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大旱之年看元阳

发表于 2010-04-12 22:40    IP属地:未知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
  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朴实聪慧的哈尼族人民造就了变化万千的元阳梯田;
  山光水影、气象万千的元阳梯田,成就了元阳美景。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25 14:25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4-12 22:41    IP属地:未知

  60年不遇的旱灾为何没影响元阳梯田?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就是元阳19万亩梯田灌溉体系的奥妙。

  哀牢山自西北向东南,绵延不断,属云岭山脉的一个分支。
  山下有与其并行的一条绵延不断的红河,高山与红河在云南中南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来自北方冷空气的侵袭。
  全年气温较高,春节后这里气温白天可达三十多度,红河河谷地区的河水在高温下大量蒸发,水蒸气上升到半山腰后受高山寒流的压迫,积成云海水雾,被高山的森林吸纳,形成涓涓细流。
  哈尼族村寨都有着相似的规律,山顶上是一片森林,山中是村寨,而寨子下面才是梯田。林子里的溪水供村里生活,流经村庄后再灌溉梯田。
  整个梯田景区其实并没有一座水库,而从树林箐沟里流出来的溪水,可灌溉层层梯田。虽然是60年不遇的大旱,但景区梯田水源还算充足。
  元阳梯田是干旱的云南带给人们最大的惊喜。绿色经济、生态保护的内涵和价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29 07:23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4-12 22:41    IP属地:未知

  这里是箐口的哈尼族民俗村所在地:村寨树林异常茂密,鸟啼蝉鸣,充满了浓郁的原始乡土气息。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29 07:24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4-12 22:42    IP属地:未知

  它集中体现哈尼梯田文化的共性即森林、村庄、梯田和江河四度同构的特征。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25 14:28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4-12 22:44    IP属地:未知

  本次在元阳停留仅22小时。云南大旱之年。梯田有水,水田面积之广可谓极为罕见。元阳梯田以云雾为精神,这次无云亦无雾,憾甚。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12 22:4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4-13 14:54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小黑虎子 于 10-04-13 08:57 发表
一看有闵山老师发的帖子,兴奋度一下子就窜上了好几个涨停;
    看后,非常赞叹闵山老师对于线条、明暗的把握,太棒了;
    特别喜欢2、6的处理,精致而不乏气势,简约而包含韵味。
    另 ...
   这是著名的多依树观景台,俺是六点,天还未亮时赶到的。多依树观景台大约分五-六层,这是围有栏杆的;以下五、六层只是土坎。没有围栏,安全性差。俺到时有栏杆的看台已经全满。俺只能站在第一层土坎上。不多时,下面几层土坎也全站满了同好。这时所有的观景台上都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影友。
   多依树梯田景区的面积大约是600平方米,多依树梯田景区是最适合看日出的。这也是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的拍摄圣地。
   前一段网上流传一篇帖子“川大退休教授元阳采风被恶人重拳打下观景台惨死”。文中不幸的事件,就是发生在多依树。

(*****)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13 15:02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4-13 15:01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5
共获得爱卡币
原帖由 fzxmf 于 10-04-13 09:41 发表
好漂亮的梯田啊!
斑斓多彩的大地!
惊叹之余,心生疑问,此处为何有充足水源?难道是环境保护的好?还是水利设施好?
  云南大旱,已引起国人高度关注。然而元阳梯田仍旧水平如镜,仪态万千。
  清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对云南省红河南岸壮丽的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曾作出这样的描述“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日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数里不绝。”
  60年不遇的旱灾为何没影响元阳梯田?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就是元阳19万亩梯田灌溉体系的奥妙。
哀牢山自西北向东南,绵延不断,属云岭山脉的一个分支。
  山下有与其并行的一条绵延不断的红河,高山与红河在云南中南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来自北方冷空气的侵袭。
  全年气温较高,春节后这里气温白天可达三十多度,红河河谷地区的河水在高温下大量蒸发,水蒸气上升到半山腰后受高山寒流的压迫,积成云海水雾,被高山的森林吸纳,形成涓涓细流。
  哈尼族村寨都有着相似的规律,山顶上是一片森林,山中是村寨,而寨子下面才是梯田。林子里的溪水供村里生活,流经村庄后再灌溉梯田。
  整个梯田景区其实并没有一座水库,而从树林箐沟里流出来的溪水,可灌溉层层梯田。虽然是60年不遇的大旱,但景区梯田水源还算充足。
   元阳梯田是干旱的云南带给人们最大的惊喜。绿色经济、生态保护的内涵和价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示。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4-13 15:05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