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机油专家 >  原创翻译:美国1986年论文,显微观测发动机磨合期过程,和冷启动占70%磨损的原始出处

发表于 2013-07-17 20:5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3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JS-SPZ 于 2013-7-17 20:14 发表
一个个人的试验结论,又不是业界公认的结论,事实也没证明所谓冷车启动一定是磨损的主要原因。他这并不是唯一的说法,重负荷或者时重时轻的负荷变化造成的活塞环对汽缸更大的压力更是磨损大小的关键。
8 ...
楼主是否在回复我这贴子的时候,也回答我几个问题:
1.磨损是否是在金属和金属之间发生了接触性的剪切才发生的?也就是所谓的边界摩擦发生时才有的磨损?
2.边界摩擦在汽缸里最严重时的表现是否为拉缸?金属发生熔着现象是否是发生了最严重的磨损?
3.冷车时候会发生拉缸还是热车时候会发生拉缸?
你新加了红字内容。
1. 磨损当然是金属vs金属。
2. 拉缸也要看深度。原文作者只是提到磨合初级阶段的“轻微拉缸”实际在磨合后期被整体找平了。他列出了具体轻微拉缸的深度 vs 磨合以后气缸整体被磨掉的厚度。后者是大于前者。这是他的实验一个重要发现,即磨合前期呈现拉缸竖向条纹,但是后期基本消失。
3. 再重复一次,冷车磨损占发动机磨损比例只是一个顺带提及的信息。
另外麻烦你要提问以前,能不能仔细看完原文。你不是跟我辩论,如果你是想找原文纰漏,请最少要先看完再说。比如某页某行某观点,观察有误。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17 21:2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4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JS-SPZ 于 2013-7-17 21:08 发表
我是看到缸体里面真东西的,你只看了个画儿而已,凭你的臆测指鹿为马,你却言之凿凿我歪曲事实?
在一些技术层面,你其实没有质疑精神,你的所谓质疑都是翻译一些文章,这些东西网络上很多,貌似不属于你 ...
先来最重要的实质性,你觉得网络发牢骚不起作用,那回到现实中,请问你研发的MMT解法出来了吗?
在我的建议下,许多车主意识到MMT问题,包括深圳广州组织了几次车主草酸拆洗三元,效果很好。我还捐赠了几瓶草酸。现在在几家深圳车友去的修车行都储备草酸,避免了豪车被4S忽悠更换三元,动辄几万元的损失。
我是无偿劳动,你还需要牟利,这是本质不同。
你兼备销售动机,你愿意往你机油里加什么添加剂,然后检验成果来证明效果,那是你的事情。我只有一个结论,就是绝大多数汽车厂家随车用户手册明确关于机油添加剂的警告字眼。
某些小众品牌的宣传,不用出门直接在网上就能找到疑点,比如公司注册日期等信息都是网络公开,用不着实地考察。BITOG在2013年网友(绝大多数应该是北美)机油品牌使用频率也是靠网友一票一票投出来的。该品牌没人投票,也大致能反映出在北美本土的销售现状。至于2012-2013年开始进行API认证,也算是一种对市场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我只是分享,不管对错,大家知道我是无偿劳动,不求牟利,这点跟你不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17 23:1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JS-SPZ 于 2013-7-17 22:42 发表
我发过使用我添加剂的火花塞贴呀,你那么善于搜索,怎么会看不到呢?
酸洗三元除了能清除长期点火不良的车子三元堵塞,对排气转化效率已经没有任何帮助作用,因为那些贵金属的络合反应是在高温下长期形成 ...
