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交通安全宣传区 >  约翰 怀斯曼的生存手册

发表于 2009-02-05 20:29    IP属地:未知

第24节 不毛之地(1)
    大多数沙漠地带曾经都是一片沃土。能够在那里生存下来的动物都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与它们一样,求生者必须学会利用任何能使自己免受烈日毒晒的蔽荫所,尽可能减少体液流失,限制日常活动。从穿越沙漠的旅人中不断吸取生存的经验。
    有些地方,比如撒哈拉、中东沙漠,秘鲁和北智利沙漠以及蒙古的高比沙漠地区,日夜温差非常大。夜间空气中水蒸汽凝集可以得到珍贵的水。在南非的拉米坡沙漠,海风带来的湿雾提供了生命所必需的湿气。而在诸如西澳大利亚,北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莫哈乌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变化相对较小,很少有水蒸汽凝结,动植物都很稀少,生存也变得更加困难。有时,比如在坷拉哈维沙漠,生长着一些稀疏的草类和棘荆类灌木。即使在最空旷的环境中,有些生命也仍能存活。但是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发现它们。
    难得的雨水降临时——有些地区终年无雨——可能会滂沱而下,很快形成流动的洪水,很快又会被干涸的地表所吸收。在这期间,会有某些植物的短暂开花,快速生殖的动物借此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比如亚利桑那地区中生活的铲足蟾。
    沙漠降雨量和温度
    占南阿拉伯地区1/4面积的若布拉里地区四季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无降雨,但是冬季里甚至一天之内降雨量会超过30毫米,这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况。7月里白天气温高达48℃,夜间降至15℃,12月里气温日夜变化范围在26℃至零下6、6℃之间。
    6、1 水
    水是第一需要,找到水源至关重要。如果有了水应及时限定配给量。如果是在计划穿行沙漠的途中因车辆抛锚而受阻,你可能而且应在计划中已经标好了路途已知的绿洲、坎儿井或水洞。坎儿井可能会很深,需有吊桶和绳索才能提上来水。干涸河床底部的水洞经常是季节性的,上面通常会有前人覆盖的石板或枝条。
    远离已知水洞之地时,在干涸溪流转弯处的外湾最低处或沙丘之间的最低处向下奋力挖掘可能会找着水。炎热天气时不要劳作,流汗会带走更多的体液,而你又并非百分之百可以找着水。必须总能在丢失体液与可能的获得之间获得平衡。
    充分利用仙人掌类植物提供水源。利用沙漠中日夜间极大的温差可以凝结水蒸气取水。(见“必需物品”章中的“水源”部分)
    生存的希望
    这取决于能否有必需的水资源,同时要防止烈日毒晒和使失水量降至最低的能力。允许有丝微的负平衡。每失水两升应至少补充一升半的水分(4∶3)。身体流汗后要及时补水。这样才能使损害降至最低限度,而且也没有浪费珍贵的水资源。体液缺少并不会降低流汗量。淌汗是体内降温的机制之一,目的并非是排出水分。如果一次饮水过多,超过身体需求量,会随即被排泄,毫无益处。
    在无水而日温高达48℃的日子里,即使整天呆在阴凉棚里,也仅能维持两天半的时间。如果日温低于21℃,可能你可以坚持12日之久。
    如果你被迫向安全地带转移,所能跨越距离的长短依赖沿途你是否能获取水分而定。在日温高达48℃下,如果无水,即便昼伏夜行也只能步行40公里,白天能行走几公里就很幸运了。在同等气候条件下,拥有两升水,你将能够步行56公里,持续3天。除非每人拥有4、5升水,要不生存的机会不会继续增加,而在受过良好训练的同时又拥有坚毅的决心,则可能会创造奇迹。
    6、2 庇身棚与火源
    搭起帐篷以免阳光直晒才能休息。不要滞留在金属外壳的车辆或飞机里,在烈日下气温很快就会升高到让你无法忍受的程度。可以利用它们支撑帐篷,或者在机翼的阴影下搭建帐篷。要充分利用岩石突起和干涸河床的荫蔽,利用中空双层的方法来隔热防冷。(见“热带地区”)
    身处荒漠沙地时你也可以利用车辆或飞机残骸在沙地底下建一蔽身所。许多沙地生活的动物白天都藏身于地表之下,那里昼凉夜暖。沙地不允许你打隧道,你必须有支撑材料。
    为了节省能量和体液,在较冷的夜间修建你的避身棚。四周垒上石块可以防风沙,也可以借助干涸的河床壁,但要留心可能下暴雨或者经常有间断洪水的河床。
    如果利用织物搭帐篷,白天应将底边松开上卷,以增加空气流动,夜间可用岩石压紧。不要直接躺在热地上。只有将床搭高,身下的空气才能流动循环。
    夜间需要生火取暖和烧水。上升的烟火会成为引人注意的信号,对获救会有利。沙漠地带的各类灌木都很易于点然。如果地面完全空旷无物,车辆上的汽油和其他燃料与细沙混和放在容器里,也会燃烧得很好(这也是引燃其他火堆的简便方法)。骆驼、驴子和其他动物的粪便也很易于燃烧。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29    IP属地:未知

第25节 不毛之地(2)
    6、3 衣 物
    穿上衣物既有助于防止日晒,也可减少体液流失和夜间保暖,以及防止蚊虫叮咬和棘刺刺伤等。这里穿着的衣物应该轻便,宽松而且合身,在衣层与身体之间有空气层可以隔热保暖。长裤比短裤更能防护蚊虫叮咬(在白天还能很好地防日晒)。
    不要轻易脱下衣服,否则不仅有被灼伤的危险,还会增加流汗。但要尽可能穿得宽松以便有隔热的空气层,这时流汗可以使体内有效地降温。
    头巾
    背部附着一块方布的帽子会对头颈部有所保护,仿制沙漠地带生活居民所戴的头巾效果会更好。你需要一块大约120平方厘米的布料,一块更小如手帕大小的布料,和一条布带以便将前两者缝合在一起。
    用手帕布作为顶部,那片大块布料沿对角线折叠,放在手帕上,长边朝前,用布条沿头部四周将它们扎住,允许方便取带。这既可防晒又能隔热,既很凉爽又可防护沙暴迷眼。夜间睡觉时放在面部可以防寒。
    护眼
    护目镜或太阳镜这时会派上用场。由于护目镜多为极地地区生活所设计,其时可能并非很适用。用烟灰涂抹在眼睑以下的面部上会减少亮光反射造成眼部的伤害。一条宽窄适宜的条带在前面可以防护眼睛免受各种反射的闪烁光和风沙的危害,相应位置上要留一对小缝以便眼睛能方便地发挥功能。
    鞋
    不要赤脚走在热沙上,等到感觉灼烫时已经晚了。光脚时皮肤可能会被烫起泡,甚至引起化脓感染。也不要穿平底凉鞋,那样脚趾同样会暴露在外面。如果没有很适合的鞋子,可以临时用布凑合自制一双。
    6、4 食 物
    过热会使人失去胃口——不过也不必强迫进食。蛋白类食品会增加体内产热,加快水分散失,消化过程也需消耗大量水分。如果缺水就尽量减少进食,可以仅仅进食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和疏菜等。
