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2-08 16:14 IP属地:未知
在很多市民的回忆里,咪表在2004-2006年的时候,还有一定威慑力。“当时我一看到催款违规单就紧张,四处打听要到哪里补交钱。”私家车主吴先生说。
2004年10月起,中山路改成半步行街,门口的停车位被商家长期霸占,停车一片混乱。“我们只用了43个咪表,就解决了问题。”咪表公司一位管理人员介绍,中山路的停车不仅变得秩序井然,而且还留出了空间摆放箱式绿化。
但短短几年之间,咪表今非昔比。
上述咪表管理人员分析,咪表遭遇的尴尬,根源在于没有“法律武器”。导报记者查询与咪表有关的政府部门文件,只有一份从1999年9月1日起实施的 《厦门市城市道路汽车停车临时占道收费管理的暂行规定》,由市城管办颁布。
《暂行规定》明确,停车不缴费,可以锁车、拖车,车主还要支付 “锁车费”。然而,《暂行规定》是效力最低的文件,其后更高级别的法规,都没有支持。
这也正是咪表公司的“心虚辅 ***** 大幅 ***** 是 ***** 发 ***** 分 ***** 宣 ***** 飞是***** 想 ***** 地htpp:***** 多***** 的***** 暗***** 挨打”之处。对那些停车不缴费的车辆,巡查员没有执法权,只能贴贴单。而越来越多人发现:咪表停车不刷卡,车子照样可以年检!
“为什么咪表在香港应用得好?因为在香港停车超时,不缴费会受到高额罚款,达到一定时间不处理,车子会被政府直接拍卖。”到过香港的市民彭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