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05-21 23:55 IP属地:未知
大众Golf(一汽大众高尔夫)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大众Golf在正面和侧面撞击测试中,都表现出很好的撞击保护性能,乘客厢结构没有大的破坏,只是出现了轻微变形。气囊运作正常,有效保护了前排人员的头部安全。大众车型运用金属和泡沫混合包裹的方向柱,也有效减低了对驾驶者膝部的冲击。在侧面安全气囊的协助下,其抗侧撞性能对乘员的人身保护也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对行人的保护在同级车不算十分优秀。(测试时间1998.5.28)
奥迪A4(一汽大众奥迪A4)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测试中,A4的车厢表现坚固,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多个气囊及时弹出,有效降低了来自正、侧面的冲击力,保护了驾乘者的头、胸部安全。撞击中,前座的预紧式安全带所起到的安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轻碰撞时对胸部的挤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溃缩式制动踏板和离合踏板的设计,也有效减低了驾驶者脚、膝部受伤的风险,整体表现良好。但是,其在对行人的保护方面就表现差劲了,希望日后会有改进。(测试时间2001.6.5)
大众Polo(上海大众Polo)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继第一次参加测试后,大众针对上一次的不足,降低了驾驶者的坐姿,令此次的测试有优越的表现,总体成绩令人满意。正面撞击中,驾驶者一侧结构有轻微变形,在头部位置有额外安全气帘的协助下(由于气帘是选装件,结果并没有算进最后的官方评分),侧面保护成绩良好,这点尤其值得称赞。在儿童保护和行人保护方面表现未尽理想。(测试时间2002.6.25)
雪铁龙Xsara(东风雪铁龙赛纳)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雪铁龙Xsara已是国内较为熟悉的车型。测试车辆有侧面安全气囊,不过在侧面撞击测试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驾驶者胸部位置的受伤可能性还是比预期要高。在正面的撞击中,Xsara表现合理,车厢结构基本没有变形,只是车门受力比较大而已,但由于气囊弹出较慢、安全带对前座驾驶者的胸部保护并不突出,影响了其成绩,总体3星评分就不出奇了。2星的成绩在对行人的保护方面还算过关。(测试时间1998.5.28)
马自达M6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马自达M6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都是很受追捧的一款车型。在此次的撞击测试中,M6的总体表现令人信服,驾驶者前方挡风玻璃A柱位置只是有轻微变形,但失分的关键在于驾驶室脚部位置出现破裂,以及驾驶者胸部位置在正、侧面撞击时受力值偏高,有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其它各项的正侧面测试参数都是很均衡的。但在对行人的保护上表现比较糟糕,其发动机舱的位置在撞击中有可能对行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类别:Family cars)
福特Fiesta (长安福特嘉年华) 正侧面撞击:★★★ 受测试车型为3门掀背版的入门级型号,碰撞中车厢有明显的变形,前排乘客尤其是驾驶员的膝脚部空间受力偏大,有很高的受伤可能性,不过乘员舱留有的空间仍算合理,车内乘员有足够的逃生空间。侧面碰撞中,乘员胸部及头部受伤的可能性也较大,车厢变形大。(测试时间2000.9.27)比较福特最新一代Fiesta在2002年11月的测试中获得的4星成绩,可以清晰表现出车厂在汽车安全技术上的进步。在对行人的保护成绩也取得两颗星,达到中等水平。
福特Mondeo(长安福特蒙迪欧)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福特Mondeo为了检验其新的保护系统再次进行测试,针对之前的不足,特别改进了转向柱、膝部区域的设计。新作的测试显示,Mondeo的表现基本良好,不足的是车身结构在撞击中还显得不够坚固,有轻微变形,其次是驾乘者的胸部受力值还是较高。除此之外,正侧面撞击的表现是很平均的,属可以接受的范围,尤其是其对儿童的保护,表现优异,这点值得表扬。(测试时间2001.11.27)
丰田Yaris(天津一汽威姿)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丰田Yaris的碰撞结果,显示出其在一众小车中出色的安全水准。因为装有预紧式安全带,在测试中有效降低了因为剧烈撞击而导致乘客身体前倾受伤的风险。虽然该车没有标配侧面安全气囊,但测试中假人的胸部位置始终远离车门,减低了受伤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头部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有较大的受伤危险性。此外,测试车辆并没有提供专门的儿童保护系统。在对行人的保护方面,Yaris表现并不突出,只是普遍水准。(测试时间2000.9.27)
本田Accord(广州本田雅阁)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欧洲版Accord在测试中虽然没有达到同级中最优秀的水平,但在大多数的测试结果中还是有相当好的表现。在发生正面撞击是,前排安全气囊能够及时弹出,有效保障前排驾乘人员头、颈部安全,不足的地方是驾驶者和乘客的膝部都有受伤可能,尤其是乘客的膝部受伤可能性更大。在侧面撞击方面,Accord标配的侧安全气囊和前后安全带增加了安全性。儿童保护性表现突出,达到欧洲最好标准。对行人的保护亦算可以接受。(测试时间2003.6.26)