    在沙漠地区,食品也很易腐坏。任何贮存制品,一旦开了口,就应一次吃光,或者重新封紧存放于阴凉处。苍蝇或其他飞虫会突然而至,落在没盖好的食品上。
    植物类
    远离绿洲和水源之地,蔬菜比其他灌木或野草类的植物更难觅见。即便在半沙漠化地区也是如此。但野草也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时量也比较充足。灌木丛中的阿拉伯胶树会提供可食的荚豆。当心胶树的棘刺,但可以尝试其他柔嫩的部分——花、果实、种子、嫩枝和嫩树皮。
    撒哈拉和高比地区的野草既无营养味道也不好,但那里也可以见到瓜类植物家族的成员——沙漠葫芦,它的长藤在地面上能蔓延4、5米,既可以咀嚼那富含水分的藤茎,也可食用花和类似橙状的果实。瓜籽可以煮熟或炒熟食用。
    墨西哥沙漠地带生长的威廉斯仙人球有着棘厚而粗糙、末端锐尖的叶子。主茎可以食用,如同一根烛台,顶端有一开花的脑袋。在掌状厚叶的端部切开,可以吮吸里面的水分。
    动物类
    沙漠地带也会有多种已经适应环境的动物,白天里它们隐蔽在地表以下的沙洞里以及其他可能的阴凉之地。比如那些昆虫,爬虫,一些小啮齿类动物和某些适应性强的高级哺乳动物,如北非芬尼克狐、澳洲袋狸、高比大沙漠里的刺猬以及北美杰克兔等等——所有这些哺乳类都会成为你的美味。
    此外,还有壁虎、蜥蜴和蛇类等。在曾有很好的水源之地,乌龟和两栖类生存了下来。撒哈拉沙漠中有小沙鼠,中东地区有薮猫和鬣狗,新渥尔德地区有更格芦鼠和效狼。在苛拉哈维地区有用自身尾巴遮阴的松鼠,还有能从叶汁中吸取所有水分的瞪羚。当然,大多数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的出现本身就表明这里离水源已经不远了。不过鸟类的羽毛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许多鸟类的生活和繁殖地可能会离水源地带很远。
    6、5 健康与保健
    多数沙漠病都起因于过度暴露于烈日高温之中。全身着衣,直至太阳落山才走出避阴所会避免以下病症的发生。
    □经常会出现便秘和尿痛,缺盐会导致腹部绞痛。
    □持续性大汗淋漓,同时衣物不断摩擦,会产生汗孔阻塞以及令人很不舒服的皮肤痛痒。
    □被烈日严重灼伤,以及因热引起的肌肉痉挛导致热衰竭和热休克都是很危险的。逐渐增加活动量,日常进行日光浴会增强你的抵抗能力——前提是有充足的饮水供给。
    □大量微生物会攻击微湿的体表——腋窝、鼠蹊和脚丫等隐蔽处。预防疗法是注意保持这些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警告:小心沙漠痛!
    在沙漠地带生存,有时即便最微不足道的伤口也可能会引起感染,尤其是在不及时给予治疗的时候。刺入皮肤中的棘刺应该尽可能早地拔去。在皮肤擦伤处,大块红肿疼痛的斑点可能会发展到使你无法行走的地步。用干净的纱布包扎每一块伤口。
    充分利用可以得到的医疗援助。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0    IP属地:未知

第三章 气候与地形
第26节 热带地区(1)
    热带丛林中万物生机勃勃,也包括疾病——细菌会以惊人的速率繁殖——和各种寄生虫。大自然会提供充分的水、食物和各种建筑材料。当地的土著人依靠狩猎和采集野果已经生存了上千年。
    土著居民除了穿戴少量饰物外,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作为新来者,由于不习惯众多的蚊虫和水蛭,更不能忍受裸露身体在密林之间穿梭,需要尽可能多地穿些衣服。流汗会把衣服浸湿,但也比被蚊虫叮咬,被棘刺划得遍体鳞伤要好得多。不到休息时不要随便脱去湿衣服。在百分之八九十的湿度下,除非日晒或火烤,否则也没法弄干它。不断被流汗浸湿的衣物会很快变旧易破。
    赤道周围及亚热带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就是炎热,高降雨量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湿度,当然高海拔地区会出现例外。在低海拔地区,温差日夜变化很少会超过10℃,日常气温为37℃。在海拔1500米以上夜间经常会结冰。下雨会带来丝微的凉意,但雨停之后,气温很快又会上升。
    暴雨常伴随着雷电,击向树顶,潺潺细流转眼间会成为滔滔巨浪,河水会很快上涨至警戒水位,但雨一停,同样转眼间又恢复原位。狂风暴雨常见于夏末之季。飓风、龙卷风和台风沿着海面生成发展,会引起海啸。登陆之处房屋倒塌,林木摧毁,破坏力极强。选择宿营地时要确信你不会受任何潜在洪水的困扰。即便在旱季,季风也会带来每日一次的降雨,而雨季之中更是整天持续有雨。在东南亚,印度洋海域来的季风会带来雨季,而从中国大陆刮来的北风则会带来旱季。
    热带地区的昼夜是等长的,黑夜来临很快,天空会在短暂的时间内突然间黑下来。
    7、1 丛林和沼泽
    赤道地区热带雨林
    沿着亚马逊河域和刚果盆地延伸,穿过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以及太平洋几座孤岛的赤道线上,分布着大量原始的热带雨林,这些雨林地区的气候几乎千篇一律。年降雨量平均1500~3500毫米,夜间气温30℃至20℃不等。
    在尚无人类真正涉及的原始雨林中,高达60米的巨木直上云霄,顶冠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大树底下,稍矮的林木生长得也是如此地茂密,很少会有阳光透过层层枝叶直射到地面上。幼苗奋力生长以便尽可能多地吸收光能,藤茎缠绕奋力向上。苔藓、地衣和草本植物顶开厚厚的一层落叶顽强生长,大量的真菌生存于腐木与落叶之中。
    在原始丛林中会相当凉爽,地面丛生的植物却会阻碍前行的道路。能见度也只有大约50米远,很容易迷失方向,从空中也很难发现迷失于丛林中的人。
    求救信号
    树丛会挡住烟雾,不易被察觉,尤其是在有浓雾的地区。将信号分布于宽阔空旷之地,通常在河湾边,或者直接放在固定于河面的木筏上,效果会更好。
    次生丛林
    在日光贯穿树林之地,植物生长蔓延相当快,主要指沿河两岸地带,原始丛林边缘地区以及原始林中被人为砍伐或烧荒耕植之地。一旦被抛荒之后,很快就会有大片植物生长,从中留意寻找,你也许能发现散落幸存于野生植物中的可耕种农作物物种。
    次生丛林中生长的草类,羊齿类,小灌木和各种蔓生植物一般每年能长高2~3米。从中穿行将是缓慢而艰难的,经常要借助宽刃刀或马来砍刀才能砍出道来。尽管努力,能见度可能也不超过几米。许多丛林植物都生有棘刺,密生的丛林会使你无法穿行,甚至会走投无路。
    有时,比如在南美的比利兹,丛林树木比较矮小,阳光能达地表,那里密集生长着各种更低矮的树种。
