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04-03 10:41 IP属地:未知
这条路现称泰山西路, 它由两段组成:前段为天地广场至半山腰中天门的盘山公路,全程14.35公里;后段是中天门到泰山极顶的高山索道,全长2078米。
该路是泰山旅游设施最完备和最现代化的登顶路,也是经济宽裕人士和有闲阶层首选的路,所以我们称之为最时髦的登山路。据统计,近年来经由这条路登上泰山的游客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经典的徒步登山路——由红门起始的登顶东路。对此,不知应该是为国人的经济状况改善喜悦,还是应该为泰山传统旅游方式受到严重冲击担忧?
这条路处处体现着现代人空前巨大力量对大自然的改造。由于有了现代化带来的快捷方便,沿着这条路上山,艰辛的跋涉攀登过程不复存在,登顶之途也由一段汗流浃背的历程,演变成节奏轻快、休闲舒适的交通工具大换乘。
这条路的现代化,进山伊始就体现无疑。天地广场是现代设计艺术与精湛施工手段再现中国古老建筑风格的上乘之作。稍上是民国年间采用现代技术建成的黑龙潭水库,高几十米的拦水大坝阻断古老的西溪,一处巍为壮观的人工瀑布横空出现(当时泰安仅仅是个巴掌大的小县城,现代化建筑凤毛麟角)。再往上就是水泥钢筋筑就、连绵几十华里、通达中天门的盘山公路。到达半山腰的中天门停车场,又可见一条钢筋铁骨的高山载人索道,悬挂在头顶的半空中往来穿梭。据称该索道是中国引进国外技术修建的第一条名山客运索道。从中天门上达岱顶月观峰南侧,落差607米,全长2078米,缆车在空中与山谷最深处的垂直距离有150米。建成之时在国内引起了不小轰动,并且由此开了国内名山大川大建特建索道的先河。
这条游览路的主要景点集中在三个区域,进山口附近的天地广场、冯玉祥墓、黑龙潭、百丈崖、阴阳界、长寿桥等;接近半山腰的的马蹄峪、香油湾、顺天桥、通天桥、 中天门等;以及中天门以上的增福庙、快活三里、斩云剑、云步桥、五松亭、对松山、十八盘、南天门等。但如果乘交通工具登山,这些景点只能从车窗里一瞥而过,或者从空中朦胧俯瞰,很难留下清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