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春节滇缅边境摄行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5:39    IP属地:未知

引用 龙二哥 于 2018-02-16 15:19:02 发表的回复
新年快乐!
谢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8:44    IP属地:未知

引用 菜籽油 于 2018-02-16 16:57:28 发表的回复
春节敢出门玩的都是有钱人家
穷游穷游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8:51    IP属地:未知

和顺古镇,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对于一个喜欢逛古镇的人来说,去一两次都不觉得腻味。
外面的停车场已经开始满了,很大部分是住在古镇的人。而且有一个不用买门票的方法,从景区大门右边的路开过去,一公里左右左转进入古镇后面,就是那个总理游客多多客栈附近。不过不买票很多小景点进不去的哈。
外面的油菜花已经开了
特写一张
大门
大门河边的古树配鸭子是一大特色
双虹桥
最喜欢的一位总理的题词
首先把抗战胜利纪念馆看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8:57    IP属地:未知

和顺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
文昌宫
图书馆
发呆的村民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9:01    IP属地:未知

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虽然和顺古镇都在开客栈搞建设,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每一家大户都有着不同的风格
缅甸牌照的车子很多,可能是回来探亲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9:20    IP属地:未知

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
新建的民居基本都在后面
鞭炮花,云南特色
这样的小径特别好看
千手观音榕树群,其实就只有六棵
这里幽静宜人,适合小清新拍照,不过全是镇里路途最远的一个景点,周围有几家客栈不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9:24    IP属地:未知

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明史·太祖本纪》)和顺寸、李、尹、刘、贾五姓,原籍四川重庆府巴县,其祖先就是此时奉命随傅有德、兰玉、沐英征金齿、腾越南来的。事平,驻军腾越,均以军功得封。如刘继宗授总旗官;尹图功授指挥,赠武略将军;寸庆领卫指挥职兼随军参赞;李波、贾受春亦授指挥。因云南距京城远,边境多战乱,于是设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世袭此职。作为沐氏部下之和顺五姓祖人,亦得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后居“阳温敦村”(和顺古称)。《刘氏家谱》叙其始祖与寸氏祖遍览腾阳,最后发现此地,啧啧称赞说:“四时和煦之气,洋溢于郊坼……一两人心甚慕,不忍舍去。接踵而到的是,来自湖南的张姓,来自南京的赵姓、钏姓,来自河南的许姓。张、赵、钏、杨到腾冲时间约在明洪武末年,许姓则是正统年随王骥征麓川而来。之前尚有曾、蒋、丘、番、冯姓,可能迁居他处。
中天寺,佛教道教合一的一座古寺
今天初一,也算是人气较旺的一处景点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9:26    IP属地:未知

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文化素质较高,虽为生活所迫,背景离乡,位于高原极边,但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
全镇第一一座财神殿,必来朝拜
明朝的一座庙宇,至今香火旺盛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19:33    IP属地:未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
这个卷饼3元一个,味道不错
街边店门口的肉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8-02-16 21:11    IP属地:未知

这边的青柠檬味道真不错
来两杯
古老的桥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