    亚热带雨林
    纬度在10°之内的赤道两侧,如中南美洲、马达加斯加、西印度半岛、缅甸、越南、东南亚和菲律宾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会遇到季节性降雨量减少的情况,甚至会发生干旱,但雨季到来时会重新开始周期性降雨。由于季节差异,使得这些地区生长着更多的落叶树种,这样更多的阳光可以到达地表,低矮树种生长也更为密集。
    高山林
    在热带地区海拔高达1000米以上时,热带雨林的周边地带开始逐渐被高山林木取代之。大约在海拔1240米左右,分布的已完全是高山林木了,比如哥特山脉,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兹高原和中非的月亮山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冰帽雪峰之间,处于同一等高线的山坡跨度多变,形成类似环形山似的奇景。
    盐渍沼泽
    海岸边受制于潮水控制的区域,适于沼泽地区的小红树生长繁茂,可以高达12米,错综复杂盘绕的树根会使登陆或离岸都很困难。能见度也很低,前进很难。行走900米的距离可能会需要12小时,有时会有足够宽的孔道可以让木筏穿行,但通常只能单人穿越。
    马来西亚海滨,太平洋海域岛屿,西非,奥里诺科河,中南美洲,恒河入海口等很多地方都有红树沼泽地。在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入海口处的沼泽之中都分布着许多光秃秃的树木,烂泥沼泽散发着恶臭。潮水可以上涨12米。
    红树沼泽中处处都显露着敌意,有着从水蛭和蚊虫到大鳄鱼等等危害甚重的家伙。如果不幸撞上它们要尽快设法逃脱。沼泽之中如果有河道,你也许可以乘木筏前行。你不会在红树之间饿死的,那里有充足的可食植物,水中也有许多鱼类。在浅水处能见着蟹,软体动物,鲶鱼等。还有许多栖息在树上的各种水陆两栖动物,如水獭貘、犰狳以及更靠近陆地生活的动物。
    在近岸处的红树林中,也可常见一些冷棕榈林——所有种类棕榈树茎尖柔嫩的生长点都是可食的。
    如果被迫困守在沼泽之中,可以通过树干上盐渍和其他污物线来判断涨潮的最高水位。在这水位之上设法建一吊床。要保护自己免受蚂蚁和蚊虫的叮咬。
    无论在何类沼泽之中,火堆都必须建在相对平坦的台面上。枯死的树枝可用作燃料,选择那些尚未完全腐烂的枯枝条。
    淡水沼泽
    江湖及陆地草原地带的低沼之地也可存在着一些淡水沼泽。那里生长着大片棘刺满枝的低矮灌木,芦苇和野草等,偶尔也有矮棕榈。行进时会因为它们而变得困难。能见度有时也只有几米,不过这里野生资源相当丰富,生存应该不成问题。淡水沼泽地可能没有想像中那么糟,其间经常会零星点缀着小块陆地,这样会使你不必总是呆在齐胸深的污水中。通道也会出现天然的通路,也可利用各种材料来构建你的木筏。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1    IP属地:未知

第三章 气候与地形
第27节 热带地区(2)
    7、2 庇身之所
    生存于热带地区,建棚用的材料一般都很充足。在日光直射而气温又很高的地点建棚时,可以采用双层房顶以便隔热,多数热量都消散在上层,两层之间的空气对流可以保持凉爽的室内环境。双层间距一般应为20~30厘米。只要选择好角度,即便把会渗水的衣料折成双层也可以很好地防漏。
    7、3 火 源
    热带雨林每件物品可能都会散发着湿气。收集仍然直立的死树干,剥去外皮,可用来生火。干燥的竹材是生火用的很好材料,应贮存一些备用。白蚁巢也一样好用。
    7、4 食 物
    这里可以很容易采摘到大量可食的水果,植物根茎和叶子。香蕉、木瓜、芒果和无花果都很易于辨认(木瓜是少数具有白色汁液却可食的植物之一)。东南亚分布的榴莲树,结着很大的刺果,闻起来让人皱眉,吃起来却很香。
    棕榈类的嫩茎生长锥可以食用。芋头、野马铃薯以及某些种类的山药在准备食用之前应先除去毒素。如果你不能肯定通过各种测试后的植物是否绝对无毒,那么你可能会发觉热带地区富含各种可食用资源的观点难以成立。
    可食性动植物
    通过狩猎你能获得鹿、猪、猴类以及其他各种猎物,另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布置陷阱。
    在原始雨林中,大多数鸟类都把光阴消磨在生长着各种浆果和其他类果实的树冠丛中。可以在空旷地上布好陷阱,用各种水果引诱它们。有些鸟类,比如亚洲犀鸟,也食用蜥蜴和蛇类。陷阱也可布置在靠近河边的地带(见“食物”章“陷阱及其布置”)。用鱼类或猎物的杂碎内脏器官作诱饵,会捕到鱼鹰和其他在河边觅食的肉食性鸟类。
    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鹦鹉及其近亲们,每天清晨它们都会鸣唱不已,相当机灵,在布置陷阱前,应使它们习惯于捉食诱饵。
    蛇也易于捕捉。设法寻找无毒的大蟒。蛇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利用夹棍捉拿它们(见“食物”章“狩猎”)。
    从河里寻求食物
    河流中生存着多种生物:鱼类、昆虫和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如果缺乏渔具,可以用堤坝堵住小池的出入口,然后将水弄走。泥地里存在的各种鱼儿数量之多会让你吃惊。学会布置陷阱。也可挥动树根和蔓藤条使鱼儿晕头转向浮出水面(见“食物”章“捕鱼”)。
    鱼肉很易消化而且富含蛋白质。许多丛林中生活的人仍依赖鱼肉提供必需的营养,不过在热带地区死鱼很快就会腐坏。应将捕获的鱼儿彻底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尽快煮熟食用。不要用烟熏或晾干的方法保存,那样会是徒劳的。缓水流中生活的鱼儿可能会染有寄生虫。为了保险起见,应沸煮20分钟。在当地居民用作处理脏物的水域,鱼类可能会携有绦虫及其他危害人类的人体寄生虫,水中也可能会存活致人生病的阿米巴虫。饮水应煮沸。
    河流自身也孕含着危险,在亚马逊,奥里诺科河和南美的巴拉圭流域可以见到凶猛肉食性的比拉鱼。电鳗游动缓慢,也不富有攻击性,但它们能生长很大,可以释放500伏或更高的电压。热带南美及西非河流中也可见到黄貂鱼。当心鳄鱼,短吻鳄及水蛇。抓鲶鱼时也要小心,它有很尖锐的背鳍和带刺的鳃盖。
    7、5 当心危险
    不要光脚
    保护腿脚部免受损伤需要穿上结实耐用的靴子,它可以使你免受水蛭、沙蚤和蜈蚣攻击。可用布或树皮制成绑腿。
    当心昆虫
    穿越丛林时,你会不断受到蜜蜂、马蜂或大黄蜂的侵扰,甚至主动发起攻击,尤其是大黄蜂,被它刺中会非常疼痛。任何暴露在外的皮肤包括脸部都会成为易受攻击的部位。跑吧!但记住别丢三落四,因为你可不愿再回过头来取回它们。护目镜有助于保护眼睛。
