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03-24 23:29 IP属地:未知
在选择机油的时候,许多人第一个选择都是以机油的黏度为指针,但是在这里必需提醒使用者的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黏度与一般我们看到的黏度指数不太一样,黏度指的是机油在引擎内抵抗磨擦力的抗剪性,而黏度指数是指机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程度,黏度指数愈低,代表在相同温度下,机油的流动性愈低,反之,黏度指数愈高,即代表在相同的温度下,机油有更佳的流动性。
一般说来,机油都会有温度低变浓,温度高则变薄的特性,一旦机油的黏度指数太低,便意味着机油很容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无法提供全时的润滑效果。
想要使机油即使在引擎持续维持高温时,又可以同时拥有高黏度指数的稳定度,于是便有复级黏度指数机油的诞生,复级黏度指数中的W是指冬季的意思,即该种润滑油适合于寒冷天气下使用,不含W字母的类别适合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数字较小的油较稀薄,反之数字大的则表示油较厚稠,如果某种润滑油既通过低温试验,又可通过高温试验则称为复级润滑油,例如20W-50,表示这款机油具有SAE20、30、40、50等单级指黏度的特性,在引擎温度最低时具有黏度指数20,但是随着引擎温度的升高,机油仍然可保有30、40甚至在最高温度时可以达到50的黏度,简单的说,就是20W-50的机油同时符合SAE20W的零度高流动性,又符合SAE50的100度低流动性,可以提供引擎全时的保护,但是就算是复级机油,愈高温度流动性还是愈高,只是变化率没有单级油那么快,而两级的数字相差愈大变化率愈低。
虽然黏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特性,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黏度是什么----黏度是如何适用于机油的SAE等级对于正常工作温度的发动机的考虑,你仅需要知道黏度等级30,40,50,和60。无须考虑0W,5W,10W,15W,20W和25W这些冬天等级。因为这些是汽车制造厂根据北美冰雪地带冬天的形式条件提出的低于零度时的黏度。
让我们来关注从30到60这些重要的黏度等级:
SAE 30就是SAE30,不管"W"的前缀是什么--0W,5W,或者10W.
100℃的时候它符合Centistokes黏度等级:不低于9.3cST,不高于12.5cST.
SAE 40就是SAE40,不管"W"的前缀是什么--0W,5W,或者10W.
100℃的时候它符合Centistokes黏度等级:不低于12.5cST,不高于16.3cST.
SAE 50就是SAE50,不管"W"的前缀是什么--0W,5W,或者10W.
100℃的时候它符合Centistokes黏度等级:不低于16.3cST,不高于21.9cST.
SAE 60就是SAE60,不管"W"的前缀是什么--0W,5W,或者10W.
100℃的时候它符合Centistokes黏度等级:不低于21.9cST,不高于26.1c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