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拉萨的路上 碰上了 暴雨 冰雹 等天气 。
布达拉宫位于市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
高117米,共13层,全部为石木结构。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是“普陀”的音译
,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最初是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公元7世纪)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建宫室,称“红
山宫”,后经五世达赖喇嘛修建,成为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
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宗教事务。红宫内安放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塔
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金碧辉煌,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
3层楼的大金塔,塔座塔瓶用11万两黄金包裹,并嵌有各类珠宝1500余颗,价值连城,称为“卓林坚加”,意为“世
界第一庄严”。两翼刷白粉的是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这些殿堂建筑和陈设精美繁华,达赖
寝宫尤为突出,荼几上金壶玉碗玲珑精致,锦缎刺绣的被褥光采夺目。
下午去了大昭寺。一般人认为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其实在
藏人的心目中,拉萨指的是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藏文意思是佛地,无论何时都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
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大昭寺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像和文成公主像,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
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
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
江孜的标志性建筑白居寺,有“十万佛塔”的美誉,它的特点就是一寺容三派,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每个教派在寺内均拥有六、七个殿堂。在白居寺旁,有一座蜚声国内外的白色佛塔,藏名贝考曲登,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经过日喀则,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海拔3850米,因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于是又被称为后藏。,最著名的景点该是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位于城西北的尼玛日山南坡上,依山而筑,宫殿毗连错落,雄伟壮观,是西藏黄教六大名寺之一,也是后藏格鲁派最大寺院,更是班禅四世之后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扎什伦布寺由格鲁派祖师宗咯巴的徒弟根敦珠巴兴建,根敦珠巴被后人尊为一世达赖。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强巴铜佛以及1989年底建成的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强巴大佛殿殿高30米,建筑面积862平方米,分莲花座殿、腰部殿、胸部2殿、面部殿及冠部殿等五层,用去黄金8928两,殿内供奉的强巴佛高达26.7米。
关于喜马拉雅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一头巨大的五头毒龙,荼炭生灵,正当飞禽走兽们走头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位慧空行母,她们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五仙女也留了下来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倾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 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藏语意为 “神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