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2023寒假游之三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安阳、郑州行

发表于 2023-02-10 15:16    IP属地:未知

不晓得这些流落海外的文物还有没有可能回归?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22    IP属地:未知

殷墟博物苑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滑翔学校南地发掘的。
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但由于受当时发掘技术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的木质车架清出。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
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含殷墟博物苑展厅陈列的6座在内)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24    IP属地:未知

宫殿基址区
现在都是贴门神,那个时候直接上真人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29    IP属地:未知

甲骨窖藏厅
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考古学家一共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发掘,YH127甲骨窖穴的发现是一次性发掘甲骨最多的一次,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多片。
YH127,这一空前绝后的甲骨发现,不只大大地提高了甲骨的数量,它丰富的内容,扩大了殷商史研究的视野,也让我们见识到三千多年前古人的真迹。
通过研究甲骨文,发现四千多个字,非常集中地说明当时的甲骨文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字体系。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它一脉相传,让我们后人能够解读出来,能够知道我们的文明是从哪里来,怎么发展到现在的,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由于这坑甲骨片太多,而且当时的天气是6月份,炎热,容易下雨,再一个社会治安不好,经常有盗匪出没。这样石璋如和王湘他们商量了一下,就把一坑甲骨连土带甲骨片一块儿套箱,弄了一个很大的木箱,把他们套出来,再把整体出土,拉到南京在室内进行仔细的清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31    IP属地:未知

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1976年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发掘工作由郑振香主持。1980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殷虚妇好墓》。
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是武丁“诸妇”之一,因此,妇好墓是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墓主身份的商王室墓葬。墓中所出精美的随葬品是武丁时期的断代标准器物,反映了武丁一代在文化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对于研究武丁时期的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
妇好,为殷商武丁帝之爱妻,一说,其“好”字读“昊”,亦称其为太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35    IP属地:未知

户外随扫一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38    IP属地:未知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这边参观完后,可凭门票乘免费的摆渡车前往王陵遗址那边
大概有5公里多的距离,建议乘车哈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41    IP属地:未知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著名的河北岸,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后母戊方鼎出土地,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的“第二个古埃及”。
郭沫若先生曾有诗云:“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精辟概括了遗址的重要价值。
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墓( 包括一座未完成大墓 )、2000多座陪葬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46    IP属地:未知

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车”的形象出现较多,形象的描绘了当时车子的形态。
车马器实物是1931年在殷墟考古中首次发现的。
截止目前,发掘出土的殷代车马坑超过70座。这些车与一般置于大墓的墓道内或埋在墓葬附近,是墓主人的殉葬品。多数车为二马驾辕,唯小屯M20所出车子为四马驾车。根据车马坑的埋葬情况及随葬器物分析,殷代车子主要用于战争和出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3-02-10 15:52    IP属地:未知

殷墟恒水北岸侯家庄与武官村北地,是埋葬商代晚期诸王的地方,称之为“王陵区”。
从1934年迄今,在这里发掘出13座大墓、少数陪葬墓和2000多座祭祀坑。大墓规模宏伟,虽历遭盗掘,但劫余之物仍可反映王室的豪华与奢侈。东区祭祀坑数量众多排列有序,坑内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个公共祭祀场地。王陵大墓与祭祀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关系、奴隶制度、埋葬习俗、生产水平,是中国古代文明史所遗留的辉煌篇章。
拂去岁月的风尘,走进这段埋没的历史,3000多年前商王的奢华与威严浮现眼前。蒿蒿晴草,见证了千载春秋的荣枯:累累白骨,保存下走向文明的记录。今天的王陵区依然幽寂沉静,忠实地守护着当年叱咤风云的商代君王。
这方圆11.3公顷的地方,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区。它使我们得以看到商代后期繁盛的社会形态,并成为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筑最高水平的代表。尤为重要的是,殷墟王陵区的发现再次验证了商代历史的可信性,直接推动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探索与研究。安阳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