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7-01-22 02:03 IP属地:未知
为抢救一条生命
1978年年底的一天夜里,在设在我国北方海拔2000多米高的一个山巅上的电视转播台里,紧张告急。
这里的一个机械工姑娘突然得病,身上高烧不止,不时发生休克。
人们给她吃药打针,这里备用的药品都给她用了,可是毫不见效,她的病情反而越发加重,四肢也开始僵直了。
这里是人迹罕见的山顶,四周是千古密林,离村庄有40多里。转播台的人们在这偏僻山顶碰到这种急事,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通往村子的穿过密林和悬崖的崎岖山路,已被大雪封住,在这漆黑的夜晚,根本无法辨认哪里可以通行。即使能背着病人去,他们深怕在这零下35度的酷寒中,招致不测。
转播台用无线电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
上级机关指示转播台说,他们在采取抢救措施,务要把病人的生命维护到天亮。
这一夜显得格外漫长。
人们通宵护理着病人,可是他们没有信心,觉得难以熬到天亮。病人终于在天亮前失去了知觉,四肢也麻木了。
人们焦虑不安,心都碎了,感到这一夜比哪一夜都长,总不见天亮。
天终于蒙蒙亮了。
突然,在劲风呼啸的天边响起了飞机的马达声。
正好上级机关也打来了电报:载送病人的飞机已出发,做好准备,到时接应飞机着陆……
有了使人得救的一缕希望和光明,然而又有一道难关把人们难住了。
这里没有直升飞机可以着陆的场地,转播台的院子太狭小,飞机无法着陆;再说,山巅上狂飙大作,飞机着陆后,一不小心,就会象吹翻纸张似地把飞机掀到深不见底的山谷中去。
但他们哪里知道,飞机里这时充满了战斗的情景。
乘务组员们的耳边还在萦绕着金正日同志恳切的嘱托。
昨晚,金正日同志得悉在千里迢迢北方的一所电视转播台里发生的意外,忧心如焚,夜不成眠,连夜采取措施。
他还指示有关部门,派直升飞机去载运病人,还指示保健部,做好各种抢救准备。他对他们反复叮嘱:“那个姑娘我们不去抢救,还能有别人救她吗?”
直升飞机乘务组员们一心遵循金正日同志的指示,下定决心,不管有天大的困难,也一定要安全地载运病人离开山区。他们冒着危险,排除万难,终于创造了奇迹,使飞机在尖尖的山顶平稳着陆。
机械工姑娘立刻被抬到机舱里了。
转播台的人们哽咽着欢呼着,飞机起飞了。
这时,按照金正日同志的指示在道人委所在地惠山正忙着进行准备,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病人还没送到医院,惠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就在开会讨论抢救病人的方案了。
在会上,医生、护士、保健部门干部一致表示决心,一定竭尽精诚和技术去抢救病人,同时采取了必要的应急措施。
病人被送到医院来了。
她早已不省人事,脉搏也停了。于是,首先给她停止活动的血管注射了急救的药液。
原来病毒已侵入了她的大脑,致使她四肢麻痹,各个脏腑器官的机能全被抑制,面对这垂危的病人,人们全力以赴,展开了抢救的战斗。
在这危机时刻,金正日同志从平壤送来的珍贵的药品到了医院。
这充满爱意的起死回生的药物浸入病人的体内,给她注入了生命。
关于机械工姑娘身患急病的消息一传开,人们都来医院探病,并带给她名贵的药品,道的负责干部虽然工作繁忙,也在病人的床边不分日夜地守着她。
病人在全医院、全道和全国的支援、至诚关心与护理下,呼吸渐趋正常,不久就恢复了知觉。
没过多久,她就痊愈,完全恢复健康,重返山顶的工作岗位了。
她不胜感激地说:
“在这世上,除了我们伟大领袖和金正日同志,再也没有人这样地珍视人、热爱人。他对人的热爱就是能使死人回生,活人永生的万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