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机油专家 >  《合成概念以及PAO合成油问答》

发表于 2008-01-30 14:51    IP属地:未知

续-5
1、能够用冰箱冷冻的方法判断机油的优劣以及是否是合成油?

可以部分判断,但不准确。

(转贴)有些人为了检测机油防冻性能,将之放到将近-20℃低温的冰柜中冻上一天,然后取出来观察,发觉倒出来的机油呈浑浊状,不透明,就认为机油已“结冰”,是根本不可在冬日使用。其实这是机油的特性之一,如果机油“结冰”,是根本不可能倒出来的。机油其中一个指标倾点指的就是机油在低温下能够保持流动性的最低温度。很多机油采用的基础油,本身倾点只有-10℃左右,都是通过降凝剂作用才将其倾点降低,当机油冷却至一定温度时,其外观则呈现浑浊状,但它仍保持流动性,证明其仍可用。这些机油将其解冻回复常温,又会恢复原有透明性状。有些人不相信此种现象,购买一些外国名牌油作对比,与国产油同时冷冻,结果表现都一样。低温混浊是机油特点,并非有水才如此。为此用户用在非常规方法检测机油发现异常状况,不要妄下结论,误导自己。

其实这种方法是利用润滑油的浊点,即是指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润滑油中开始析出石蜡,使润滑油变得混浊时的温度。

对于一般的矿物油,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但是,如果机油基础油采用的的是倾点(国外多用倾点,国内一般用凝点,二者之间大概误差有3度吧)高的原料,家用冰箱就没用了,而且添加剂中的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浊点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黏度指数改进剂是需要用矿物油先稀释才能使用,这些都回影响蜡的析出。对于类似0W-40这样跨度大机油,黏度改型剂加的更多,冷冻下一样会有包含在助剂中的蜡析出。

润滑油低温性能应该看倾点,其测试方法我们一般人无法进行,所以还是选取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1-31 14:16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卞牛医 于 08-01-31 11:04 发表
关键问题是价格并不相近:美孚1号最低48/升能够拿到了,灰壳有说最低58/升的,8÷48=16.67%,即使承认质量性能相当的前提下,16.67%的零售差价。
你不能拿美国的价格和欧洲以及亚洲的相比,如果你英文好的话,可以去欧洲网站以及日本网站看看MOBIL-1的价格。知道石油溢价吗?
至于有些人所说的XHVI问题,我已经多次发帖说明其技术路线原理,连用的哪里的天然气原料、哪里加工都说得很清楚了,如果这还不能说服某些人,本人只能到此为止了,懂也好,不懂也好,自己体会吧。
机油论坛里作为非石油化工专业论坛,我已经说得太多了太深了,有时候作为某些人的发言我只能说:哭笑不得、对牛弹琴。
机油论坛不能只靠我一个人来普及润滑油知识的原本,车友自己都有分辨真伪的能力,自己体会理解吧~~~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1-31 14:17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1 11:40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mib 于 08-01-31 09:48 发表
1.“MOBIL作为润滑油的牛首” 既然很多人说SHELL营销策略更高,民用市场表现比MOBIL好,那么你仍然承认MOBIL是润滑油界的牛首。 感谢你的客观!
2 .“础油XHVI的成本比PAO便宜一些,大概15%~20%”很好!数据 ...
很遗憾你是这样采取文字推理的方式来讨论技术问题。
作为不是搞石化的大多数车友,我只能尽量讲简单通俗些,但是如果参与技术谈论的话,因该起码先知道一些石化基本常识,我觉得坛子里一说合成就是纯化学合成等等外行歪论,和这类人谈技术简直是没法说,闹笑话都不觉得耻辱,还强词夺理,振振有词。基础油只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组成,但不是全部,某些伪专家凭着一些网站上破碎不全的一些石化名词就来这里冒充专家误导车友,自己不觉得很滑稽吗?是否真知道一试便知。
我先问一个问题:正构烷烃是啥?特地点名某位自称机油专家的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2 14:31    IP属地:未知

续-6

果然一试便知,翻来覆去就那点所谓“塔底油”=VHVI、XHVI歪论。露馅了吧!!

在润滑油中,高沸点的正构烷烃就是————蜡!!

接受车友的要求,今后尽量讲通俗明白一些。

原油中蜡含量高对于润滑油基础油其实是优质原料,因为可以获得高黏度指数的基础油,但含蜡高又影响倾点指标,所以脱蜡技术的进步也代表润滑油的技术进步,下面简单说说:

1、第一代溶剂脱蜡技术。30年代就开始使用,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停用。溶剂脱蜡属于物理方法,用甲苯等有机溶剂稀释基础油,然后冷却到-10~20度。基础油中的蜡结晶析出,经沉淀过滤工序除去。国内润滑油装置目前还在大量使用溶剂脱蜡,一般也就是一类油的水平。

2、第二代加氢催化脱蜡,高温高压条件下,蜡分解成小分子,倾点指标明显改善,目前二类油基本都采取了催化脱蜡。

3、第三代异构脱蜡。用催化剂在临氢条件下反应,正构烷烃发生分子结构变化成异构烷烃。

重点说说这个,异构脱蜡由于使用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对于原料要求很严格,必须是经过深度脱氮、脱硫、脱金属的原料油才可以,要是如某些伪专家所谓的“塔底油”,装置早就0VER,催化剂都中毒完蛋了。呵呵,不是本人有意卖关子和炫耀技术,而是为了打伪专家的辩论技巧,误解之处还请车友谅解。