理论上:草酸是弱酸,不能溶解贵价金属,但是能溶解锰氧化物
实际上:死马当活马医,深圳众多车友去的一个维修厂,现在每周都有好多洗三元的,师傅说治愈率在80%以上。
结论:既然知道问题的根源和垄断燃油的无奈,起码做到能救活几个救活几个,而且费用不高。疗效能坚持多久都够本了。
大家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一个简单化学问题就导致MMT误解:
1. 基本只有酸能溶解排气管内MMT生成的锰氧化物
2. 但是任何酸都会腐蚀气缸
3. 但是排气管紧紧连接着气缸,因此任何能清洁MMT的必将经过气缸,造成免拆无解。
因此老老实实拆下来是比较安全的做法。顺便借着摘排气,干脆泡沫清洁剂浸泡燃烧室除积碳。
鉴于深圳地区以上操作非常成熟有效,费用在300元左右,因此我也不太关心其他化学添加剂解法。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18 07:09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lidongg222 于 2013-7-17 23:35 发表
难以苟同,内壁的菱形激光纹是吸附机油用的,不是磨合的目的
应该不是那么容易磨掉的,等他磨掉,间隙就大了,差不多就该大修了
按照原文,80年代研磨纹路规格一般是22-32度斜角,0.5-0.75微米厚,即一毫米的万分之五 - 万分之7。而磨合后,最需要燃气密封的气环上止点附近,大概2.1微米被磨去。2.1微米仅仅是一毫米的千分之二。当然不用大修,但是也已经明显超越了研磨纹路深度的3-4倍。因此上止点呈现光滑少纹路。
包括出现了spz上传图片的9万公里上止点附近两道气环所对应位置有明显的磨损和腐蚀。汽缸壁明显已经磨损到没有研磨纹路,包括他用了含钼添加剂,也无法阻挡磨损。
缸体其他部位,特别是活塞环运动到缸体中间,这是活塞环上下速度快,流体力学决定油膜厚度反而加大,燃气压力也下降了,酸性腐蚀减少,因此磨损远远小于上止点附近。
[ 本帖最后由 amphibia 于 2013-7-18 07:34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18 11:0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mpkiller 于 2013-7-18 10:48 发表
用合格的机油,不要用添加剂!宁可早换机油,也尽量不要等到机油里的添加剂消耗殆尽,然后,依靠补充添加剂来达到延长机油寿命的效果;因为,机油会酸化!机油中钙盐一旦消耗,就无法抑制酸化过程!机油也会被 ...
同意,在天朝的空气和燃油品质下,准时换油确实重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18 19:2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bilansenuhuo 于 2013-7-18 17:09 发表
感谢楼主的发帖, 谢谢了啊
不客气。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19 17:1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杜卡弟 于 2013-7-19 16:27 发表
A哥牛X贴,必须顶!!
谢谢朋友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23 21:17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bjmessiah 于 2013-7-23 14:32 发表
这个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吧,老爸从74年部队开教练车至今也有将近40年了,那个年代的车的确经常坏,基本上出一次车回来就要修,所以那时候的驾驶员修车功夫都有两把刷子,在马路上抛锚基本都能自己搞定的。
后 ...
谢谢你分享那么多。我也感慨一下。
其实在90年代初在美国的所有车就已经非常耐操。虽然当时没有全合成0w机油一说,但是起码的保养油液品质和频次是能做到的,而且燃油品质有保障。因此准时保养的车子开上20万英里不费劲。
天朝90年代初的汽油是什么水平,汽配行业的施工素质,另外基本都是走私车,谈全合成机油保养,恐怕懂得去翻手册的车主没有几个。油液品质更是难以保障。因此10万公里不冒黑烟都很难。另外道路平整度和天朝司机不减速过减速带的恶劣习惯,对避震系统都是巨大摧残。因此给国人留下印象车子10万公里寿命到头,避震、发动机、车身到处异响。
其实到今天,虽然空气和燃油品质仍然很差,但是任何一个准时使用优质油液保养的天朝车子,跑30万公里应该是轻轻松松。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26 14:2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prc92003 于 2013-7-26 14:03 发表
设置回复可见了,BS只看不回帖!
谢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7-26 14:2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cyf2tt 于 2013-7-26 14:19 发表
支持
谢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