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2-02 16:57 IP属地:未知
中国古代军旅诗中,常用“细柳营”、“细柳军”来形容那些纪律严明的兵营和军队,而把纪律松弛、毫无戒备的军营比作“霸上”、“棘门”。这个典故来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中的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名将周勃之子,袭父爵为条侯,初为河内太守。汉文帝六年(前174),为防止匈奴人入侵,汉军分别驻守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以戒备。
有一天,汉文帝到上述三个地方劳军。在霸上和棘门两地,皇帝车驾长驱直入,通行无阻,众将军恭敬相迎,毫无戒备。但到了周亚夫领军的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军营时,却发现“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为皇帝提前通报情况和打前站的人)至,不得入。”先驱通报天子来到,军门都尉却说,这里只知道将军的命令,不知道天子的昭示,把皇帝的车驾拒于门外。皇帝让人持节通知将军,要入营劳军,周亚夫这才传令开营门,但不许纵骑奔驰,文帝只得让人牵着马缰缓缓而行。周亚夫见到皇帝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执坚披锐,长揖而已。皇帝也急忙改行军礼,派人称谢说:“皇帝敬劳将军。”行礼后急忙离去。出了军门,群臣都大吃了一惊,出了一身汗,文帝却连声称善不已说:“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细柳整军”遂成为中国历史上严于治军的传世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