下一节将讲述典型的三类油工艺和代表生产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2 15:4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lubexpert 于 08-02-02 15:31 发表
既然蜡是优质原料,还要三番五次的脱干什么?
铺公路用的沥青,含蜡量高,夏天会化,冬天会裂。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想说什么?
让这个帖子沉下去吧,看你也够丢人的了。
LE
你的思维已经糊涂与疯狂,你懂得黏度的含义吗?你懂得蜡下油吗?你懂的开环饱和烃的意义吗?你能把啥叫100SN,啥叫BS油弄明白再说话!
直构烷烃在百度和谷歌艘不到准确定义,傻眼了吧?你也就那点胡诌的能耐,说正经的就露馅。
你真是无知道已经到可悲了,别在这扯谈吧。
你也就是个小丑而已,该那里扯谈那里去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2 16:2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Devon 于 08-02-02 15:47 发表
大叔别激动,请看清楚了再说话:
丸子写的是:
原油中蜡含量高对于润滑油基础油其实是优质原料,因为可以获得高黏度指数的基础油,但含蜡高又影响倾点指标,所以脱蜡技术的进步也代表润滑油的技术进步,
...
好的,继续揭露伪专家的面目,说得越专业,此人窟窿越多,快衣不遮体成乞丐了。

搞润滑油的如果连石蜡基原油是优质润滑油理想的原料这一基本理论都不知道,那我只能怀疑此人的知识水准。

我国的大庆油田就是低硫高蜡石蜡基原油的代表,是润滑油理想的原料,国外的润滑油厂都指名抢着要大庆原油做的高粘度基础油。

中东油很多属于高硫低蜡中间基原油,不适合做润滑油基础油。

目前国内进口原油中苏丹的尼罗原油比较和大庆原油类似,其他都差些。(对于润滑油基础油而言)



估计此假专家又满世界搜索:“石蜡基”、“苏丹尼罗油”名词了,呵呵,再出题:“白虎”在石化行业指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2-02 16:33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3 09:09    IP属地:未知

续-7

一说真格的就有捣乱的,也就是这点流氓本色,呵呵,这个题目是考核是否知晓石油基本常识的,也是区分业内业外人士的门槛,估计假专家搜索的都是白虎活络油吧?到真格的就露馅。

白虎是石油业内对于越南白虎原油的简称,在越南南方港口城市头顿外海的“白虎”油田生产,简称白虎油。越南还有青龙油田、大雄油田、Bunga-Kekwa油田、东方油田和Rubby油田

从置顶的那份所谓合成油帖子开始,论坛里某些假专家的依据就是VHVI、XHVI是塔底油(塔底渣油)。因此基础油里面含有沥青,所以不纯。实际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这个论据肯定是来自网上摘抄的,而且这些伪专家根本没有弄清楚原油提炼的工序,把减压瓦斯油(VG0)加氢裂化尾油(UCO)两个概念弄混了,因此作出了想当然的结论。

减压瓦斯油(VG0)也叫减压蜡油,是最原始的基础油原料,用来做一类油和石蜡,即使是VGO,也有溶剂脱沥青、脱蜡装置。经过脱沥青的油称为DAO。

加氢裂化尾油(UCO)是加氢裂化反应的副产物,大部分杂质已经被清除,利用UCO维原料比较有代表的就是利用雪佛龙公司技术的韩国SK公司YUBASE基础油。XHVI用的的软蜡以及天然气,何来塔底油之说?


讨论技术并不怕出错,本人也有失误的时候,但是讨论润滑油必须在尊重基本石油化工理论的基础上,而不能想当然,望文生义。

再出一个题目:润滑油理想组分为何种物质?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2-03 09:13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41.25 KB)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3 10:16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haha202020 于 08-02-03 09:40 发表
丸子,不好意思,借这里问个问题,我的凯美瑞一直用丰田纯牌的全合成,5w40,sm,一直不知道是哪里oem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成分的,你有这方面资料吗?4s不让用其他的机油,所以保修期内只好用这个了,多谢!
论坛CHINA17曾经详细研究过,是香港SHELL配套的,具体是否是灰喜力的OEM包装,我本人还不能肯定,
日本车都是5000KM保养,为其配套的机油添加剂含量控制也是为其适应的,一般最多到7000KM,这个和市面所售品牌机油的添加剂含量是有区别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3 10:3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老虎玑 于 08-02-03 10:02 发表
据说安奈驰机油添加剂就是植物油,而机油最高级别的POE也由什么脂肪酸合成,可见动植物油是机油理想的组成原料。
回答有些似是而非,而且何来动植物油是机油理想的组成原料之说?

润滑油理想组分是异构烷烃(饱和烃),不论是PAO、酯类油都是追求异构烷烃的最大化。

可能讲的太深了,其实机油论坛应该更多说机油使用性能,对于上游基础油等工艺点到为止,今后不再作为重点讨论。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2-03 11:00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Devon 于 08-02-03 10:38 发表
丸子可否方便解释一下为什么异构烷烃(饱和烃)是润滑油的理想组成?那添加剂的理想组成是什么?为什么?
对于石化方面,我想大部分TX和我一样的菜鸟


润滑油基础油最理想组分为异构烷烃,(另外还包含单环环烷烃),简单说就是此类饱和烃含量越多,粘度指数越高,性能越好。PAO和GTL基础油此类异构烷烃烷烃均在99%以上,而VHVI只有95%,另外,GTL与PAO最大区分是GTL根本不含有环烷烃组分,就是更纯一些。



因为异构烷烃具有很高的粘度指数、低的倾点、良好的添加剂感受性、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相同粘度级别具有低的蒸发损失和小的低温粘度。这些与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内燃机的燃料经济性,因此异构脱蜡技术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异构脱蜡是目前润滑油加工工艺中最活跃的技术,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争先发展,代表了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

[ 本帖最后由 樱桃牛肉丸子 于 08-02-03 11:0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