    在干活流汗时,渴求盐分的昆虫会闻之而动,落在各处正在流汗的部位。很不妙的是,同时它们也会叮人。防护好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
    当心其他侵袭者
    休息时衣服和靴子都应放离地面,这样会大大减少蝎子、蛇和其他讨厌家伙的可乘之机,在穿戴之前将衣物抖一抖,检查一遍。在把手伸入口袋前可要谨慎一点。走路时也得当心,蜈蚣喜欢暖和之地,包括人体的隐秘部分。
    当心毛毛虫
    蚊子和水蛭会吸你的血,被蜈蚣或蝎子咬中更会剧痛难忍。此外你还得当心毛茸茸的毛毛虫。沿着它们爬行的方向小心将其弹开,否则一旦纤细的毒毛沾在皮肤上,会引起痛痒,产生皮疹,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甚至会引起皮肤化脓。
    当心蚊子
    头部用网纱遮住,或者系上恤衫或背心,尤其是在黎明与傍晚时分。最好用条布系在头上,下垂宽度大约45厘米,并将下垂部分切开成须状长条,围在脸部和后颈部周围。
    夜间要盖好全身,包括手部。用竹条或枝条弯曲支撑起衣物或大的叶片,形成“迷你蚊帐”,罩住上半身。油脂或泥浆涂抹在手上和脸部都可以逐退蚊虫。在宽大的帐篷里,有烟的火堆会有助于驱赶蚊虫。
    当心水蛭
    水蛭常生活于地面或附着于植物的茎枝叶片上,尤其是在潮湿地区。它们随时准备着吸附到动物身上,饱餐一顿血液。被水蛭叮上并不很痛,但它们会分泌一种天然抗凝血酶,使得伤口流血不止。顺其自然的话,饱餐之后它们会自觉脱落,但是作为被吸附咬中者,你必须做些什么——不要生硬地扯拽它们,很可能头部被扯开,口器却留在伤口内,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可在受伤部位抹些盐水或酒精,也可用燃着的烟头去烧它(吸烟的益处之一)。
    当心寄生鲇
    这种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体型很小的吸血鲇鱼,长约2、5厘米,全身近乎透明,非常纤细,靠从其他鱼类的鳃部吸血过活。据报道它能游进水中排尿的游泳者的尿道中——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当然微乎其微,但假如发生,结果是很惨的,因为其鳃盖有可以竖起的硬刺。护好生殖器,也别在水下排尿!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1    IP属地:未知

第25节 不毛之地(2)
    6、3 衣 物
    穿上衣物既有助于防止日晒,也可减少体液流失和夜间保暖,以及防止蚊虫叮咬和棘刺刺伤等。这里穿着的衣物应该轻便,宽松而且合身,在衣层与身体之间有空气层可以隔热保暖。长裤比短裤更能防护蚊虫叮咬(在白天还能很好地防日晒)。
    不要轻易脱下衣服,否则不仅有被灼伤的危险,还会增加流汗。但要尽可能穿得宽松以便有隔热的空气层,这时流汗可以使体内有效地降温。
    头巾
    背部附着一块方布的帽子会对头颈部有所保护,仿制沙漠地带生活居民所戴的头巾效果会更好。你需要一块大约120平方厘米的布料,一块更小如手帕大小的布料,和一条布带以便将前两者缝合在一起。
    用手帕布作为顶部,那片大块布料沿对角线折叠,放在手帕上,长边朝前,用布条沿头部四周将它们扎住,允许方便取带。这既可防晒又能隔热,既很凉爽又可防护沙暴迷眼。夜间睡觉时放在面部可以防寒。
    护眼
    护目镜或太阳镜这时会派上用场。由于护目镜多为极地地区生活所设计,其时可能并非很适用。用烟灰涂抹在眼睑以下的面部上会减少亮光反射造成眼部的伤害。一条宽窄适宜的条带在前面可以防护眼睛免受各种反射的闪烁光和风沙的危害,相应位置上要留一对小缝以便眼睛能方便地发挥功能。
    鞋
    不要赤脚走在热沙上,等到感觉灼烫时已经晚了。光脚时皮肤可能会被烫起泡,甚至引起化脓感染。也不要穿平底凉鞋,那样脚趾同样会暴露在外面。如果没有很适合的鞋子,可以临时用布凑合自制一双。
    6、4 食 物
    过热会使人失去胃口——不过也不必强迫进食。蛋白类食品会增加体内产热,加快水分散失,消化过程也需消耗大量水分。如果缺水就尽量减少进食,可以仅仅进食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水果和疏菜等。
    在沙漠地区,食品也很易腐坏。任何贮存制品,一旦开了口,就应一次吃光,或者重新封紧存放于阴凉处。苍蝇或其他飞虫会突然而至,落在没盖好的食品上。
    植物类
    远离绿洲和水源之地,蔬菜比其他灌木或野草类的植物更难觅见。即便在半沙漠化地区也是如此。但野草也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时量也比较充足。灌木丛中的阿拉伯胶树会提供可食的荚豆。当心胶树的棘刺,但可以尝试其他柔嫩的部分——花、果实、种子、嫩枝和嫩树皮。
    撒哈拉和高比地区的野草既无营养味道也不好,但那里也可以见到瓜类植物家族的成员——沙漠葫芦,它的长藤在地面上能蔓延4、5米,既可以咀嚼那富含水分的藤茎,也可食用花和类似橙状的果实。瓜籽可以煮熟或炒熟食用。
    墨西哥沙漠地带生长的威廉斯仙人球有着棘厚而粗糙、末端锐尖的叶子。主茎可以食用,如同一根烛台,顶端有一开花的脑袋。在掌状厚叶的端部切开,可以吮吸里面的水分。
    动物类
    沙漠地带也会有多种已经适应环境的动物,白天里它们隐蔽在地表以下的沙洞里以及其他可能的阴凉之地。比如那些昆虫,爬虫,一些小啮齿类动物和某些适应性强的高级哺乳动物,如北非芬尼克狐、澳洲袋狸、高比大沙漠里的刺猬以及北美杰克兔等等——所有这些哺乳类都会成为你的美味。
    此外,还有壁虎、蜥蜴和蛇类等。在曾有很好的水源之地,乌龟和两栖类生存了下来。撒哈拉沙漠中有小沙鼠,中东地区有薮猫和鬣狗,新渥尔德地区有更格芦鼠和效狼。在苛拉哈维地区有用自身尾巴遮阴的松鼠,还有能从叶汁中吸取所有水分的瞪羚。当然,大多数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的出现本身就表明这里离水源已经不远了。不过鸟类的羽毛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许多鸟类的生活和繁殖地可能会离水源地带很远。
    6、5 健康与保健
    多数沙漠病都起因于过度暴露于烈日高温之中。全身着衣,直至太阳落山才走出避阴所会避免以下病症的发生。
    □经常会出现便秘和尿痛,缺盐会导致腹部绞痛。
    □持续性大汗淋漓,同时衣物不断摩擦,会产生汗孔阻塞以及令人很不舒服的皮肤痛痒。
    □被烈日严重灼伤,以及因热引起的肌肉痉挛导致热衰竭和热休克都是很危险的。逐渐增加活动量,日常进行日光浴会增强你的抵抗能力——前提是有充足的饮水供给。
    □大量微生物会攻击微湿的体表——腋窝、鼠蹊和脚丫等隐蔽处。预防疗法是注意保持这些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警告:小心沙漠痛!
