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DENZA/腾势论坛 >  美国为何把首都放在城乡结合部? 背后有个大阴谋~~~

发表于 2017-09-11 09:02    IP属地:未知


托马斯·杰斐逊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4    IP属地:未知

6月23日,莫里斯在参议院开会,有人听到他低声交谈“交易已完成,汉密尔顿放弃纽约为临时首都”。宾州人不知道纽约跟弗吉尼亚,在杰斐逊的私宅已经达成全面谅解。
第二天《联邦接管州债务法案》在参院表决,宾州议员全体同意,弗州的麦迪逊投了反对票,但他支使四个追随者投了赞成票。7月9号,汉密尔顿的《建都法案》以32对29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国会暂时迁到费城,然后永久性定在弗州的波托马克河沿岸,为了纪念新大陆的发现者,特区命名为哥伦比亚(District of Columbia)。
然而大部分费城市民不以为意,坚信首都会留下来,法案变成一张废纸,因为波托马克河那地方太破烂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5    IP属地:未知

华盛顿DC:弗吉尼亚王朝的兴起
选择首都具体地址时,麦迪逊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轴线,从最北的缅因州画到最南的佐治亚州,这条线的中间点落在波托马克河上,而且附近恰好是华盛顿总统的维农山庄。


维农山庄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6    IP属地:未知

从地图上看,费城的位置仍较偏北,因为南方各州的体量实在太大了,其中弗吉尼亚是联邦第一大州,面积超过不列颠和爱尔兰两个岛加起来的总和,国王查理二世把弗吉尼亚称为既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之后的“第五王国”。杰斐逊预计州的领土达88357平方英里,如果他愿意的话,领地可以一直向西延伸,直到太平洋。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6    IP属地:未知

晚清近代史上,湖南曾自诩是中国的普鲁士,那么弗吉尼亚则是美国的普鲁士。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人,大陆军统帅华盛顿是弗吉尼亚人,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是弗吉尼亚人,主笔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还是弗吉尼亚人。弗州人口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商业占三分之一,上层精英一手发起并领导了独立战争。美国开国的前五位总统,除了约翰·亚当斯之外,籍贯都是弗吉尼亚,史学家称华盛顿—门罗的总统任期为弗吉尼亚王朝。在内战爆发之前,国家总统、众议院议长、参议院临时主席,以及国会主要委员会的主席,有三分之二来自南方,而南方是民主共和党的基本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7    IP属地:未知

18世纪末棉花从原产地印度引入到了北美,棉籽很快扎下根,覆盖了北纬37度以南的国土。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种植了全世界2/3的棉花,占出口额的一半,因此南方各州对工业化不感兴趣,杰斐逊有句名言“让工厂留在欧洲,美国有农业就足够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8    IP属地:未知

在公共医疗卫生普及之前,城市并不适宜生活,污染水源、垃圾堆极易滋生瘟疫,1793年费城爆发黄热病,10%的居民死亡,大小官员纷纷下乡避灾。
绅士们更愿意居住在种植园,城市带来生理上的疾病和政治上腐败,杰斐逊多次赞誉自耕农的优点:体质健壮、风俗淳朴、性情阳刚。乡村田园滋养民气,是共和美德的肥沃土壤,南方健儿抵抗了英国国王暴政,在战场身先士卒。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09    IP属地:未知

然而华盛顿认为这套说辞是文人空谈,至少在军事问题上有误,杰斐逊、麦迪逊没担任过武职,华盛顿行伍出身,在这方面更有权威意见。乡村自发组织的民兵固然勇敢,但纪律也很散漫,常备军不论战斗力如何,最起码做到令行禁止。独立战争时期,各路起义者不服从统帅的命令,各州政府撂担子不缴纳财税,军队饱受后勤短缺的困扰,有时发不出粮饷,国会第一次搬出费城,原因就是士兵没拿到薪酬愤而哗变。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10    IP属地:未知

这段难堪的经历过后,华盛顿逐渐偏向联邦党人,属于南方人里罕见的例外。在政坛上汉密尔顿是集权派领袖,效仿英法单一制国家,走富国强兵道路;杰斐逊倾向于州权主义,他的一些激进追随者反对与联邦做出任何妥协:“让州出让自己的部分主权,好比说让女子出让自己的部分贞操。”国父的立场介于两者之间,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行政权,同时又不损伤家乡弗吉尼亚的利益,于是把建都波托马克成为折中方案。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9-11 09:10    IP属地:未知

当时探险家在波托马克河的上游,发现了康纳科契克河,这条支流在马里兰和宾夕法尼亚的交界处,是通往俄亥俄的唯一水道,经过那里丰沛的水系,最后抵达宽阔壮丽的密西西比河——北美洲最长的河流,印第安人称它为“众河之父”。在铁路兴建之前,密西西比河是美国货运的大动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