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福建古民居纪行之二-客家“大宅门”连城芷溪村

发表于 2010-11-13 22:32    IP属地:未知

  1928年初夏,林彪升任第28团第1营营长。
  林彪向部队做宣传鼓动时,毛主席问身边的陈毅:‘这个年轻人是谁?’陈毅说:‘第28团1营营长,叫林彪,树林里的三只虎。’陈老总生动的比喻让主席记住了林彪的名字。
  不久,主席、陈毅在团长王尔琢陪同下看望1营官兵,王尔琢向主席介绍了林彪,林彪向主席敬礼。年轻时候的林彪浓眉挺精神的。
  毛主席看到这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便问:‘你多大岁数?’林彪说:‘报告首长,21岁。’毛主席用惯有的幽默说:‘21岁,还是个小娃子嘛,你带得了一个营的兵吗?’林彪说:‘报告首长,只要首长交给我,我一定带好!’陈毅做了一句很关键的点评:‘他是黄埔四期的学生,打过很多胜仗。’毛主席以一位长者关切的口吻说:‘好,好,又年轻又能打仗。’
  时值红军在郴州一战损失惨重,部队撤向井冈山。8月25日,28团团长王尔琢在追回叛逃的2营时,被2营营长袁崇金杀害。当时1营营长林彪收编了叛逃的2营所属的4个连,把部队带回井冈山,并升任28团团长。林彪时年仅21岁。
  28团当时有1900多人,战斗力最强,是红四军中有名的“钢铁团”。委派年轻的林彪任此重职,表明了毛泽东对林彪的器重和希望。
  严格地说,从林彪担任红二十八团团长始,他才开始了和毛泽东形影不离、“紧跟”毛泽东的历史。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8:5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3    IP属地:未知

  1929年5月部队整编。林为纵队司令员。
  1930年6月,林升任军长。时年仅23岁。
  这时,他已俨然是红军中统帅千军万马的一员骁将了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8:5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4    IP属地:未知

  横屋天井边这间便是林彪的卧房。 房前一口古井,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溢不涸,四周邻里也常来挑水饮用。
  林彪故居卧房旁的门厅内,一对老夫妻,正过着相濡以沫的平淡日子:
       骁将不知何处去,百姓案头菜根香。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5    IP属地:未知

  林彪故居的正厅“乔荫堂”牌匾下,香案上供着历代先人的照片。显示自土地革命后,平民生活的世代更替。
  厅上悬挂两盏花灯,别看现在落满灰尘。但在正月芷溪闹花灯时,可是难得的宝贝-著名的芷溪花灯。
  芷溪闹花灯,有着近300年的历史。早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芷溪人杨燕山任官于苏州,夫人吴二姑系苏州人氏,酷爱苏州的花灯和锣鼓,于是把花灯、锣鼓从苏州传入芷溪。
  芷溪花灯大多由99个小花灯组成,有的106盏。每一盏灯内装琉璃杯,点的是纯清的花生油或茶油,无烟明亮,浑身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宝盖顶上有一红线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灯人握住。每座花灯添油后近15公斤。由于是“纸包火”,故擎灯人擎灯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至少得“步伐稳”、“灯不晃”才行。
  芷溪花灯的每盏火由琉璃杯装棕油点亮,通透澄莹,熠熠生辉。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闹花灯时,花灯少则十几座,多则几十座,甚至100多座。要是站在高处远远看去,百余个花灯,组成一支花灯长队,首尾相接、明烛夜空、花团锦簇、琳琅满目、十分壮观。出行时还需配以苏州锣鼓或十番音乐,反复演奏。
  芷溪迁出的后裔-杨成武上将观此花灯游 街录像后,即致信赞其“有特色举世无双,很惊险乐在其中”。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9:01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6    IP属地:未知

  芷溪古民居中的许多祖屋外观极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建筑选址用心,设计巧妙,规模恢弘,构建缜密,用工精细。还有不少精美的雕刻、壁画和上乘的书法珍品散落其中,寓意深邃。令人看后遐思万千,感叹不已。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9:03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7    IP属地:未知

  古民居中屋面和屋脊又是显示主人社会地位和等级的载体,另外还起到对房屋的美化装饰作用。
  闽西古民居的屋脊上飞檐彩陶,不仅起着装饰美化作用而且还能点明主人的身份。
  这些屋脊上看到的装饰,以动物中的龙、鱼,植物中的卷草等吉祥物为主。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9:04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7    IP属地:未知

  门楼是半石牌楼式,用紫色砂砾岩和花岗岩所造,石牌楼叠式构件,粗犷,是明代建筑特征之一。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49    IP属地:未知

  大夫第群等也是较能代表芷溪特色的一处古民居。其规模恢宏,蕴含文化艺术品位高,尤为让人叹服。
   大夫第位于沙圳巷西路口,为“双门楼”。前门楼写“大夫第”,后门楼写“文明气象”,“双龙戏珠”镂空石雕工艺精湛。
  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忘忧草》。这里曾是主要取景地。
  大夫第又称孚吉堂,是原任国民党国大代表、金门县县长黄际蛟的故居。
  北伐英烈黄海曾居此处。
  黄海与傅柏翠等人东渡日本留学并追随孙中山,取得政法学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伐革命军中任团长,革命失败后,黄海在郁郁中英年早逝。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9:05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50    IP属地:未知

  大夫第内的慎修堂正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幅幅红艳的对联,喜气洋洋地正在宣告这里正在办喜事。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1-14 09:05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22:51    IP属地:未知

漂亮的新娘子和她新婚夫君。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