    在沙漠地带生存,有时即便最微不足道的伤口也可能会引起感染,尤其是在不及时给予治疗的时候。刺入皮肤中的棘刺应该尽可能早地拔去。在皮肤擦伤处,大块红肿疼痛的斑点可能会发展到使你无法行走的地步。用干净的纱布包扎每一块伤口。
    充分利用可以得到的医疗援助。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2    IP属地:未知

第三章 气候与地形
第26节 热带地区(1)
    热带丛林中万物生机勃勃,也包括疾病——细菌会以惊人的速率繁殖——和各种寄生虫。大自然会提供充分的水、食物和各种建筑材料。当地的土著人依靠狩猎和采集野果已经生存了上千年。
    土著居民除了穿戴少量饰物外,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作为新来者,由于不习惯众多的蚊虫和水蛭,更不能忍受裸露身体在密林之间穿梭,需要尽可能多地穿些衣服。流汗会把衣服浸湿,但也比被蚊虫叮咬,被棘刺划得遍体鳞伤要好得多。不到休息时不要随便脱去湿衣服。在百分之八九十的湿度下,除非日晒或火烤,否则也没法弄干它。不断被流汗浸湿的衣物会很快变旧易破。
    赤道周围及亚热带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就是炎热,高降雨量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湿度,当然高海拔地区会出现例外。在低海拔地区,温差日夜变化很少会超过10℃,日常气温为37℃。在海拔1500米以上夜间经常会结冰。下雨会带来丝微的凉意,但雨停之后,气温很快又会上升。
    暴雨常伴随着雷电,击向树顶,潺潺细流转眼间会成为滔滔巨浪,河水会很快上涨至警戒水位,但雨一停,同样转眼间又恢复原位。狂风暴雨常见于夏末之季。飓风、龙卷风和台风沿着海面生成发展,会引起海啸。登陆之处房屋倒塌,林木摧毁,破坏力极强。选择宿营地时要确信你不会受任何潜在洪水的困扰。即便在旱季,季风也会带来每日一次的降雨,而雨季之中更是整天持续有雨。在东南亚,印度洋海域来的季风会带来雨季,而从中国大陆刮来的北风则会带来旱季。
    热带地区的昼夜是等长的,黑夜来临很快,天空会在短暂的时间内突然间黑下来。
    7、1 丛林和沼泽
    赤道地区热带雨林
    沿着亚马逊河域和刚果盆地延伸,穿过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以及太平洋几座孤岛的赤道线上,分布着大量原始的热带雨林,这些雨林地区的气候几乎千篇一律。年降雨量平均1500~3500毫米,夜间气温30℃至20℃不等。
    在尚无人类真正涉及的原始雨林中,高达60米的巨木直上云霄,顶冠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大树底下,稍矮的林木生长得也是如此地茂密,很少会有阳光透过层层枝叶直射到地面上。幼苗奋力生长以便尽可能多地吸收光能,藤茎缠绕奋力向上。苔藓、地衣和草本植物顶开厚厚的一层落叶顽强生长,大量的真菌生存于腐木与落叶之中。
    在原始丛林中会相当凉爽,地面丛生的植物却会阻碍前行的道路。能见度也只有大约50米远,很容易迷失方向,从空中也很难发现迷失于丛林中的人。
    求救信号
    树丛会挡住烟雾,不易被察觉,尤其是在有浓雾的地区。将信号分布于宽阔空旷之地,通常在河湾边,或者直接放在固定于河面的木筏上,效果会更好。
    次生丛林
    在日光贯穿树林之地,植物生长蔓延相当快,主要指沿河两岸地带,原始丛林边缘地区以及原始林中被人为砍伐或烧荒耕植之地。一旦被抛荒之后,很快就会有大片植物生长,从中留意寻找,你也许能发现散落幸存于野生植物中的可耕种农作物物种。
    次生丛林中生长的草类,羊齿类,小灌木和各种蔓生植物一般每年能长高2~3米。从中穿行将是缓慢而艰难的,经常要借助宽刃刀或马来砍刀才能砍出道来。尽管努力,能见度可能也不超过几米。许多丛林植物都生有棘刺,密生的丛林会使你无法穿行,甚至会走投无路。
    有时,比如在南美的比利兹,丛林树木比较矮小,阳光能达地表,那里密集生长着各种更低矮的树种。
    亚热带雨林
    纬度在10°之内的赤道两侧,如中南美洲、马达加斯加、西印度半岛、缅甸、越南、东南亚和菲律宾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会遇到季节性降雨量减少的情况,甚至会发生干旱,但雨季到来时会重新开始周期性降雨。由于季节差异,使得这些地区生长着更多的落叶树种,这样更多的阳光可以到达地表,低矮树种生长也更为密集。
    高山林
    在热带地区海拔高达1000米以上时,热带雨林的周边地带开始逐渐被高山林木取代之。大约在海拔1240米左右,分布的已完全是高山林木了,比如哥特山脉,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兹高原和中非的月亮山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冰帽雪峰之间,处于同一等高线的山坡跨度多变,形成类似环形山似的奇景。
    盐渍沼泽
    海岸边受制于潮水控制的区域,适于沼泽地区的小红树生长繁茂,可以高达12米,错综复杂盘绕的树根会使登陆或离岸都很困难。能见度也很低,前进很难。行走900米的距离可能会需要12小时,有时会有足够宽的孔道可以让木筏穿行,但通常只能单人穿越。
    马来西亚海滨,太平洋海域岛屿,西非,奥里诺科河,中南美洲,恒河入海口等很多地方都有红树沼泽地。在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入海口处的沼泽之中都分布着许多光秃秃的树木,烂泥沼泽散发着恶臭。潮水可以上涨12米。
    红树沼泽中处处都显露着敌意,有着从水蛭和蚊虫到大鳄鱼等等危害甚重的家伙。如果不幸撞上它们要尽快设法逃脱。沼泽之中如果有河道,你也许可以乘木筏前行。你不会在红树之间饿死的,那里有充足的可食植物,水中也有许多鱼类。在浅水处能见着蟹,软体动物,鲶鱼等。还有许多栖息在树上的各种水陆两栖动物,如水獭貘、犰狳以及更靠近陆地生活的动物。
    在近岸处的红树林中,也可常见一些冷棕榈林——所有种类棕榈树茎尖柔嫩的生长点都是可食的。
    如果被迫困守在沼泽之中,可以通过树干上盐渍和其他污物线来判断涨潮的最高水位。在这水位之上设法建一吊床。要保护自己免受蚂蚁和蚊虫的叮咬。
    无论在何类沼泽之中,火堆都必须建在相对平坦的台面上。枯死的树枝可用作燃料,选择那些尚未完全腐烂的枯枝条。
    淡水沼泽
    江湖及陆地草原地带的低沼之地也可存在着一些淡水沼泽。那里生长着大片棘刺满枝的低矮灌木,芦苇和野草等,偶尔也有矮棕榈。行进时会因为它们而变得困难。能见度有时也只有几米,不过这里野生资源相当丰富,生存应该不成问题。淡水沼泽地可能没有想像中那么糟,其间经常会零星点缀着小块陆地,这样会使你不必总是呆在齐胸深的污水中。通道也会出现天然的通路,也可利用各种材料来构建你的木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4    IP属地:未知

第28节 车辆
    在准备沙漠旅行之前,大号油箱应充满油料,贮水容器也应足够。利用大油桶可以多盛一些水和汽油。
