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路虎发现论坛 >  钢铁传奇:Mig-25的“以下犯上”之战

发表于 2012-05-04 16:49    IP属地:未知


动则至行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5-05 13:37    IP属地:未知


至高而揽胜,淡泊则发现; 辽远惟神行,坚守独卫士.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5-05 23:16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5-08 15:49    IP属地:未知

SR-71 比它快吧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5-08 16:42    IP属地:未知

当今世界上唯一两种能够突破马赫数 2.5热障的量产飞机:Mig-25、SR-71(A12)
两者最大飞行速度相似,但是 Mig-25飞行速度超过马赫3时需要师级以上批准,加之众所周知的人为原因,所以较少见到相关报道。
更重要的是:SR-71只是一种侦察机,结构特点导致高速机动能力太差。
真正能够和 Mig-25形成竞争关系的只有夭折了的 XB-70“北欧女神”计划和相对应的后续发展计划。
谈及“热障”问题,
当初 F35B STOVL项目谈及航母甲板耐热结构问题的时候大米曾经提出用钛合金作耐热层,这个方法确用在了 A12项目上;
不过实践中苏联人采用的是钢制耐热结构,这就是 Mig-25为钢制机身(准确地说“镍基合金钢”)而非传统铝合金的原因。
即便现在的金属加工能力,钛合金的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根本不可能用来生产量产型飞机。
老米后来的 A12开发实践也证实了这个问题,除了造价奢侈之外,钛合金结构强度过低,导致机身结构过“脆”而极易折断,完全没有机动性可言,以至“攻击侦察”型计划全面失败,最后被迫转型为“战略侦察型”。
当然,低劣的机身强度还使服役后的“黑鸟”有另外一个无以名状之痛:高达 30%的坠毁率……
猫眼看天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5-08 21:05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6-14 15:13    IP属地:未知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2-06-14 17:38    IP属地:未知

这是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飞机。LZ是一个爱国的军迷加车迷,致敬!顶!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