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完结】跟着老婆走世界-那一年,圆一场法兰西之梦(附攻略)

发表于 2020-01-12 14:05    IP属地:未知

.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La Victoire de Samothrace)
此时女神面前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
以下资料摘自卢浮宫官网--
雕像描绘了带有羽翼的胜利女神,昂首挺立于战船船首,立于萨莫色雷斯岛的众神圣地上。这尊雕像可能是罗德岛的居民为纪念一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取得胜利的海战,敬献给众神的祭品。
◆伟岸并富有舞台效果的布局构造
1863年,法国考古学者、时任外交官的查尔斯?尚帕佐,在地处希腊爱琴海东北面、分隔希腊与土耳其的萨莫色雷斯小岛上进行考古探掘时,意外发现了这尊非凡的雕塑。胜利女神(在希腊语中称为尼凯Nik)高展双翼,翘首挺立于战船船首,衣裙迎着猛烈的海风舒展舞动。女神高举右手,传递胜利的捷报。这尊庞大的雕像曾立于在山丘山壁凿出的圣龛中。这座雕像同时也矗立于万神圣地上,这应该是一幕蔚为壮观的景象,远远可见。圣龛中可能还建有一个水池,使得战船似乎在其中航行。这个舞台效果极强的布局场景更有力地体现了雕塑的真实感。雕像的布局设计使人们的视线集中于其左侧四分之三的位置,这也解释了为何她的右侧面更为简洁。
◆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像
萨莫色雷斯岛的万神圣地是为供奉诸神之所,在希腊语中被称为卡贝若,古希腊人用以祈求神灵保佑在海上遇险的船员,或祈求庇佑战士取得胜利:将昂首挺立于船首的胜利女神尼凯祭献给诸神,是古希腊人向众天神表示敬意的虔诚行为。一些学者认为这尊雕像是罗德岛人为了纪念一次具体的海战胜利而敬献给天神的。事实上,雕像所表现的战船类型,以及船首和雕像底座所采用的灰色大理石产地,都使人推测这件作品可能在罗德岛上雕刻完成。如果这尊雕像与罗德岛的海战胜利有关联,那这场胜利可推定的年代为公元前二世纪,极有可能是公元前190年左右。
◆希腊化时代的杰作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是希腊化时代雕刻艺术的杰作之一。这尊雕像由双翼和左腿出斜线,轮廓构造呈现倾斜的姿态。雕塑家展示出衣裙褶裥处理的精湛技艺:宽大的长裙时而顺滑地紧贴于肌肤,如真实般自然流动,时而迎风飘扬。女性的裸体在衣衫的覆盖下呼之欲出,如同其它公元前五世纪末的作品一样,采用的《沾湿的衣褶》之雕刻技法令雕像栩栩如生。
◆展品标签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法语名称:Victoire de Samothrace,约公元前190年;
*萨莫色雷斯岛,爱琴海东北部的小岛,希腊;
*小亚细亚地区或罗德岛,希腊;
*战船船身以拉尔多斯村的灰色大理石制成;
*女神雕像以帕洛斯岛(Paros)的大理石制成雕像胸部、手臂及双翼分别单独雕刻;
*高:3.28米;
*查尔斯?尚帕佐Charles Champoiseau于1863年和1879年的考古远征中发现 ;
*德农馆,底层,Victory of Samothrace staircaseRoom 703。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07    IP属地:未知