    在松软沙地上仅有千斤顶是不够的,应带上气垫,可利用车辆的排气管进行充气。油路和进气管的入口都需装有过滤器。必须安装相应的沙地轮胎,带上沙板以便车辆陷入松沙之中可以垫在下面使车辆重新回到道路上。
    为了适应高海拔特殊情况,汽化器需要改装。在丛林地区,防刺轮罩会减少轮胎被刺破的危险。冰雪地带也应有相应的防滑轮胎、传动链及抗凝油料。发动机需要特别的调试以适应特殊的气候条件,同时可以减少耗费。备用轮胎和良好的工具箱很明显是必需的。
    8、1 酷热气候下
    即使你已经根据相应气候对车辆装备进行了调整,仍有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
    穿越沙漠地带时,相当大的日夜温差会使金属变形,增加油箱或水桶泄漏的危险。
    警告:在热带区域或阳光直射的温带地区,熟睡者或受伤人员独自留在封闭车厢里是相当危险的。如果迫不得已,至少应将车窗打开以便通风(车辆散发的热废气高到一定浓度足以致命)。即便车辆停在阴凉之地也应该如此,因为阳光是可以移动的。
    发烫的发动机
    停下车,让发动机稍稍冷却一下。如果实际情况决定不能停车,可以打开车内暖气,这样可以增加冷却水的体积,尽管车内会变得更热,发动机却可以降温。如果停车,可以打开汽车引擎盖。不要直接用手去解开冷却器盖口,除非已知温度已经降了下来。检查冷却器和所有的水管,防止有渗漏现象发生。如果冷却器漏水,可以用鸡蛋清封住小缝。如果漏缝过大,可将那部分管面塞住,这会减少散热面积,但只要你平稳驾驶,就仍能前行。
    沙地行车
    加油时沙子和灰尘可能会被带进油箱。可以在油箱口或里面安装过滤器。
    8、2 严寒天气下
    低温使车辆启动会变得十分困难,行车也更加危险。
    启动车辆
    尽可能将车停在有梯度的下坡之地,利用重力下滑及颠簸来帮助和激发启动,一旦发动机启动,应防止它会熄火——但要留心手刹车是否灵敏,而且绝不要把小孩或动物单独留在发动机已启动的车辆上。
    除去水汽
    挡风玻璃上积满的水汽应及时擦去,不要偷懒只擦一小块窗面,那样会缩小你的视野。洋葱或新鲜马铃薯块擦车内的挡风玻璃面,可以防止水汽的生成。
    停车时用报纸盖住车外的挡风玻璃面,可以阻止雾气在上面积累。如果湿气过重,你得冒以下风险——报纸会粘在挡风玻璃上。
    发动机的保养
    在发动机周围裹上毛毯,可以阻止里面冻结——不过在启动之前应拿走它。用纸板或木块围住冷却器的下部,以防行驶途中会发生水的凝结。如果气温过低,可以全部围住。气温升高后应记住及时取走纸板,以免无法散热。
    金属防护
    不要光手去触摸任何金属,否则手指有可能会冻粘在上面,进而被撕裂。如果戴上厚手套后感觉操纵不便,可以用胶布裹住手指。将水箱盖和油箱量杆也用胶布包好,以方便例行检查。
    柴油发动机
    柴油中含有低温下会凝固的烷烃类成分。停车或是开车,都应将发动机前部覆盖,但要不时地检查以防过热。夜间或者停车时,都应将发动机裹紧。有些卡车司机会用微火烘烤凝结的油箱,但要慎重估计形势是否值得冒这个风险。
    8、3 雪地围困
    被暴风雪围困时,最安全的选择是呆在车中。如果你位于正常行车路线上,可能很快就会获救的。贸然离开车辆去寻求帮助是很危险的。
    如果燃料足够的话,可以开动发动机提供热量。将发动机外面裹好,以使直接散失的热量降低至最低限度——但必须保证废气的排放。如果感到头晕眼花,可以关闭发动机,打开车窗透透气,不可冒着废气中毒的危险来保暖。在发动机没有关闭时,不要睡着了。
    车内寒气散去时,关闭加热器,直至寒意上升实在受不了再打开。燃料耗尽后,应尽可能裹紧所有的衣物和布料等能够防寒的东西,并在车内不停地活动。
    如果必须离开汽车一段距离,比如你知道在不远处你就可以获得帮助,可以临时制好路标——长杆上挂条围巾或衣物,以便回头能找到它。
    在有清晰明显的指路信号时(例如电线杆),又是白天,而且这时暴风雪停了下来,你不妨走出车辆去寻求帮助。
    如果已经远远偏离正常路线,而暴风雪又要很快掩埋整个车体时,你可能不得不走出车辆在附近建个雪洞——这里可能会比车辆里更暖和一些,可以再坚持好几天。暴风雪停了以后,应在雪地上作好醒目的求救信号,尽全力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8、4 常规情况
    离合器打滑
    经常是由于离合器踏板上,粘有油或脂的缘故,可用火焰灭火器喷洒除去油脂。
    冷却风扇带坏了
    可用常见的索带甚至绳子临时替代。
    继电线断了
    可用柳枝替代。任何含有水分的植物枝条都能把电流由线圈传至配电器,前提是电阻值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先将一端固紧,另一端插向另一个端口。高压危险!当你打开开关时,会有高达1300伏电压的电流通过,不要去触碰它!如果水分丧失应及时更换柳条。
    蓄电池失灵
    如果能达到一定的车速,就不需要蓄电池继电了。而面临陡峭的上坡时它是必须要有的。对于四排车挡的车辆来说,踩离合器点火时,用二或三挡。
    传动轴破裂
    如果车辆为前轮驱动或者后轮驱动型,你都无计可施了。但若是四轮驱动型,可以拆去传动轴,关闭不能用的,用正常的轮轴驱动。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5    IP属地:未知

第29节 食物及其价值
    人体需要食物提供热能和营养,无论生长、生殖还是伤病复愈都需要食物所提供的、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的生成新组织的原料。一名健康者利用自身贮存在组织中的营养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是缺少食物很难保证体温不会下降,很难保证过度劳累或者伤病复愈时身体状况得到完全的恢复。
    幸运的是,人类是广谱型的杂食性动物——我们既可以消化野果也可消化鲜美的鱼肉——从动植物王国中得到的几乎所有无毒性种类我们都可以食用,当然还得考虑有无价值。只要小心谨慎,就很容易避开那些有毒或危险的食物。人类喜欢饮食,一顿美餐无疑是极好的精神兴奋剂。在没有其他更多压力下,投入一些精力去掌握如何烹调,使得食物味道更加鲜美,更加适合自己口味是值得的。可以不断发掘开发食物中令你感兴趣的新美味。
    不要单一依赖最易获取的食物为生。对于长期生存者来说,饮食中营养成分均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露营于野兔过度繁多地带,可能导致你死亡的不是恶劣的外部环境,而是某种因长期食用兔肉导致的营养缺陷综合症。饮食种类必须多样化,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比例,同时还能保证日常生理活动所需消耗的能量。其中必须包括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
    能量需要
    即便处于不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的静息状态下,要保证基础代谢平均每人每小时需要70卡路里的热量——供诸如呼吸和血液循环之类的无意识生理活动所需。卡路里是热量单位——1卡路里代表将1升水温度升高1°C所需的热能——它是讨论营养问题时用来表示能量多少的一种方式。