大众Passat(上海大众帕萨特)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在正面撞击中,测试假人几乎在安全气囊的包裹之中,而且胸部也撞上了方向盘,因此遭到扣分。另外,驾驶者的膝部和腿部也有在撞击中受伤的风险。除此之外,Passat的车身设计结构坚固,碰撞后变形量轻微,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驾驶空间。在侧面撞击测试中,在有头部安全气囊的配合下,安全性能表现良好,得分较高。在行人保护方面仅仅是达到同级应有的水准。(测试时间2001.6.5)
现代Elantra(北京现代伊兰特)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现代Elantra在测试中的成绩并不理想。测试结果显示,其车厢结构的刚性有些不足,在正面撞击测试中车的地台板出现扭曲变形,驾驶者的座位也有前后移动的现象,经过测试人员检查,发现安全带有松脱、头胸部容易撞上方向盘,气囊和安全带未能给予驾驶者足够的安全保护,前排乘员的膝和脚部受伤机率比较高。另外,撞击使得车门打开,也增加受伤的机率,对行人和儿童的保护未见突出。(测试时间2001.11.27)
奥迪A6(一汽大众奥迪A6)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奥迪A6是在改进了安全气囊爆破速度慢的不足后再次参加测试的。应用了新传感器的气囊和预紧式安全带,的确提高了安全系数,但对于驾驶者胸部的保护还是与其竞争对手有些差距。测试中,A6的车架虽然显示出极高的刚性,但是驾驶者的胸部受力值还是偏高,增加了受伤害的机率。另外,车辆对膝部和脚部的保护也稍显不足。侧面方面的保护中规中矩,假人的胸部和腹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受伤状态。而对行人的保护只是做到中等水准。(测试时间1998.9.23)
三菱Pajero Pinin(猎豹飞腾)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在测试中,正面撞击结果显示其车架刚性不够坚固,驾驶舱的A、B柱出现了变形和扭曲,乘客的胸部受力值偏高,有较大的受伤可能,测试假人的腿和脚部都有受伤迹象。在侧面撞击中,对乘员的保护效果不错,弥补了一些正撞的失分。儿童保护方面,正面撞击容易造成儿童头、颈部的受伤,而在对行人的保护方面并不令人满意。(测试时间2003.1.28)
雪铁龙Picasso(东风雪铁龙毕加索) 正侧面撞击级别:★★★★ 行人保护:★★ 测试中,Picasso侧面安全气囊弹出的位置应该是在驾驶者的头部及以上,但在撞击中却仅仅到了肩膀的位置,没有发挥到保护驾乘人员头部安全的功效,这点值得引起重视, 说明在车身侧面各部位Picasso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正面碰撞中,测试假人胸部撞上了方向盘,另外,仪表板下方也可能对驾乘者的腿部和脚部造成伤害。对行人的保护成绩属合理。(测试时间2001.3.26)
宝马3系(华晨宝马3系) 正侧面撞击:★★★★ 行人保护:★ 宝马3系在改进了侧面安全保护和门锁开关问题后再次参加了测试,不过,其最后的得分依然是4颗星。测试中,驾驶者胸部的受力值还是稍有偏高,对于脚部的保护也只算普通,受伤的机率比较高。在侧面撞击中,假人的腹部有受伤迹象,消费者和厂方都应对这个问题给予重视。和奥迪A4一样,3系对行人的保护亦令人失望。(测试时间2001.11.27) 曾经引起争议的资料,则是来自日本国家汽车安全及受害者援助组织(OSA)的车头撞击测试结果。OSA仅采用55公里正面撞墙的测试条件,分析车体受冲击的情况下,测试假人(Dummy)Y部和胸部的受伤程度,并据以给予受测车型最高3个A的评分。(以上数据来自汽车导报)
实际上车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避免高额处罚,对安全要求更严格这些撞击测试组织的测试条件都比官方法规苟克,因此受到该地区汽车消费者的重视。然而,车厂为了获得优异的评分,实验室里采用的测试条件,又比这些组织严峻。
例如,日本现行法规是通过正面撞击50公里,OSA利用时速55公里之下,以撞不动障碍物的方式,仿真两辆相同重量汽车相撞的后果。至于揭开全球最高撞击测试标准的本田汽车,将速度提高到64公里,更采用小车撞大车的实验,探讨重力加速度之下车体结构的安全性。
消费者要注意,广告上此车非彼车数据的陷阱!
因为每年新车那么多,却不是每辆车都经过测试组织的评鉴,甚至有不同年分的差异,测试报告通常在次一年度才公布。
消费者最需要小心的是受测车辆可能车名相同,实际车型、配备却不同,而且更应该避免掉入车型、车名都不同,却因广告而误以为是同一辆车的迷混当中。
日本OSA公布的受测车型就是仅限于日本销售的汽车,而日本销售的是右驾车,国内销售左驾版的日系国产车自然未经过OSA的撞击测试。
被动安全配备与生死攸关的测试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车体变形程度与原始设计结构息息相关,引进车型底盘、车身相同未经修改的国产车值得信赖,但车体或底盘改变如加长后的情况值得深思。至于结构优劣的评断方法是不管车头毁损程度,车门仍然可以开启,而且前座乘客双脚没有受伤或轻微受伤。
至于乘客头部、胸部的受伤机率,则和车上被动安全配备直接有关。以OSA公布的56辆日本车,获得3A最高评价的小型车,竟然就配备了前乘客座4颗气囊、具有预紧缩式安全带。
另外,要注意:国外车安全性好不等于国内也一样好! 也就是说,国外安全测试臻于完美的车子,不等于来到国内的车子一定如此,因为材料性能也很关键,单是车门防撞强度是否一致就相当耐人寻味,若是消费者误信国产车移植国外车型的测试结果,等于是拿自己的错觉当做赌注。
以上粗粗一点相关信息,奉贤给大家茶余饭后回味,能有些许收获已经非常荣幸,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