.
继续参观,下面去到镇馆三宝的最后一位:断臂的维纳斯
天花板的装饰,大多是一些宗教故事
.
《米洛的维纳斯》Vnus de Milo
.
卢浮宫官网对镇馆的20件宝贝有很详细的介绍--
自雕像于1820年在希腊米洛斯岛被发现以来,这尊古希腊女神雕像以其高贵优雅的体态及围绕着她的谜团般的身世,令人为之倾倒。她应该是经常以半裸姿态出现的美之女神阿弗洛狄忒,还是米洛斯岛上供奉的海之女神安菲特里忒呢?
◆残缺的杰作重见天日
《米洛的维纳斯》雕像是1820年于米洛斯岛(在现代希腊语中称为米洛)发现的,这座岛屿位于基克拉迪群岛的西南方。雕像于被发现的次年作为礼物馈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随后国王将其送给卢浮宫博物馆。这件作品从此便声名远播。
雕像分几个部分制作完成,各部分分别经过雕琢,并由垂直的大理石砌入部分(如胸部以上、双腿、左臂及左脚)拼接而成。这种方法在古希腊社会广泛使用,尤其在公元前100年雕像的诞生之地基克拉迪群岛。雕像的双臂一直未能寻回。女神雕像原本戴有金属佩饰,诸如手镯、耳环、束发带等,如今只留下雕像身上用以固定首饰所穿的洞。此外,雕像可能曾覆以彩绘,但这些颜色今天已经消失殆尽。
◆一位神秘莫测的女神
这尊雕像被神秘的光环所包围。雕像失踪的部分以及象征物的缺失都为重塑女神的姿态并辨别她的身份带来了重重困难。象征物指传统上与诸神形象相关联的物品,以便能够确认他们的身份。因而,一些研究学者设想这尊女神雕像原本手持弓箭,代表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其他研究学者则认为女神原本倚靠在一块柱子上,或是把臂肘支在战神阿瑞斯的肩膀上。然而,许多专家一致认同从雕塑半裸的描绘手法、形体的女性特征以及姿容丰韵,可判断这尊雕像是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这也解释了为何雕像享誉世界的名称是《米洛斯的阿弗洛狄忒》<Aphrodite de Mlos>,或《米洛的维纳斯》<Vnus de Milo>,维纳斯是古罗马人赋予女神阿弗洛狄忒的称谓。雕像中的女神可能手持苹果,隐喻阿弗洛狄忒与另外两位女神相争的上面刻着“献给最美之人”字样的金苹果,也可能持有一顶王冠或一面顾影自赏的镜子。但这尊雕像也可能是米洛岛上供奉的海之女神安菲特里忒。
◆古典主义艺术之承继与创新
女神雕像高傲的样子、匀称柔和的脸部轮廓以及淡定的表情,无一不符合公元前五世纪的审美观,这个时期也被美术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代;而对其发型及玲珑曲线的精致刻画,令人想起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的风格。然而,雕像也体现了稍后希腊化时代的创新,希腊化时期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结束于公元前一世纪。雕像融于立体空间,螺旋形的构造、滑落于胯部的褶皱衣裙,被刻意拉长的上半身以及瘦小的胸部,都是这个时代艺术风格的特征。雕像裸露的光滑肌肤与深深嵌刻的衣裙褶裥营造的光影交错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
◆展品标签
*阿弗洛狄忒,《米洛的维纳斯》,法文名称:Vnus de Milo,公元前二世纪末期;
*米洛斯岛(在现代希腊语中称为米洛),位于希腊基克拉迪群岛;
*雕刻材质为帕洛斯岛大理石;雕像由两块大理石于裙裾部位相拼接而成;左手臂及左脚分别单独雕刻;
*高度:2.02米;
*1821年,德?日弗埃尔侯爵Marquis de Rivire馈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Louis XVIII的礼物;
*叙利馆,底层,Parthenon room,Room 346
图片来自卢浮宫官网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10    IP属地:未知

.
拜见完希腊女神之后,穿过阿波罗长廊Galerie d' Apollon,这里据说是卢浮宫最富丽堂皇的地方--
.
继续往前,卢浮宫的藏品之多真的叹为观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12    IP属地:未知

.
盘腿而坐的书吏
这也是馆内典藏之一。
.
以下资料同样摘自卢浮宫官网—
◆令人惊叹的雕像
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书吏雕像,盘腿而坐,右腿交叉叠在左腿之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对其脸部的刻画,尤其是其镶嵌的双眼之极强表达力:眼白部分是由一整块白色的菱镁矿镶嵌而成,并带有红色纹理,瞳孔则由嵌入其中的岩石晶体组成,肉眼可见的瞳仁部分经过细致地抛光处理。眉毛用黑色线条描画而成。雕像的双手、手指及指甲都经过精细的雕琢。胸部显得肥大,乳头部位则由两个木钉锲入。雕塑在1998年曾经进行过一次清洗处理,以突现出其本身保存完好的古旧色彩。
◆一位无名氏
盘腿而坐的书吏于古王国时期雕刻而成,这段时期起始于约公元前2700年的第三王朝,湮没于约公元前2200年的第六王朝末期。被埃及人视作黄金时代的古王国时期,以其卓越非凡的艺术创作而独树一帜。尽管对其身世来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们还远远未能解开围绕书吏雕塑的所有谜团。书吏雕像与其他大部分古埃及雕塑不同之处在于,其上没有标明辨别身份的象形文字铭文。实际上,承托书吏雕像的半圆形底座本应镶嵌在另一块更大的题有其名称及头衔的底座里,正如其它收藏于卢浮宫的雕像一般,塞特卡王子雕像(位于22号展厅)恰是例证。但是这个大底座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我们获知书吏雕像是与古王国时期的其他六尊雕塑同时发现的,这些雕塑都于卢浮宫展出。无论他是谁,盘腿而坐的书吏雕像描绘的极有可能是一位非常显赫的达官贵人,可能属于大金字塔时期。
◆工作中的书吏
在埃及学研究中,“书吏”一词是古埃及法老时代政府部门中,上至王国的大臣,下至行政机构级别最低的雇员在内的所有等级官员广泛使用的称谓之一。书吏一项主要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国家财产和人事调配。大臣和重要行政部门的长官手下一般都有几百名官吏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此外,每个大地主都任用书吏组织、管理并监督农业生产活动及手工制造业:例如分管田地的书吏、分管仓库的书吏、分管粮食的书吏及分管大小牲畜的书吏等。在神庙和金字塔任职的书吏则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盘腿而坐的书吏左手持一张局部展开的莎草纸。纸莎草是盛产于埃及的水生植物,被古埃及人广泛使用来制造用作书写介质的纸张。书吏所穿的白色缠腰布,紧紧地绷于膝盖上,让其能够以此为支撑进行书写。书吏的右手本应持有一支笔,今天已经不知所踪。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13    IP属地:未知

