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3-28 22:11 IP属地:未知
建造的过程,就像是造 iPhone 一样
苹果在对待追求产品细节上的极致同样保留到了这座大楼的设计上。
路透社2017年找了 20 位为这座大楼工作的现任或前任员工,拿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按照这些员工的说法,苹果把 Apple Campus 2 看作一台巨大的 iPhone——从管道、玻璃到电梯到按钮,都遵照了硬件设计那样的严苛标准。
屋顶从沙漠运来
为了纪念乔布斯,苹果将新园区中的礼堂命名为乔布斯礼堂( Steve Jobs Theater)。这个能够容纳 1000 人的大礼堂将成为未来苹果的产品发布中心。过去苹果租用过最大的格雷厄姆市政礼堂能容纳 7000 人,但即使是苹果开发者大会这样级别的活动也无法坐满整个礼堂。
不过礼堂最大的亮点是它的屋顶,它也号称是全球最大的、无支撑结构的碳纤材质屋顶,由 44 片扇形结构组成,需要先在迪拜的沙漠里进行组装测试之后再运回美国,总重量达到 80 吨。
看不到的东西也需要精心对待
比如天花板内侧——只有维修工才可能看到的那一侧——也需要像外侧一样打磨。乔布斯生前常说好木匠不会在家具靠墙那侧用烂木头。
光是苹果提供给承包商对木头使用的指导手册就长达 30 页
苹果还在建筑的设计上参考了自家产品
德国建筑师 de la Torre 说,苹果要求电梯的按钮看上长得就像是手机的 Home button 键。苹果高管认为 Home 键是一种理想尺寸、一种标准,是经历了多年实验的设计。
苹果认为门不能有门槛
一位前建筑经理解释说,这是因为如果员工步入大楼时因为门槛改变步态,他们会因此从工作中分心。
会议室门把手设计,苹果让承包商返工了一年半时间。等到完成的时候,对方的负责人都离职了
消防局为了消防标识开了 15 次会
苹果因为嫌弃原本通用的消防标识太丑,将大厦内所有标识重新设计,让它们看起来既实用又能够符合简约的美学理念。但每个标识的设计必须获得消防部批准才行。原圣克拉拉县消防局副局长 Dirk Mattern 与苹果开了 15 次会,他说 “我从来没在消防标识上花费过这么多时间。”
最终交付的时候,连指纹都不能留下
负责漆面的承包商 District Council 16 称工人在最终交付建筑时不能留下指纹,所以工人都得戴着手套施工。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8-3-28 22: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