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交通安全宣传区 >  汽车安全之维修保养!!!!!!!!!!

发表于 2007-11-13 10:36    IP属地:未知

1、识别故障原因。对于发动机无法启动这类故障的诊断,首先应检测蓄电池。必须要弄清楚,发动机无法启动是不是蓄电池电量不足。
2、检测点火正时。正时皮带出现了打滑现象,是导致没有电火花产生、发动机无法启动这一故障的根本原因。
3、检测启动系统。对于发动机无法启动这类故障,首先着手做的工作是检测发动机启动系统中的电路。从最基本的组成形式来看,启动系统的电路一般来说包括下列最基本的部分,即蓄电池、启动电机以及连接这些部件的电缆等。当然,除此之外,点火开关、启动机继电器或电磁线圈,还有车载防盗系统等,也同样是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检测电火花质量。当启动系统的电路通过检测,证明确实没有故障之后,就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动机为什么不能运转上了。一般来说,首先检测的是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这也是最简单的一项检测工作。在早期的点火系统中,你可以很方便地取下点火线圈,然后用一个电火花检测器检测电火花是否正常。选择电火花检测器时,一个可以调整的检测器要比一个固定设计的更为可取,因为它允许你将检测器调整到一个更小的间隙,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是根本没有电火花产生呢,还是有电火花但却很微弱?
5、检测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的诊断可以分为两部分:燃油供给系统的诊断和喷油器电路系统的诊断。燃油供给系统可以通过测量燃油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检测。测量燃油流量的最好办法,是在燃油供给管路中带负载时检测管路。
6、检测防盗系统:车载防盗系统也会产生一些经常被忽略的燃油供给系统方面的故障。一些汽车制造商在防盗系统数据流中包括了参数识别功能。在许多车型上,更换防盗系统的模块而没有对它进行正确的初始化处理,就会导致汽车无法启动。还有一些汽车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当万能钥匙丢失时,需要通过更换多功能控制器,才能让发动机正常启动。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37    IP属地:未知

1、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2、制动管内进入空气使制动迟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致使制动液气化,管路内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因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矩下降。维护时,可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净并加足制动液。
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磨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致制动迟缓、制动力矩下降。维修时,按规范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螺丝刀从高速孔拨动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范的间隙。
4、制动鼓与磨擦衬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导致磨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不良,制动磨擦力矩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镗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镗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更换新件。
5、制动磨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受潮,磨擦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磨擦片用汽油清洗,并将喷灯加热烘烤,使渗入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惩时必须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磨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磨擦系数即可。
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他件)损坏,制动管路不能产生必要的内压,油液漏渗,致使制动不良。应及时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38    IP属地:未知

1、故障现象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动效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2、故障原因
1)制动油压力不足。(制动主缸缺油、制动管路破裂、油管接头渗漏、油路堵塞)
2)制动系统内有空气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或制动器间隙过大,制动蹄摩擦片接触不良,磨损严重或有油污
4)制动主缸、轮缸活塞和缸管磨损或拉伤,皮碗老化损坏
3、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1)连续踩下制动踏板,如踏板逐渐升高且有弹性感觉,但稍停一会后再踩踏板时仍然很低,即为制动系统内有空气,这时应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
2)一脚制动不灵,但连续踩几次踏板时制动效果很好,一般为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或制动间隙过大。应调整踏板自由行程,而后检查制动器间隙,必要时进行制动器解体修理
3)踩下制动踏板时,不软弱不沉,但就是制动效果不良,这一现象为车轮制动器故障,如制动蹄片有油或接触不良、摩擦片老化、磨损、制动鼓磨损不均。应对制动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39    IP属地:未知

