江古城的街道有如迷宫。
大多数建筑依水而生,畔水而居,很多餐饮场所就布置在溪流柳树旁边,倒也有一番情趣。
丽江古城又称大研镇,商业化气息非常浓重,街道两边的建筑几乎全部用于餐饮酒吧,
购物,客栈等商业用途。原有的住家还是有一些的,但主要分布在商业价值较低的偏僻地带。
因为临近十一,古城里游人也非常拥挤,可谓是摩肩擦踵。
从地理来看,大理占据滇西要冲,西扼去保山,瑞丽边界,直到缅甸印度的关口。
大理也北扼滇藏公路,是云南去丽江中甸迪庆乃至西藏的要冲。自古以来开创王朝,生意兴隆自有其理。
考虑到以后像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的,日后也是前途不浅。
早年交通不便,丽江,香格里拉(以前叫中甸)等地的旅游还没发展起来时,大理的旅游就兴盛一时。
现在因为后者的兴起,大理的旅游有相对衰落之相,很多游客都是直接坐飞机或者昆明转飞机直杀丽江,
而对大理忽略不计。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只有一些从昆明座旅游大巴来的参加旅游团的游客才有机会到大理一游。其实对于外省的游客而言,
个人更推荐坐飞机到昆明,再座大巴到大理游苍山洱海,
或者只是经过大理直接座8-9小时汽车从昆明到丽江,再从丽江直接坐飞机回去。
虽然累一点,但感受一下沿途绝好的滇西北高原的风光是很超值的。
丽江自古以来也是扼云南进藏区的要冲,当地的大户居民也是做茶马生意发家,
以至于留下这么多做工精巧布局别致的建筑群落。
现在虽然茶马生意已成过去,但旅游业迅速的补充上来,日后发展机会当时不低,
只是个人希望不要过多发展,还是适当保留一点传统的味道才有自己可持续的生命力。
临近黄昏,光色一度还不错,拍了些照片,找了个上古城西南的小路上去,看了看古城半鸟瞰全景,
转到山上电视台附近的万古楼。得知进入这些收费景点,一方面要门票,另外还要搭买什么古城维护费80元,
可以在若干时间段内,可全丽江景点内若干时间段内通用,一看天色已晚,自己体力还在恢复中,
明天又要上到海拔3200米的高美古天文台参加活动。就搭上了一辆整好送客上山的士回客栈休息了。
这以后几天,因为活动繁忙和自己精力因素,竟然再也没有进入古城一游。
那些热门的木府大院,纳西古乐,玉龙雪山,以及近在客栈眼前的黑龙潭公园,我也一个也没去。
呵呵!这些都是炒作过度太热门的,我也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另一个关键也是这些全是要买门票和出示那80元古城建设费的。
呵呵!虽然我远道自驾而来,但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再来的,其实我老婆也是第二次日来丽江了。
我也就留些遗憾到下次解决吧!
建筑物拍亮一些
万古楼处拍古城西侧的丽江新城,图片左侧后方的玉龙雪山的雪山尖埋在云里,
其后几天也一直这样,客栈里很多客人一早座缆车上去,也都云遮雾盖,看不见什么东西,想看雪山还是请
在11月-4月的旱季来丽江。有些人花了300元在附近骑马上山也看不到什么,所以这一次我也没有上玉龙雪山。
古城主入口广场附近的嵌雪楼和水车
古城国庆期间正在办雪桃节,桃子都好贵,城里15元一斤,郊区10元,再远点8元。
古城里的溪流及旁边的餐饮场所,古城里消费很高的。
街道小巷,屋檐勾心斗角
街道小巷二,这张光线构图都比较满意。
溪流柳树餐馆
溪流边的照壁
(续第5日)
夕阳下的街道
石桥
石桥边的商铺上“柔软时光”四字很是让人遐想,可惜古城里太热闹
上山小径穿越的门楼
传统东巴工艺纸作坊,看到一本用这种纸制作的古色古香的笔记本很别致,
要价百多元就没买了,现在想还是要支持一下传统工艺的传承的
上山路上正好看到一个用传统木构架工艺建房子的现场,只是现在不用土砖了,都是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