    不同食物所含热量多少不尽相同。
    碳水化合物 1克产热卡路里
    脂 肪 1克产热卡路里
    蛋 白 质 1克产热卡路里
    最简单的日常活动——站立、坐下、生火等等——使得每人一天之中平均每小时需要增加消耗2040卡路里的能量。如果算上从事其他各项工作,每天又需要多消耗掉3500多卡路里。因为不仅体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也都消耗能量。如果食物稀缺,应尽可能放松并保持心境平和。不要浪费能量。
    碳水化合物
    食物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不仅仅体力劳动,包括保证体内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它。碳水化合物最终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它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人体很易把它消化并转化生成能量,这一过程也不需消耗过多的水分。它还可以阻止酮类化合物的生成——通过避免饥饿状态下体内过度分解脂肪,从而防止了消化不良、呕吐恶心等各种不适症状。但是碳水化合物也有两大缺点:不含有维生素B;可能引起便秘。
    自然界存在两大类碳水化合物
    蔗糖:存在于果汁、糖浆、蜂蜜和各种水果之中。
    淀粉:存在于植物块根块茎和谷物类种子之中。淀粉颗粒不易溶于凉水,但加热会使它们破裂溶化——所以块根块茎最好烧熟吃。
    脂肪
    脂肪含有同样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但组成各不相同,它们也是能量的一种主要来源,分解时能提供双倍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通常贮存在皮下脂肪组织及分布在器官周围部位。它们是水不溶性的,在被身体吸收之前需要很长的消化过程,而且需要充分的水分。脂肪能产热隔热以维持身体正常体温,具有保护器官组织,润滑消化道以及贮存能量等功能。它们存在于各类动物、蛋类、奶类、坚果以及某些种类的植物和真菌中。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有机体的基本成分之一。它们是惟一富含可吸收氮的食物来源,因此是有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20种氨基酸以上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各类结构功能各异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和干物质,以及植物中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等。在某些植物块茎和蔬菜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真菌类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动物蛋白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所有氨基酸。但是单一来源的植物类食物则不能提供全部的必需氨基酸。
    如果饮食中缺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可以分解产热,但会牺牲体内的其他需求,饥饿状态下身体会消耗自己的组织。
    矿物质
    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包括大量元素如钙、磷、钠、氯、钾、锰和一些少量元素如铁、氟、碘等。钙离子除了是骨骼和牙齿生长所必需外,也参与肌肉运动和血液凝结等生理功能。这些矿物质在人体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发挥各自不可缺少的作用。
    微量元素
    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锶、铝、砷、金以及其他需量极微的化学元素,它们在体内的确切功能并非已经了解得很清楚。
    维生素
    维持人体健康,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在防治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行使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大约共有40种,其中有12种维生素为人体所必需。许多植物类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维生素。皮肤暴露在日光下时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D,人体小肠里的细菌也可以合成维生素,其他种类就只有从外源获取了。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和糙皮病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所引起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5    IP属地:未知

第四章 食物
第30节 植物类食物(1)
    世界各地无论环境条件多么恶劣,极少有地区一点植物都没有——比如灌木、藤本、蔓生类、有花类、草本或苔藓类,总会有些什么——这些都能食用,并提供营养。单单在欧洲就有1万多种可食性野生植物。利用它们惟一所需的技巧是学会辨别,前提是能够找到它们。有些食用性植物尽管无毒,却几乎没什么营养价值,你必须了解哪些植物富含哪类营养,以便均衡饮食,尤其是那些分布范围广,四季皆可得的种类——还应知道哪些种类有毒,别去招惹它们。
    植物体含有人类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有些种类也含有脂肪,所有种类都含有纤维素。
    不可长期依赖某单一植物种类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如果其他种类不合口味,可以先挑那些鲜嫩的部分,与肉类一起煨炖,逐渐会提起你的兴趣。你要给自己的肠胃以适应新食品的机会。
    不要断定某种鸟类、哺乳类或昆虫能够食用的植物就一定能被人类食用。猴类虽然与人类亲缘关系比较近,但也不能绝对保证人类的消化功能与它们完全相同。2、1 尝试新植物
    在尝试某种具有潜在食物价值的植物时,应遵循下面介绍的程序,并且一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在完成整个程序过程中,绝不要投机取巧。如果出现疑惑,就不要试下去了。感到不对劲时,尽快刺激喉咙把它呕吐出来。木炭灰是可用的催吐剂。少量炭灰吞下肚就会诱使呕吐,此外它还能吸附毒素。将炭灰用水混匀成糊状会减轻胃部负担。