汽车发电机
发电机是汽车电系的主要电源,它在正常工作时,对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的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在使用中所消耗的电能。
汽车所用的发电机有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是利用机械换向器整流,交流发电机是利用硅二极管整流,故又称硅整流发电机。
①直流发电机
②直流发电机调节器
汽车用电器都是按照一定的直流电压设计的,汽油机常用12V,柴油机常用24V。在汽车上,发电机既是用电器的电源,又是蓄电池的充电装置。为了满足用电器和蓄电池的要求对发电机的供电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
③交流发电机
④交流发电机调节器
直流发电机所匹配的调节器一般都是由电压调节器,电流限制器,截断继电器三部分组成。而交流发电机调节器都可大大简化。由于硅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当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动势时,二极管有阻止反向电流的作用,所以交流发电机不再需要截流继电器。
不发电
原因:励磁线圈碰铁,现象:拆取直流电机"磁场"接线柱的接线触碰此几线柱时出现强火花,措施:拆修励磁线圈消除碰铁点。
原因:直流发电机电刷卡死,现象:用螺丝刀短接"电枢"接线柱与机壳(刮火)无火花,无电刷工作音,措施:检查电刷工作情况,更换刷块。
原因:直流发电机绝缘电刷碰铁,现象:如上项刮火无火花,拆除"电枢"接线柱上导线,用电瓶线碰触此接线柱出现强火花,措施:更换电刷刷架的绝缘垫片
原因:直流发电机励磁线圈断路,现象:如上项刮火无火花、拆取"磁场"接线柱上导线在碰触此柱时也无火花,措施:拆修励磁线圈及其连接线。
原因:交流发电机导性二极管击穿,现象:行车中电流表总是指向放电,停车后用纸隔开断电器触点后电流表示数在6A以上,措施:更换失效的二极管。
发电机异响
原因:整流器噪声,现象:在发动机怠速时,站在发电机异侧若能听到电刷的"哗哗"音属异响,措施:检查电刷压力和整流子表面。
原因:轴承噪声,现象:怠速时若能听到连续而均匀的"哇哇"音,加注油后只能短时间内减弱而不能持久有效,措施:手持皮带轮试轴承间隙,严重者换用新轴承。
原因:电枢扫膛音,现象:怠速时能听到"喳喳"音,随转速升高节奏变快,突然加速时会加速几下,措施:拆修转子,校直电枢轴。
原因:皮带噪声,现象:在怠速时听到似鸟叫声,提高转速时声音变弱,但连续为"吱吱"音,措施:检查皮带张紧度和皮带轮对正否。
汽车起动机
起动机是用来起动发动机的,它主要由电机部分、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和起动开关三部分组成。
起动机不转
原因:电瓶线脱落折断,搭铁线松脱,现象:按喇叭不响,开大灯不亮,有时灯虽亮但一打起动机即熄灭,措施:检查电源线,刮除铁锈并紧固搭铁线。
原因:起动开关接触盘烧蚀,回位弹簧断,现象:按喇叭声音正常,用螺丝刀接起动开关上的两主接线柱(接蓄电池、电枢的)则运转正常,措施:更换触盘,弹簧,打磨主触点表面。
原因:两只电刷同时卡住或电机内部断线,现象:按喇叭响,短接起动开关电机仍不转,多次短接起动开关之后起动机无温升,措施:检查电刷接触情况及各接线点有无火花。
原因:励磁线圈或电枢线圈有搭铁故障,现象:按上项试火时无火花,但用电瓶火线碰起动机外壳上的"电枢"或"磁场"接线柱时火花很强,措施:拆开起动机检查各线圈的搭铁故障。
原因:发动机阻力过大或异物卡住起动机,现象按喇叭响,短接起动开关的两主接线柱起动机不转,但起动机有温升,起动机内有"嗡嗡"声,措施:用力矩板手测发动机检查各线圈的搭铁故障
原因:电磁开关的吸拉线圈断路,现象:打起动机时开关内只有很小的衔铁摆动音,措施:检修磁开关。
起动机空转,发动机不转
原因:单向离合器失效,现象:打起动机时其转速很高,发出"嗡翁"的高速转动音,但发动机不转,措施:检查单向离合器锁止力矩。
原因:单向离合器缓冲弹簧断或太软,现象:起动时伴有齿轮撞击的尖叫声,小齿轮不能进入啮合位置,措施:更换缓冲弹簧。