.
拿破仑三世套房Appartements Napolon III
.
虽然称为“拿破仑三世”套房,其实皇帝从未在此居住过:这里的房客实际上是第二帝国的总理——国务大臣。之所以称其为“拿破仑三世套房”,是因为房间的装饰具有十九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的风格。这种风格以几个时代为参照,尤其是路易十四时代,主要特点表现为饰有彩绘的天花板和镶金雕刻,给人以威严壮丽之感。
拿破仑三世套房包括若干房间:主客厅、戏剧沙龙(既可当客厅使用,也可作为小型剧院使用)、小餐厅以及大餐厅。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17    IP属地:未知

.
看完想看的几个主要的展品,在馆内兜兜转转,一晃就是中午时间了,走了一上午还是觉得有点儿累,之前预约了下午1点半的大咖啡馆午餐,我和JGG决定稍作休息,然后可以慢慢步行过去吃午餐。猫妖和大哥他们四人不想再吃西餐了,准备去找一家中餐,大家分头行动。
精美的小物件
从馆内看玻璃金字塔
很有名的甜品店,本来计划的是参观一半累的时候来这里尝尝甜品,不过当天是没时间了,如果有一整天可以泡在卢浮宫,这里是很不错的休息场所
可以看到不少人在做临摹
.
这里是马利中庭Cour Marly,在十九世纪中叶,由拿破仑三世的几位建筑师设计的马利中庭,位于当时卢浮宫的外部并曾作为进入黎塞留馆的入口。长期被用作第二帝国行政大楼以及之后财政部的办公地点,如今的马利中庭已经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并自1993年以来展出法国雕塑作品。
拿破仑堂Hall Napolon和金字塔Pyramide
.
到此,卢浮宫参观完毕。我们出发向午餐地点行进。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19    IP属地:未知

.
穿过美丽的杜乐丽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它位于卢浮宫和香榭丽舍大街之间,是巴黎的核心点,它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以前这里是瓦片工厂。
街上中餐厅外的招牌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26    IP属地:未知

.
卡普辛大咖啡馆Le Grand Caf Capucines
这间咖啡馆是我做攻略的时候看魏无心帖子里推荐的,当时看图片就觉得特别漂亮,很有法式复古的感觉,所以决定到巴黎一定要在这里吃一顿午餐。咖啡馆的位置很好找,就在离加尼叶歌剧院不远的Capucines大道上,建于1875年,与歌剧院是同一年建立,是经典的巴黎派大咖啡馆的典型,内部装饰是由被誉为法国室内设计界“魔术师”的雅克加西亚Jacques Garcia设计的,红色天鹅绒椅子,壁画和精美的玻璃屋顶让这里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不过就在我写这段文字查询他们官网的时候发现,咖啡馆于2019年由Toro和Liautard两位建筑师重新进行了装修,风格变得更现代了一些。
餐厅外观
内部装饰很复古
.
这间咖啡馆之所以出名,除了与歌剧院同一年建立,是这条街区的标志之一以外,另外它也是世界电影诞生的标志,餐厅开业10年后,卢米埃尔兄弟Lumire Brothers决定在卡普辛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组织首次付费的短片放映。从那时起,咖啡馆就成了第七届艺术节、电影晚会、派对和大型晚宴的地标。
.
本来预约的是6个人的位置,不过因为当天去的比较晚,餐厅里没有多少客人,座位可以随意,服务人员是一位小黑哥,态度很nice,全程都面带微笑,很耐心地给我讲菜单。我和JGG分别点了鸭肉和鱼肉的套餐,另外给JGG点了一份生蚝,黑人小哥哥推荐了三种,我们选了诺曼底拉塔西湖特级生蚝。这里的海鲜拼盘也是非常推荐的,不过本人对海鲜兴趣不大,JGG一人也吃不了,所以没有另外点。
JGG点的特级生蚝觉得味道很好
这个焦糖布丁也是我法国行当中吃到最好吃的
账单
店内的菜单,有中文的
官网上PO的四人份的海鲜套餐
下面是咖啡馆现在的样子,从官网的截图—
.
官网地址: *****/en/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29    IP属地:未知

.
吃饱肚子,准备去老佛爷逛一圈,JGG看看包。
经过歌剧院,下次来一定要进去看看
街对面就是老佛爷了
生意真的不要太好,很多亚洲面孔
内部确实很华丽,很喜欢他家的穹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4:31    IP属地:未知

.
买完包,我们往香街方向,去看了凯旋门。
隐藏在香街角落里的A&F,我喜欢的牌子
.
香街上的雷诺4S,可惜这车在国内不怎么卖得动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