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8-03-31 15:09 IP属地:未知
一份关于这里的调查报告:调查人李敬东
-调查时间:2008年3月23日至27日
-调查地点:张家口市怀来县
-调查内容:春天来了,困扰北方的沙尘天气是不是也会接踵而至?在第29届奥运圣火于雅典成功采集点燃的那天,本报记者走进了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天漠。
1 “这里刚拍完奥运MV”
三月的塞外,风很硬。从北京向西,过八达岭,进怀来。山水之间,突然亮出一道金灿灿的沙丘。记者凭直觉:“天漠”到了。
“老乡,这是在拆什么?”记者问正在那里干活的老汉。
“拍戏搭的临时工棚。”正抡着锤子的老汉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记者聊着。
老汉姓佟,是“天漠”附近上古城村的农民,农闲时他爱来此转悠,有活儿就干点儿。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活计”经常有,每天工钱是三四十元。
“这里刚拍完奥运MV,名字叫《相信爱》,央视的官方主题宣传歌。”当地一农民经纪人告诉记者,不久前,在“天漠”拍摄时来了好多大明星。“这里风景独特,离北京又近,来拍戏的多啦!”
按照地图显示,“天漠”距北京地界只有18公里,到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难怪有人称其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
足足有30米高的“天漠”沙丘,北侧是清亮如带的官厅水库,南面是莽莽军都山脉。这里是个很大的“风口子”,但记者发现,四周方圆数十公里并无沙源。
当地民间有个传说,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看狂风劲吹,黄沙蔽日,便在此休息。当时,慈禧太后在这里倒了倒鞋里的沙子,后来沙子便越来越多,成了“天漠”。如今怀来县城的所在地沙城,即由此得名。
那么“天漠”究竟来自哪里?有人曾说它来自内蒙古;有人说它来自宁夏;也有人认为它的形成与外星或地磁有关;当地老人则说,这是月下老人给人间送喜赐福来了……似乎是个自然之谜,至今尚无定论。
“不管来自哪里,‘天漠’正如其名字,肯定是‘从天而降’,一点儿不用怀疑。”按照怀来县林业局副局长王月星的观点,天漠的形成与这里特殊的地形有关,他用农民簸粮食用的簸箕来解释,每年春季强劲西北季风裹挟的黄沙,受巍峨的军都山阻挡后,这里便形成了簸箕中心的“旋涡”,沙子就会不偏不倚地飘落而下,天长日久形成了“天漠”。
在“天漠”的周边,有一道崭新的人造工程———密密麻麻的网状绿格子。王月星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投资174万元试验推广的600亩“沙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项目。“等天气再暖和点,格子里面就能长出柠条(当地的一种植物)来,对风沙来说绝对是个克星。”
站在“天漠”之巅,极目四望。金色的沙丘,绿色的格子,与群山、湖泊等地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不禁使人发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当初记者脑海中“狂风满天吼,人被风沙愁”的假想,早已蒸发掉了。
2 当年的两个“有史以来”
离“天漠”最近的村叫龙宝山。从地理位置上讲,龙宝山处在怀来和北京延庆的交界处。
听村民讲,早些年龙宝山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不远处的山上。居民说,因为风太大,还缺水,地里什么庄稼都长不了,所以**让他们搬下来,靠近公路,想像着路通钱通。
但搬迁并没有给龙宝山的村民带来改观。村民李换娣回忆说,搬下来后情况更糟糕,不但有风,还有沙。以往农闲时端着饭碗蹲在家门口和邻居闲聊的日子再也没有了。“端着一碗饭出去,回头就要端着半碗沙回来。”当年村里有句顺口溜,“刮风不刮风,风沙半腿深,白天起风点油灯,黑夜起风土埋人。”
天气好的时候,在龙宝山就能看见北京境内绵延的长城。然而在北京,很少有人听说过龙宝山这个村子。当地居民都无可奈何地说,龙宝山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唯独让村民难忘的是,1999年5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到这里视察,这次视察标志着作为龙宝山一个象征性地标———沙尘暴,正在逼近北京。
随后来此考察的中科院专家也宣称,龙宝山附近是距北京地区最近的一个重要沙源地。从2001年3月1日开始,央视晚间7时30分的天气预报增加了一项内容:沙尘暴预报。
“那时因为沙尘暴频发,‘天漠’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怀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景波是个“老宣传”。他介绍说,当时他接待过的记者“一拨一拨”的,都是冲着“天漠”来的,媒体铺天盖地的悲观论调,一度给当地**带来极大的压力。
为改变京津地区的生态面貌,2000年国家投巨资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5个县(区、旗)。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仅环京地区在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规划中,投资总规模达558亿元。其中,河北省投资225亿元,这些投资将用于退耕还林、营造林以及水利治理工程。
张家口市林业局原局长白俊杰,在2002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接连两次使用了“有史以来”。“今年的造林项目是有史以来张家口生态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从整个工程看,有史以来张家口没像今年这样认认真真种树。”
有资料显示,当年张家口退耕还林达215.2万亩,加上其他造林项目,相当于以前河北全省一年的造林数量,治沙造林成了当地党委、**的头号工作。张家口市全体市委常委加上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每人分包一个区县,具体负责督导工程的实施。为确保造林质量,**还为农民购买了拉水抗旱的大桶。生态建设以空前的投资、空前的工作量在北京周围沙源地轰轰烈烈展开。
如今的塞北不仅生态好转了,人们的意识也强了,从龙宝山村墙上的标语就可见一斑。除了“计划生育富国强民”等国策,更多了“封山育林保护生态”、“防风治沙迎奥运”这样的绿色标语。 (本文来源:燕赵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