原因:起动开关行程调整不当,现象:现象同上项,小齿轮啮入前已发出高速旋转声,措施:调整推片伸出长度。
起动机无力
原因:励磁线圈短路,现象:有啮入音,几乎完全转不动曲轴,起动机温升快,有"嗡嗡"音,措施:拆检励磁线圈。
原因:搭铁线接触不好或电瓶线过长,现象:每次起动都能使曲轴转动,但转速太低,随即被迫停转,俗称"闷住",措施:?池亏电或温度过低,现象:起动转速低,经连续起动两三次后,完全拖不转曲轴,措施:做补充充电冬季为蓄电池保温。
有啮入声,无运转声
原因:保持线圈断线,现象:起动开关"哒哒"有声,起动机刚转即停,措施:检修保持线圈。
原因:励磁线圈内有短路故障,现象:起动开关动作有力,起动机只有嗡嗡声,有时曲轴能被冲动一下,措施:拆检励磁线圈。
原因:蓄电池严重亏电,现象:起动开关连续"哒哒"响无任何转动迹象,措施:换用蓄电池。
动后有尖啸音或小齿轮退出困难
原因:单向离合器卡死,现象发动机起动后即出现尖叫声,起动机被反施高速轮转,措施:检修单向离合器。
原因:起动机安装不当,齿侧间隙过小,现象:起动后有较长时间的齿轮啮合声,有如远方警笛声,措施:重装起动机,保证较大的侧隙。
汽车点火系统
在现代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大多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火。电火花点火具有火花形成迅速,点火时间准确,调节容易以及混合气点燃可靠等优点。
为了在气缸中产生高压电火花,必须采用专门的点火装置。
点火装置按电能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和磁电机点火两大类。
①蓄电池点火系统②磁电机点火系统③点火线圈④分电器⑤火花塞⑥电容器⑦电子点火系统工程
点火系统故障
发动机不着火
原因:低压电路断线,现象:起动时,电流表针不随起动机旋转而摆动,措施:按下述各项检查。
原因:电流至点火开关间断路,现象:按喇叭响,打开点火开关后水温表针不摆动,长时间指100。C以上,措施:检查导线通断及接线点是否松脱。
原因:点火开关至断电器间断器,现象:开点火开关后,水温表示数,但取下分电器低压导线接铁时电流表无反应,措施:顺次将中间各接线点接铁,断线点在电流表有、无反应点之间。
原因:低压电路中存在碰铁故障,现象:开点火开关后,电流表示数应在2A(触点闭合时)~5A(装交流发电机时),超出此范围过多为碰铁故障,措施:用临时线代替各段导线,若电流表示数恢复正常,应在被代段内查碰铁点。
原因:断电器触点不能闭合,现象:将分电器低压线柱接铁时电流表有反应,但起动时电流表不摆动,措施:重调触点间隙检查断电器固定触点按铁情况
原因:断电器触点不能分开,现象:电流表示数在正常范围内,但表针随起动机转动的摆幅很小,措施:重调触点间隙。
原因:火花塞间隙过大或过小,现象:发动机运转不平稳,抖动,排气对眼睛有刺激,措施:校正火花塞间隙。
原因:点火系统零件受潮,现象雨季、大雾天气发动机不易起动,工作不稳定,有失火现象,措施:擦干、烘烤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等
原因:点火线圈附近电阻断路,现象:起动一瞬着火,放开起动机即灭火,措施:更换附加电阻。
发动机工作不稳定
原因:分缸高压线顺序插错,现象:起动十分困难,起动后严重不稳,伴有回火和排气管放炮音,措施:重新按点火顺序插好分缸高压线。
原因: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大,现象运转不稳,有缺火停顿现象,越提高转速越严重伴有排气放炮音,措施:将触点间隙调至0.35~0.45mm
原因: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小,现象:有失火停顿音,高转速时也无改善,点火线圈易发热,措施:同上项措施。
原因:起动机安装不当,齿侧间隙过小,现象:起动后有较长时间的齿轮啮合声,有如远方警笛声,措施:重装起动机,保证较大的侧隙。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40    IP属地:未知