    检查
    先试着察看是否有毒。如果植物叶或枝茎上附着许多蛆或其他蠕虫,当然不能要。最好忽略那些没有营养价值的种类。有些植物在衰老过程中会合成或者通过分解代谢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
    嗅闻
    切下植物一小部分放在鼻前闻一闻,如果有令人厌恶的苦杏仁或桃树皮气味——立即扔掉它。
    刺激反应
    稍稍挤榨一些汁液滴涂在体表的敏感部位如肘部与腋下之间的前上臂,如果感觉有所不适,起疹或者肿胀——尽快扔掉它,以下程序也没必要继续进行了。
    唇舔口嚼舌尝
    如果皮肤感觉无任何不适,可以继续采取以下步骤,它们相互之间至少要间隔5秒钟,以便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每种尝试只需取少量植物材料。
    □触动唇部
    □触动口角
    □舌尖舔尝
    □舌根舔尝
    □咀嚼一小块植物
    在各自进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喉咙痛痒,很强的灼烧感,刺激性疼痛等等,尽快扔掉它。以下步骤也没必要继续进行。
    吞咽
    吞咽一小块植物,耐心等待5小时。其间不要饮食任何其他类食物。
    食用
    如果没有发生诸如口部痛痒,不停打嗝、恶心、发虚、胃痛、下腹绞痛以及任何不适症状,你可以认为这种植物是安全可食的。
    2、2 采集植物
    随意乱取似乎容易,但是系统采集更有效率也更安全。
    搜集时带上盛放物——一只空袋子,一片折成袋式的布料,一只桦树皮篮子,甚至粘在一起的大树叶。这样可以有序排放收集物,避免挤压和混合。被挤破弄烂的植物会很快变质,不再适于食用。
    叶与茎
    柔嫩的幼枝,常为淡绿色,味道会更好一些。年老的茎叶比较粗糙,苦涩味加重。除去茎根部的老叶。随便乱撕的叶片很易枯萎,在下锅之前就会失去所含的养分。
    球根与块茎
    选择体型较大的植物。有些可能会非常难拔。可松动根部的土壤,以减少球根被扯断的可能,然后用棍条将它撬上来。
    浆果与坚果
    选择体型较大的植物。采摘已经熟透裂开或将要裂开的浆果。未熟的浆果呈绿色,坚硬苦涩,即使长时间沸煮也很难下咽。许多水果,尤其是在热带地区,有着粗糙苦涩的外皮,学会剥开它们。落在树下的坚果表明已经熟透,如果树木较小,可以用力摇晃,成熟的坚果会自动掉下来。当然也可用长棍敲下它们。
    种子和谷类
    注意!有些植物种子含有致命的毒素。尝一点可能不会毒死你,但不要轻易吞咽。
    扔掉任何苦涩有异味,品尝时有火辣麻烫感的有毒种子,取食那些经过检验可以食用的种类。
    某些谷类植物穗顶生着黑色的棘芒,而不是常见的正常种子。这些种子常受麦角菌侵染,食用会发生麦角碱中毒。真菌侵染会使谷类种子变黑发胀,产生豆瘤状结构。它内含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素,有一种致幻剂就来源于它,食用过多有时会导致死亡。这种种子整个谷穗顶部都不能食用。
    蕈类
    中等体积的真菌易于确认,也更少受到昆虫的侵害。捡起整个菌株。如果株茎留在地上,会增加以后确认所捡蕈类是否有毒的难度。不同种蕈类放置时要很好地隔开。这样即便不慎采集了有毒种,也不会污染其他可食种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2-05 20:36    IP属地:未知

第31节 植物类食物(2)
    2、3 需要避开的植物
    警告:当心毒物!
    植物体中常存在着两类毒素,但都易于检测和辨别:
    □氢氰酸 口尝鼻闻时都有一种苦杏仁味,最典型的此类植物是桂樱桃,叶片类似于桂树叶,含有毒素。捣碎叶片,记牢它的气味,不要与含有此种气味的植物过不去。
    □草酸 某些植物体中含有草酸钠、野大黄,多存在于叶片中。此外还有栗木。
    如树汁接触皮肤或舌面时有干涩或辣烫感,其中常含有草酸盐,应该避开这些植物。
    □不要采集任何带有乳白色奶状汁液的植物,除非你能确认它是无毒种(如蒲公英)。
    □不要采集亮红色植物,尤其是在热带地区,肯定无毒种例外。野大黄具红色条形斑纹的茎是可食的,但叶片有毒。毒芹茎上具红紫色斑点,不可食用。
    □别去采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浆果,除非确认它是安全的。
    □最好不要采集茎叶上有着微小倒钩的野草或其他植物。用放大镜观察时你会发现它们具鱼钩状倒刺,而不像细长的毛发。它们会刺激口部和消化道。
    □不要采集衰老或已枯萎的叶片。有些植物叶片在枯萎时会分解形成致命的氢氰酸——包括黑莓、覆盆子、樱桃、梅树和桃树等,但是它们的嫩叶、鲜果或干果都可以食用。
    □不要采集成熟的羊齿类植物。它们会破坏体内的维生素B,引起各种血液病,严重的会引起食者死亡。只可食用紧紧卷曲的嫩头部。北温带地区所有的250多种羊齿类植物在幼嫩期都可以食用。不过有些种类气味不好,苦味很浓。有些具有刺激性线毛,必须在食用前除去。尽可能从柔嫩部分的底端折断,可以用手抹去茎叶上的绒毛。
    2、4 确认植物
    只有植物学家才可能确认分布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千万种植物。这里所能图示和描述的只占总量的一小部分。首先需要学会辨认的是那些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且四季常见的植物种。即便是否熟悉掌握其中的一两种,当意外发生后,也会导致挨饿或者坦然生存两种不同的结果。
    先学习掌握以下植物。必须彻底熟悉它们。
    温带地区:蒲公英、酸模、荨麻、车前草。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棕榈类、野生无花果、竹类。
    荒漠地区:仙人掌、刺梨、猢狲面包树、阿拉伯树(但不包括南北美洲所产种)。
    极地地区:云杉、柳树(北极)、地衣(南北极),以及北部地区夏季时还分布的那些相当于温带地区的植物。
    海岸地区:巨藻和紫菜。
    确认的对象
    □位置 只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植物才能很好地生存,如果你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那么就可以减少许多不确定性。
    □体形及大小 该种植物是茎干粗状的大树或灌木,还是纤细短茎呢?簇生多枝还是仅有寥寥数枝呢?
    □叶片 大还是小?梭形、圆形还是带形?叶边有齿还是圆滑?复叶还是单叶?颜色有特点吗?
    □花 开花的季节,如果有花要留意花形、花色及其大小,单生还是簇生,着生部位等。
    □果实与种子 是新鲜坚硬如坚果,还是细小粗糙如种子。注意颜色、大小、形状、单生还是簇生、裸果还是外有包被。
    □根部 根部的形态可能有助于确认植物,但前提必须是外形或其他特征极不寻常。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