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02-05 20:29 IP属地:未知
第24节 不毛之地(1)
大多数沙漠地带曾经都是一片沃土。能够在那里生存下来的动物都学会了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与它们一样,求生者必须学会利用任何能使自己免受烈日毒晒的蔽荫所,尽可能减少体液流失,限制日常活动。从穿越沙漠的旅人中不断吸取生存的经验。
有些地方,比如撒哈拉、中东沙漠,秘鲁和北智利沙漠以及蒙古的高比沙漠地区,日夜温差非常大。夜间空气中水蒸汽凝集可以得到珍贵的水。在南非的拉米坡沙漠,海风带来的湿雾提供了生命所必需的湿气。而在诸如西澳大利亚,北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莫哈乌沙漠地区,日夜温差变化相对较小,很少有水蒸汽凝结,动植物都很稀少,生存也变得更加困难。有时,比如在坷拉哈维沙漠,生长着一些稀疏的草类和棘荆类灌木。即使在最空旷的环境中,有些生命也仍能存活。但是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发现它们。
难得的雨水降临时——有些地区终年无雨——可能会滂沱而下,很快形成流动的洪水,很快又会被干涸的地表所吸收。在这期间,会有某些植物的短暂开花,快速生殖的动物借此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比如亚利桑那地区中生活的铲足蟾。
沙漠降雨量和温度
占南阿拉伯地区1/4面积的若布拉里地区四季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无降雨,但是冬季里甚至一天之内降雨量会超过30毫米,这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况。7月里白天气温高达48℃,夜间降至15℃,12月里气温日夜变化范围在26℃至零下6、6℃之间。
6、1 水
水是第一需要,找到水源至关重要。如果有了水应及时限定配给量。如果是在计划穿行沙漠的途中因车辆抛锚而受阻,你可能而且应在计划中已经标好了路途已知的绿洲、坎儿井或水洞。坎儿井可能会很深,需有吊桶和绳索才能提上来水。干涸河床底部的水洞经常是季节性的,上面通常会有前人覆盖的石板或枝条。
远离已知水洞之地时,在干涸溪流转弯处的外湾最低处或沙丘之间的最低处向下奋力挖掘可能会找着水。炎热天气时不要劳作,流汗会带走更多的体液,而你又并非百分之百可以找着水。必须总能在丢失体液与可能的获得之间获得平衡。
充分利用仙人掌类植物提供水源。利用沙漠中日夜间极大的温差可以凝结水蒸气取水。(见“必需物品”章中的“水源”部分)
生存的希望
这取决于能否有必需的水资源,同时要防止烈日毒晒和使失水量降至最低的能力。允许有丝微的负平衡。每失水两升应至少补充一升半的水分(4∶3)。身体流汗后要及时补水。这样才能使损害降至最低限度,而且也没有浪费珍贵的水资源。体液缺少并不会降低流汗量。淌汗是体内降温的机制之一,目的并非是排出水分。如果一次饮水过多,超过身体需求量,会随即被排泄,毫无益处。
在无水而日温高达48℃的日子里,即使整天呆在阴凉棚里,也仅能维持两天半的时间。如果日温低于21℃,可能你可以坚持12日之久。
如果你被迫向安全地带转移,所能跨越距离的长短依赖沿途你是否能获取水分而定。在日温高达48℃下,如果无水,即便昼伏夜行也只能步行40公里,白天能行走几公里就很幸运了。在同等气候条件下,拥有两升水,你将能够步行56公里,持续3天。除非每人拥有4、5升水,要不生存的机会不会继续增加,而在受过良好训练的同时又拥有坚毅的决心,则可能会创造奇迹。
6、2 庇身棚与火源
搭起帐篷以免阳光直晒才能休息。不要滞留在金属外壳的车辆或飞机里,在烈日下气温很快就会升高到让你无法忍受的程度。可以利用它们支撑帐篷,或者在机翼的阴影下搭建帐篷。要充分利用岩石突起和干涸河床的荫蔽,利用中空双层的方法来隔热防冷。(见“热带地区”)
身处荒漠沙地时你也可以利用车辆或飞机残骸在沙地底下建一蔽身所。许多沙地生活的动物白天都藏身于地表之下,那里昼凉夜暖。沙地不允许你打隧道,你必须有支撑材料。
为了节省能量和体液,在较冷的夜间修建你的避身棚。四周垒上石块可以防风沙,也可以借助干涸的河床壁,但要留心可能下暴雨或者经常有间断洪水的河床。
如果利用织物搭帐篷,白天应将底边松开上卷,以增加空气流动,夜间可用岩石压紧。不要直接躺在热地上。只有将床搭高,身下的空气才能流动循环。
夜间需要生火取暖和烧水。上升的烟火会成为引人注意的信号,对获救会有利。沙漠地带的各类灌木都很易于点然。如果地面完全空旷无物,车辆上的汽油和其他燃料与细沙混和放在容器里,也会燃烧得很好(这也是引燃其他火堆的简便方法)。骆驼、驴子和其他动物的粪便也很易于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