很多人都碰上过发动机烧机油的情况。烧机油可分为三种情况,凉车烧机油、加速时烧机油和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其中,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最为严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大修,否则容易引发事故。
凉车烧机油是指早上第一次着车时,后排气管会有比较浓的蓝色烟雾排出。过一段时间蓝色烟雾消失,当天一般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第二天着车时又有类似问题发生。据了解,这是因为气门油封老化并磨损严重,无法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的缘故。当发动机一个晚上不运转时,机油就会因重力通过气门油封流入气缸。一旦发动机启动,气缸内的机油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燃烧产生大量蓝色烟雾。
加速时烧机油是指车辆行进过程中如猛踩油门或原地着车猛踩油门时,大量蓝烟会从排气管排出。严重时,你可在行驶中猛踩油门后,从排气管侧的反光镜中看见蓝色烟雾。这是因为发动机活塞上的活塞环与气缸壁密封不严,急加速时机油直接从曲轴箱蹿到了气缸内,导致烧机油。还有一种烧机油是最严重的,即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这种情况说明发动机已经磨损相当严重了,需要进行大修,否则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0:47    IP属地:未知

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而油耗不可质疑是养车的一笔大开销,那么控制油耗就成了司机们省钱的重中之重了,正所谓油耗的每次增加都会牵动一下车主的心。下面的车主就不幸遇到油耗和车辆上挡无力这样的问题了。
较早的车型,三菱机头,差不多10000公里。近来发觉上挡无力和耗油大,到维修站换了离合片,上挡是有了一点改善,但换之前还加了一瓶燃油添加剂,想不到没有改善耗油还更大了,上挡依然没有什么力!请问是不是燃油添加剂的问题,还是其他?
一般汽油是用辛烷值来表示它的抗爆性,辛烷值高的,抗爆性就好。而汽油的等级也是按辛烷值划分的。例如97号汽油的辛烷值高,所以它比93号汽油的抗爆性好,工作起来也就有力。
燃油添加剂实际上就是抗爆剂四乙基铅,其目的就是改善燃烧质量,并逐渐清除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积碳。你所说的上挡无力和油耗更大了,在很多时候是相互的,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因燃油添加剂还含有清洗喷油嘴的作用,有可能是积碳洗掉了,发动机电脑还来不及修正,还是按原来的喷油量在喷,所以油耗大.混合气过浓,也会造成上挡无力。
2、点火能量不足也会造成上挡无力和油耗大。
3、因燃油品质差或油箱内脏,有杂质(如汽油格等)也会引起的。等等,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2:59    IP属地:未知

1、胶质与积碳的形成
燃油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状物质。这些胶状物质按汽油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胶质和不可溶胶质。不可溶胶质又称为沉积物,它和燃油一起加入汽车油箱后,就会粘附在燃油滤清器上,堵塞过滤介质,使供油量减少,使输油量不足,燃油雾化不良,致使可燃混合气变稀,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
可溶胶质进入燃烧室和汽油一起燃烧后,就会在进气门、活塞顶部、活塞环槽、燃烧室、火花塞等部位形成许多坚硬的积碳,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发动机性能下降,如加速不顺,怠速不稳,失速、抖动、爆震等一系列故障。
发动机工作时,燃油或窜入燃烧室的润滑油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燃烧,未燃烧的部分油料在高温和氧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盐酸和树脂状的胶质,粘附在零件表面上,再经过高温作用进一步浓缩成沥青质和油焦质等复杂的混合物,即所谓积碳。车辆行驶中,因为燃油中的胶质和燃烧后形成的积碳引起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毛病虽小但危害极大。
2、产生积碳的危害
气缸盖部位有了积碳,会降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大大降低。活塞顶部积碳,会形成许多炽热面,引起早燃和爆燃,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气门及其座圈工作面上聚有积碳,会引起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出现发动机难启动、工作无力以及气门易烧蚀等不良现象。气门导管和气门杆部积碳结胶,将加速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磨损,甚至会引起气门杆在气门导管内运动发涩而卡死。活塞环槽内积碳,会使活塞环边隙、背隙变小,甚至无间隙;造成活塞环胶结失去弹性,甚至折断活塞环而拉缸。喷油嘴聚有积碳,极易卡死喷油嘴,造成发动机缺缸运行或突然熄火。预燃室启动喷孔聚有积碳,将堵塞喷孔,使发动机启动困难。火花塞积碳过多,在燃油湿润后,相当于火花塞电极间并联分路电阻,造成火花塞漏电不能工作。
3、如何清除胶质和积碳
要想排除这些故障,就必须清除积碳和汽油中的胶质,但目前许多汽修厂普遍采用的方法还是把发动机拆卸后再进行清洗。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费钱,而且效果并不理想。更无法对油箱和油箱中的胶质进行清除,同时也不适合当今汽车的发动机。因为当今的汽车发动机是在恒温无尘超静环境下按严格的工艺要求进行装配的。如果拆卸清洗后再重新装配,其动力、密封性能是无法与原始性能相比的。
现在可不必再为此大伤脑筋,因为只需要在油箱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燃油系统清洗保护剂(如长城科林燃油清洁清洗添加剂),就可以解决因积碳引起的各种问题。燃油系统清洗保护剂有汽油和柴油通用的产品、有专为电喷车设计的、有汽油机专用的,都能够在汽车的行驶中自动清除坚硬的积碳,使发动机的性能恢复到正常,不再受解体之苦,就可以完全清除积碳,重享驾驶乐趣。
在使用这种产品清洗积碳后,应更换汽油滤清器。因为油箱和油管中的胶质物质和沉积物都聚在此,如不及时更换,可能会造成供油不畅。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3:00    IP属地:未知

一、制动效果不良(刹车偏软)
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通常是由于:
1、分泵或总泵渗油,不能保证足够的油压;
2、制动器有故障;
3、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
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来判断。
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闭不良、总泵或分泵活塞密封不良、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若外部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气。
二、制动突然失灵
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原因:1.制动总泵或分泵漏油严重;2.制动总泵或分泵活塞密封圈破损,或刹车油路中有过多的空气。如发生此情况,司机应迅速连续两脚刹车。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首先观察制动液罐中的制动液有无亏损,然后观察制动总泵、分泵、油管有无泄漏制动液处。
三、刹车跑偏
刹车时,方向跑偏,特别是没有装ABS刹车防抱死装置的汽车,方向控制不了,其原因为刹车磨损不均,总泵一个活塞油封膨胀、一个分泵漏油所致。
四、刹车抖动
刹车时摆振,方向盘弹手。原因为刹车盘摆差超限,刹车钳变形,刹车片磨成锥形。发生此类情况必须进厂检修。
五、刹车吱吱响
一般为刹车盘、刹车片或制动鼓、蹄片磨损不平所致。
六、刹车不回
踏下制动踏板时感到既高又硬或没有自由行程,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费力。故障现象:踩刹车踏板,踏板不升高,无阻力。需判断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损坏。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3:01    IP属地:未知

驾车出行,说不定开着开着一不小心车就突然出现毛病。爱车搁浅公路的尴尬,肯定会使你出行的喜悦大打折扣。不过,如果你掌握了以下九大应急修车的秘诀,就能最大限度确保驾车无忧。
A、油管折断。油管折断时可找一根与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
B、油管破裂。油管破裂时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
C、油管接头漏油。可用棉纱缠绕于喇叭下缘,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将泡泡糖或麦芽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
D、漏油漏水。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电工用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即可消除漏油、漏水。
E、油箱损伤。机动车在使用时,发现油箱漏油,可将漏油处擦干净,用肥皂或泡泡糖涂在漏油处,暂时堵塞;用环氧树脂胶粘剂修补,效果更好。
F、沉淀杯破裂。用胶布管或塑料管把沉淀杯进出油管套上,使油不经过沉淀杯直通。
G、进、出水软管破裂。破裂不大时,可用涂有一层肥皂的布将漏水处包扎好;如破裂较大时,可将软管破裂处切断,在中间套上一个竹管或铁管,并用铁丝捆紧。
H、气门弹簧折断。可将断弹簧取下,把断了的两段反过来装上,即可使用。如弹簧断成数节时,可将该缸的进、排气门调整螺钉拆下,使气门保持关闭状态,让该缸停止工作。
I、风扇皮带断裂。可把断了的皮带用铁丝串联扎好或采用开开停停的办法把车开走。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3:03    IP属地:未知

冷却系常见故障是冷却液泄漏、发动机温度过高、过低和发动机升温缓慢等。
1、冷却液泄漏
(1)一般发动机的冷却系是全封闭的,在正常情况下,冷却液不需经常添加。如果冷却液液面下降很快,即表明冷却系有泄漏故障。
(2)故障原因
散热器盖及密封垫损坏。散热器盖及其密封垫损坏,将破坏冷却系的密封,在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液蒸发逸出或汽车摇晃造成冷却液酒出损失。为检验散热器盖是否密封,可进行散热器盖加压检查。
外部渗漏。由于冷却液加有染料着色,很容易看到渗漏部位。常见的渗漏点是软管、软管接头、散热器芯和水泵等部位。
内部渗漏。若冷却液从冷却系内渗漏到发动机内,可检查缸盖螺栓是否拧紧,缸垫是否密封,缸盖是否翘曲,缸盖、缸体是否破裂。
2、发动机温度过高
(1)故障现象:冷却液温警报灯闪烁或水温表指针长时间在红区,冷却液沸腾出现蒸汽;在上述情况下,发动机动力不足。
(2)故障原因
冷却系的原因导致发动机过热的原因有:冷却液量不足,水泵损坏,冷却液泵堵塞或损坏,散热器或缸体内水套结垢多、堵塞,使冷却液冷却效果降低。
节温器失效、卡死或堵塞;节温器不能正常开启,冷却液不能流过散热器。节温器能否正常工作,可由试验确定,其表现应符合技术规定。
散热器风扇电机或散热器双温热敏开关出现故障。温控风扇的损坏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使发动机过热。
非冷却系故障引起的发动机过热的原因:超负荷、低速档行驶时间过长,点火过早过晚都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因此,必要时应检查点火提前角并予以调整。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燃烧室积炭过多等也会引起发动机过热。
汽车使用条件如气候、风向、道路、负荷等因素也影响发动机温度。
3、发动机温度过低
发动机升温缓慢,会使发动机在低温下长期工作,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快。
(1)故障现象:发动机行驶乏力,发动机油耗增加,发动机工作很长时间或全部工作时间内,冷却水温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低于85℃。该故障现象多发生在寒冷地区或冬季行驶。
(2)故障原因
节温器失效,卡在全开位置,冷却液在低温状态下也进行大循环;散热器风扇电机发生故障、风扇电机只能以II档运转;水温表或水温传感器失效;环境温度太低且逆风行驶。
(3)故障诊断与排除:
检查散热器风扇电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发动机起动时,检查散热器的出水管和暖风散热器出水管温度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节温器常开,冷却系直接进入大循环;检查发动机冷却液,缺少油泵的装配与试验。装配时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边装边复查各部位配合情况,如齿轮的啮合间隙,主、被动轴与壳体,主动轴与齿轮轴孔的配合等。
更应检查调整主、被动齿轮与泵盖之间的间隙,一般应在0.05mm左右,最大不得超过0.15mm。若此间隙过大,机油泵工作时,润滑油便从此间隙窜漏,使供油压力降低,此故障可通过减薄泵盖与壳体之间的衬垫加以调整。检查方法是:在主动齿轮与泵盖之间,加入一段铅丝,装上泵盖拧紧螺钉,然后拆下泵盖,测量被压以后的铅丝的厚度,即为间隙。
机油泵装复后,是否恢复了技术状态,必须经过试验。通常采用经验检查法,用手转动装复后的机油泵传动齿轮,应转动自如,无卡阻现象。将润滑油灌入机油泵内,用拇指堵住油孔,转动泵轴应有油压出,并感到有压力。
机油泵装车后,外接压力表观察润滑油压力。在发动机温度正常的情况下,怠速时,润滑油压力不应低于3OKPa。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润滑油压力不应大于200KPa。如不符合标准,应调整限压阀。其调整方法是:润滑油压力过低,可以在限压阀弹簧一端加厚垫圈,增大弹簧张力,使润滑油压力增加;润滑油压力过高,可在限压阀螺塞与泵盖之间加垫片,减小弹簧张力,使润滑油压力降低。如果由于球阀关闭不严而影响润滑油压力,应更换新件。若机油泵和限压阀均无故障,应检查润滑油是否过稀,机油表和传感器是否良好,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间隙是否过大等。
发动机润滑系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其中混有发动机零件摩擦产生的金属屑和其他机械杂质以及机油本身产生的胶质。这些杂质若随同机油进入润滑油路,将加速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还可能堵塞油管和油道。为了不使这些杂质进入主油道,发动机润滑油路中装有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应每7500km更换一次,对于经常行驶在恶劣道路条件下的车辆,还应经常检查机油情况,必要时,缩短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期限。
桑塔纳、捷达发动机润滑系内设置两个机油压力开关,一个为3OKPa低压开关,位于发动机缸体侧壁;另一个为180KPa高压开关,位于机油滤清器支架上。
打开点火开关,油压指示灯即闪亮,起动发动机,当机油压力大于3OKPa时,该指示灯灭。当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如果机油压力低于3OKPa,则3OKPa压力开关触点闭合,油压指示灯闪亮。当发动机转速大于2000r/min时,如果机油压力达不到160-200kPa,则180KPa油压开关断开,油压指示灯即亮,并且警报蜂鸣器也同时报警。
//www.xcar.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1123110&noupdate=yes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